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互联网 发展策略 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创新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024-04-26 16:2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杨磊  刘晓彤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文旅康养产业助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22JYB235)”

摘要:习总书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坚持这个总方针,就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河北省农村金融现状,针对河北省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人才匮乏、缺乏创新、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着重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关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金融产品;金融科技

一、引言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重心,发展好农村金融对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着不容忽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更好的推动三农事业发展,党中央多次提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的、高质量的、对农村产业、生态文明、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等多方面有着详细规划并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迁而不断调整完善的振兴乡村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任务。2023213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伴随着众多不确定因素、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年代,三农问题是关键,要坚决守好三农基本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另外,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和路径,让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对于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分析目前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1】。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2018-2022年期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截至2022年末,脱贫地区的贷款余额达1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万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农村产业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好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在面对疫情、灾情等重重困难与挑战的情况下,各地区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在统筹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三农”工作者在面对新冠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多重阻力下攻坚克难、竭尽全力保证粮食供给,实现粮食产量增产增收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75亿亩,较去年增长105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37万亿斤,较去年增加74亿斤。在“三农”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粮食生产完成了“十九连丰”,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虽然粮食生产作为“三农”问题的重点,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壮大乡村产业,实现“产业带农”,不断拓宽农民收入增长渠道,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但“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问题。目前,农村金融结构不完整、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方式落后、农业风险控制滞后等问题仍没得到妥善解决。农村金融仍是整个大金融体系中极其薄弱的一个环节,城乡之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失调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还需党中央领导与地方区市县协同并进,共赴难关。在如今新冠疫情防控逐渐向好的形式下,再加上中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农村金融面对更优的发展环境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三、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图1  2015~2022年河北省社会融资规模

1  2015~2022年河北省社会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金融运行报告》

图2  2011~2020年京津冀涉农贷款对比

2  2011~2020年京津冀涉农贷款对比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金融运行报告》

图3  2011~2020年京津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对比

3  2011~2020年京津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wind数据库

2021年,河北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竭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5%。河北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规模也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下稳步增长。2022年末,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44.7亿元,较去年增长12.8%;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279.0亿元,较去年增长12.6%;河北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255亿元,如图1所示,同比增长39.3%,在全国增量排名中位居第六,表明河北省未来的经济形势逐渐向好,不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性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22年,为建设经济强省,打造美丽河北,河北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党中央政策方针,保持支农初心,努力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助推河北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十几年来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如2所示。截止到2022年末,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2.2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6.4%。涉农贷款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农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因而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对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秩序稳定有重要影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截止到20229月末,中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居全球第一。20112020年,河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了近7倍,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如图3所示。

虽然河北省涉农贷款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都呈增长态势,且比北京、天津的额度高很多,但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始终处在落后方,与另外两地区仍有较大差距,所以河北省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下有国家财政支持这个好机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河北农村金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农信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河北省农村金融高水平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

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面向的客户主要都是农村居民,农户的贷款特点主要表现为时间短、金额小,追求信贷的时效性。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去研发推广新型金融产品,创新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自上而下的产品创新链条,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只能提供传统的信贷、结算、信息查询等基础性业务,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涉农贷款产品供给与农村农民资金需求不相适应。随着河北农村经济的持续向上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走向,农户们更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的新型经营主体来说,传统的涉农贷款额度小、门槛高、抵押担保难,无法满足其进行土地流转、购入现代化高科技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构建等长期大额的信贷要求。虽然我国涉农贷款一直在增加,但缺乏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严苛的贷款条件仍使得农村金融信贷供给不足,从而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农村金融人才相对匮乏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而农村金融人才的质量也决定着河北省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进程。根据银保监会统计,我国90%的金融专业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很难吸引专业的金融人才流入。现阶段,由于河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内环京津,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工资收入等都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距北京、天津的路程较短,交通便利,大量人才外流,流失率达55.6%,其中农村占比较高、男性比例较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更是加快了人口流动速度,“虹吸效应”越发显著;再加上农村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较低,金融知识匮乏,缺少相关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因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繁琐,所以许多农民不愿去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和购买金融产品,较少的金融活动使得农村金融业务收益低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也会因此缺乏竞争和创新动力,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2

3.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河北省农村金融在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好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金融机构数量少、市场竞争力弱、金融产品风险大、收益低以及金融机构发展不成熟等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的问题。第一,制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偏少且类型单一。金融体系涵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多个领域,而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只有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广泛发展,而农业保险和证券则比较薄弱,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保障和机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3。第二,农村金融活动产品的风险大且收益较低。一方面农业生产在户外进行,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可能会有病虫害、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致使农产品价格浮动大,进而农民的还贷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居民金融意识淡薄,守信意识弱,金融机构服务缺乏创新,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缺乏了解与信任,进而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4.农村征信环境建设滞后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建造良好的农村征信环境。良好征信环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同时也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发挥社会赞扬和制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河北省的农村征信市场基础薄弱、发育缓慢,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首先是农村征信基础差,农户对信用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征信行业认真程度低,金融素养水平低,对失信后果了解不到位,存在众多恶意逃债的失信现象,导致农村信用风险增加;其次,河北省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较少,农村信用社是主力军,覆盖面小,再加上农民办理信贷业务少,低参与度使得金融机构可收集的资信信息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农户信息采集不完全甚至不真实,征信数据的缺乏导致无法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征信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最后,河北农村征信体系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维权成本高,失信成本低使得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赖账、逃债躲债等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处罚,严重损害了其他农民利益,破坏农村信用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

5.农村金融监管时而缺位

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的缺失,加大了农民融资风险,影响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一方面,河北省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存在监管空白,许多金融活动规范不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低,再加上农民们金融知识匮乏,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空子,假借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等金融救济口号来进行非法融资,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河北省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未能构建完善的担保、补偿机制,农民自身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所以农村整体抗风险能力很弱,再加上河北省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相对缺乏,涉农保险覆盖范围小且农民参保率低,难以有效分散风险,监管的缺失使得农民的利益在面临风险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农村和谐的社会环境,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五、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河北省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形式,提高金融科技能力。金融机构应保证农村金融供需之间一直紧密衔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业的区域性和阶段性提供相应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联系新型经营主体实际增长情况,合理设置利率大小、信贷条件和额度,构建从短期小额贷款到中长期大额贷款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河北省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奖励机制,通过设立由财政出资的专项基金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给予奖励,对其发生的贷款损失进行补偿,政府出资鼓励银行扩大信贷产品和服务为了让更多的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得到更多更优的信贷支持;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应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提高工作服务效率,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对农村金融数据的获取和挖掘能力,通过开展线上信贷服务、网络支付等服务,简化信贷办理程序,减少人力物力成本,根据搜集来的农村的真实数据,对不同地区、不同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努力促进产品升级,推出符合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要求和现代化科技要求的新产品,打造数字化、便利化的农村金融科技体系,提高金融产品服务质量。

2.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加大对金融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有推动作用。政府可以出台人才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高学历金融人才加入到河北省农村建设发展中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金融类课程思政教育,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愿意返乡就业,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意识,此外,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校内讲座和校外实训平台,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有针对性的培养金融专业人才,定期邀请金融专家对其开展培训,并与高校签订人才输送协议,留住人才,使其从事河北农村金融相关领域,从而提高全省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要为农户进行适当的农村金融知识的培训,增加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储备量,政府相关部门可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下发金融知识宣传手册,让农民学习基本概念、了解银行业务的种类、熟悉业务办理流程、学会用金融知识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电视和网络媒体还可在平台上加强有关普及金融知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广告或宣传片,增强农民的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自觉守信守法、打击金融犯罪,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河北省农村金融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河北省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河北省应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传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为涉农业务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门的长效机制来支持农业,尤其是加大对大额信贷需求的支持,降低资本准入门槛,让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大规模投入到农村金融服务大环境中来适度竞争、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持续稳步地推动民间资本创办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其次,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与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相结合,相互支持,让各路资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充分释放活力,形成竞争有序、功能明确,良性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农村主体不同层次的金融需要4。另外,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银行家,激发银行家的创新能力,营造多元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市场环境也是完善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命题。银行内部可以通过优化薪酬体系,调整工资结构,设立奖惩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股权激励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方案,完善银行家股权激励体系。最后,针对农村金融资产抵押受限大的问题,应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抵押担保范围,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4.提升农村征信环境建设

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推动政府、银行、农户三方联合发力,引导信贷资金更好地投入到“三农”事业上,可打造一系列农产品质量诚信品牌,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加快培养征信管理人才,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将有关企业和个人的涉农信用信息全部纳入征信系统,征信主体应该包含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其他工商、税务、公用事业、教育、交通等有关部门掌握的信息都纳入征信系统,扩大数据库信息采集范围,确保信息的完整度和真实性,形成完整的农村文明诚信档案;其次,河北省政府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信用监管双覆盖工程,并且加快完善征信管理条例或方案,加大失信惩戒和守信奖励力度,并将守信典范和失信主体进行公示,从而引导农村经济主体规范自身信用行为,自觉守信守法,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弘扬农村文明新风;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在农村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征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每年评选信用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为征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守信环境。

5.创新农村金融监管模式

首先,加强河北省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我国立法机构和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及时填补法律空白和漏洞,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惩罚力度,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农村金融风险担保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平台掌握的贷款者信息,评估风险大小及发生的概率,从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一个符合河北省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管理,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将农业种植大棚、养殖大棚、仓储设施和大型农器具库房等农业生产设施纳入综合险保障范围5,扩大主要农产品保险经济补偿覆盖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稳妥开展贷款保险业务、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与此同时,河北省政府也要建立专业化的监督体系,与农业保险机构等相关部门加强信息交流与融合,加快河北省农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大数据;有关机构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划分、保费率、保费的精准赔付等,并且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长效监管机制,打造政府监管部门、农业保险协调小组以及行业相关部门自律监管相结合的多元化、深层次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来约束农业保险领域的参与者,降低河北省农业保险运营成本,提高河北省农业保险服务质量,有利于河北农村金融稳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香兰;曹愈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3(1):189-192.

[2]方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2(10):110-112.

[3]张穆心.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蚕业,2022(9):91-93.

[4]史海瑶;刘立波;刘洋;王春霞.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0):5-6.

[5]徐运红;胡琳琳;周君君;赵莉;王华东.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下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J].山西农经,2022(13):184-187.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