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促进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的深入思考
刘星麟 长春财经学院 摘要:目前发展金融科技已经大势所趋,新时期各大传统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开始致力加入金融科技发展格局中,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强化服务品质,扩散服务辐射范围,完善业务模式,强化资产配置效率。为符合金融资源对接、多元化发展潮流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需要对金融科技促进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的作用进行详细且深入的思考,积极提高金融领域整体能效,完善金融系统、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模式等非常关键。鉴于此,本文对区域产业金融发展展开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思路,并以银行业建设发展为例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以期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区域产业金融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区域产业发展;银行业;金融风险;监管措施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科技二者逐步实现了深度融合,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尤其处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在风险和机会并存的金融市场格局中,区域产业金融的恢复、产业转型以及中小企业支持和扩张均给银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对此,银行必须要借助金融科技能力,积极参与到区域产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打造出良性的业务生态,将精准化程度高的融资服务提供给区域产业生态下的中小微客户,将惠普金融的功效充分体现出来,为区域产业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金融科技促进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银行有效应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助力区域产业金融发展,必须要灵活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处理好客户资源开发问题,优化银行举措,强化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一、产业金融发展趋势 (一)金融科技加快了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 处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同传统金融行业的逐渐实现了有效融合。当前反诈技术、文字识别技术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等已经实现了广泛运用,促使前端交互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的特征,尤其在信息验证、操作授权、身份识别以及信息采集等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更新和转变金融服务理念的前提下,客户经营及消费场景中有效融入了金融实务操作,丰富了金融业务的开展方式,显著改善了融资效率。 (二)征信和风控实现了全方位的转变 征信、风险控制的数据维度得到明显拓展,不仅包含审查企业财务指标、素质指标等内容,还涉及关联行为以及交易等多类数据。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信用评估强调的是企业主要控制人的个体要素。联合应用监管资产、联合防控、征信平台以及共享数据等方式,可以高效化、深入化和全面化的进行风险控制。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能够转变风险控制模式,落实高频、实时以及自动化的风控模式。 (三)以交易业务为主 当下传统贸易方式已经被新型贸易方式所取代,产生了网络交易市场、B2B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竞争的侧重点也转变为产业链,同时也使物流中心、交易平台以及核心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全新的产业经营生态对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交易活动、融资业务模式进行了融合。除了依靠主体授信机制之外,还辅以债项授信机制,有效发挥实际效用。 (四)实现了提供资源到支持运营的转变 就传统银行信贷业务进行分析,金融机构的核心任务就是将资金资源提供给分散化的客户群体,结合实际情况浅层次介入具体经营行为,或者是不介入到经营行为中。基于全新的产业链金融模式,金融机构能够借助核心企业增信机制,参考实际交易背景,通过债项资产进行自偿性还款,促使行业上游、下游的企业均得以对运营资金进行优化,保证企业供应链的稳定。 二、金融科技推动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的思路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极大地加快了新型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发展进程,例如平台金融、产业链金融等。当前金融科技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包括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内的金融科技已经实现了广泛运用,有效将产业经营、金融服务整合了起来,使经济效益、融资效率明显得到改善,也升级了用户体验。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采取控制金融风险、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协作交流、激发金融科技研发创新活力、健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管效能和补充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思路,加快区域产业金融发展。 (一)借助金融科技控制金融风险 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性进行维护,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的平稳化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借助金融科技助力金融风险防范。首先,健全内部金融风险监控系统。金融行业机构在组织金融项目期间,在内部需要设置专门的信息与风险管理机构,遵循创新和安全协同发展原则,通过金融科技措施搭建合理的、快捷的、全方位的信用评级系统与授信管理系统,精准筛选并评级各类客户信息与客户关系,有效避免客户通过金融信用评级的缺陷进行非法融资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挖掘潜在客户,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质量的同时丰富了客户来源[1]。其次,健全金融业务风险防控系统。积极使用安全多元的计算、密码计算以及生物识别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健全的金融业务风险防控系统,同时在支付清算、财富资产管理以及交易结算等金融板块中进行应用,在改善风险防控指标的过程中持续约束交易过程与补充交易验证,让金融交易环节可以有迹可循,维护用户的交易安全以及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强化金融业务的安全监测等级。然后,打造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对金融业务出现的风险加以信息归总与经验归纳,构建相对应的精准化、信息化、便捷化系统性风险识别防火墙。最后,完善身份认证系统。金融产业需要科学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新科技,在维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构建身份识别系统,对用户展开身份证实名登记认证,并且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开发信息图像识别系统,对身份信息落实进一步确认,尽可能降低用户出于盈利目的而对个人信息实施造假、借用他人身份信息、盗取他人身份等关乎信用风险的失范行为发生概率,并且通过个人实际信息和征信系统的相互关联,切实加强银行的催收效率[2]。 (二)注重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 提升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现阶段区域产业金融若想借助金融科技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对金融科技发展措施、战略步骤计划高度重视,重点研究并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与队伍建设部署。第一,金融机构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应局限在单一的金融技术操作与技能指导层面上,更关键的是要挖掘出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多种需求的岗位人才要求落实相应的培训,比如风控管理方面的人才,重点培养对金融基础的掌握、学习与应用;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其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素养。第二,关注教育对金融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各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对高校学生落实专职培训、企业案例教学、健全课程体系、打造实训基地等。健全人才激励措施。政府需要针对创新型人才给予关注,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政策落实,将人才激励政策深入贯彻到企业之中,鼓励工作人员自觉了解先进科技思想,强化金融企业与职员对金融科技的学习自主性。 深化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合作往来。加强和其他组织单位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在不同领域内组织商业合作,组建共享平台,促进项目经验交流,并且倡导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组织金融科技竞赛与座谈会,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技术交流空间,持续提高国家区域产业金融科技水平[3]。 (三)激发金融科技研发创新活力 关注需求引领功能,搭建金融科技产品研发系统。不管处于哪个时期,新技术的研发都是让行业发生显著变化的重点,把握住机会就可以引导行业落实技术革新。针对技术革新,金融机构与银行若想获得更多客户就必须要结合客户需求设计新产品,创新线上金融产品让客户筛选,并且还需要对当前业务模式实施升级与创新,精简业务办理的步骤与操作,让客户可以顺利了解并办理业务。在新时期信息发展千变万化,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坚持创新发展,才可以稳住产品质量不被时代抛弃,强化“获客”与“留客”水平,助力自身长效发展。加强对客户服务的实时追踪。通过互联网智能信息系统对客户实施售后调研,结合客户反馈的信息对初始产品缺陷加以优化,坚持完善营销策略,强化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4]。 (四)健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管效能 健全金融科技监督管理机制。为了保证金融产业可以在金融科技的生态环境中稳定发展,应该对之前的金融科技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构建金融创新需要遵从的监督管理机制,对 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界限实施清晰的规划,确定底线范围,参考国外良好经验,对之前的金融科技监督管理机制落实行必要的完善补充,逐步建立健全可靠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在构建数字化监督管理体系并明确差异化监督管理体制过程中,金融行业可以通过先进科技,对多种业务与风险进行分类,以此满足精准监控需求,做到数据信息及时、有效交互,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有效性。落实穿透式监督管理。根据数字化监督体系与信息监测分析模型,了解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配合落实穿透式监督管理,借助信息传递、数据整合与对接来提升监督管理力度,促进金融监督管理效率提升。 (五)完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并补充金融科技基础数据库,分享数据源。余华强曾在2018年欧创新者会议中提出,现如今是金融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金融基础设施也需要跟着产业升级的发展重建标准,并且需要以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作为标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成熟,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深化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金融科技结构对信息数据加以完善,为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和银行等开放数据源,突破信息获取方面的桎梏,防止信息孤岛现象出现[5]。搭建金融数据交互与讨论平台,健全金融科技信息基础设施。新时期,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是区域产业金融获得高效发展的重点载体,搭建金融数据交互与讨论平台能够充分加强金融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数据交易,提高信息公开性,健全金融科技信息基础设施。 三、以银行业为例的金融科技推动区域产业金融发展实践 路径分析当前形势下,银行需要依托金融科技聚焦区域产业生态,开拓客户群体,在拥抱金融科技的基础上,更好的落实为客户服务的工作,构建敏捷化和高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使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贵、难和慢等问题,进而为区域产业金融发展贡献力量。 (一)完善区域产业生态,解决客户资源问题 大多数城商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相对比来讲体现出“两少、两小”的特点,即资金少、网点少;规模小、市场空间小[6]。前几年,互联网贷款是众多中小银行通过联合贷和助贷的方式进行参与主要途径,而这样的做法客户来源不稳定,从实质上分析并未充分解决客户资源的问题。结合监管定位需求与自身发展的需求,依靠互联网平台投入资金满足客户需求的模式并不利于银行本身客户积累、能力加强以及服务深度发展,对此,商业银行应该针对所在范围内的客户,在服务方面展现出强大专业、灵活高效、兼并包容的特点,搭建区域产业、平台和场景的应对方案库,为产业金融赋能。具体功能包括全天候和全网络的信贷融资服务;满足多区域服务对象的个性化支付结算和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中的进销存云数据管理和交易金融服务、物联网金融以及保理金融等。 商业银行需要实现“一个构建和一个连接”目标。首先,构建产业生态。根据具体产业需求,自主结合互联网与大数据思维与技术,充分将银行服务资源进行整合,诸如非银行金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以及政府等资源在内的第三方服务类型,构建由客户、金融同业和银行、信息数据、互联网等第三方主体形成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服务体系,为特殊产业和客户提供健全的、精准的、特色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满足客户随时变化的各种金融需求,从而实现客户、银行与合作第三方机构资源的积极整合与多方共享,和客户形成更加密切、全面和深入的新时期合作关系[7]。其次,连接场景生态。连接是集中区域产业生态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依托多种典型客户群,对经典的应用场景区别化服务进行分析,渗透金融服务,打造生态闭环。立足对公客户群体分析,关键在于连接基于商圈和企业、政府服务平台的政务、生产企业以及商务等生态;立足个人客户群体分析,重点在于连接基于工作、行为社交与生活场景的生态。在此前提下,总结不同生态整体环境特点和客户情况,明确产品服务的配置思路和营销核心,主要关注商业商圈、高新科技园、政务服务、生活社区、产业园区以及专业市场等经典场景生态。 (二)利用金融科技能力,化解服务强化问题 2019年,人民银行发布了有关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文件,提出银行业需要有效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诸如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5G技术等新科技,改善和创新金融产品、业务流程以及经营模式,精简供需双方交易流程,缩减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发展接触客户的多元途径,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改善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渠道开发和信贷关系等,加快线下业务在线办理的升级发展,提升质量并提高效率[8]。中小城商行需要积极面对市场竞争,需要运用金融科技创造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水平。首先,要打造线上与线下协作的获客服务能力。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合作方一起打造生态场景。其一,利用和线下队伍与实体产业的合作,将金融能力释放给生态产业、供应链和消费等场景,搭建金融交易闭环,打造整体的纵向金融生态;其二,借助小程序、App和公众号等网络工具渗透金融产品,将存贷汇和投资理财等或是更高端的信托业务渗透到日常生活多频触点,深化和发展客户在线自金融的水平。其次,形成信息化风险控制能力。金融科技需要利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金融科技,慢慢形成全产品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风险管理系统。其一,借助数据整合、风险策略规划、反欺诈落实和模型开发与运营等策略,实施线上机器审批决策;利用对客户全方位常态化、高频率的客户画像,打造全自动、全天候的信用额度实时监测能力;其二,要加强大数据对客户风险预防的预测能力。借助对客户的资金流情况进行梳理,精准分析客户资金承接规律,对客户生产经营的特征进行研究,充分预防风险。并且应该集中客户细分群体风险情况的预估和研判,避免群体性风险。然后,要形成数字化的经营能力。数据的应用水平是银行的核心竞争要素。中小城商银行在大数据方面发展一般较晚,数字化的经营发展应该奋起直追。第一点要坚持健全数据维度:积极整合银行内部信息,统一规划信息标准与采集途径,构建跨条线和跨系统的信息采集与统计分析系统,对内部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形成客户在银行交易级的全过程视图与对外交易连接节点,强化数据服务支持力。第二点要引进外部电商消费、金融活动、工商税务、客户征信以及产业供应链等大数据,针对客户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分析和挖掘数据;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挖掘供应链数据,着重分析体现企业基本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针对客户行为收集挖掘数据,诸如人民银行征信记录和公检法的诉讼信息、民间征信分数水平、生活缴费信息、履约情况以及卡记录等[9]。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数据分析与精准差异化营销对接机制的构建,积极挖掘行内与行外存量数据,掌握业务数据结构与维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思路与工作方法,提升用大数据引导客户营销的能力。借助数据挖掘与整合,为银行经营、客户筛选与差异化营销服务提供思路。最后,要提供专业服务。银行应面向客户群体开展深入的调研分析工作,对产业经营机制、客户实际需要进行充分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托平台,发挥技术的媒介作用,将产品作为媒体,在“融和产融云”服务体系内引入各项专业能力,将高效化、清晰化和简洁化的服务提供给客户群体。面向特定客户群体,银行应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管理软件产品服务、市场数据资源服务等,使客户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做到诚信履约。银行也可以将业务规范、技术标准以及科学的管理理论整合到客户群体、协作机构以及产融云运营体系内,构建出规范化的产融云,使关联方和客户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利用平台在规模、技术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银行可以对服务机构、衍生服务、证券和保险等内容进行引入,使平台业务板块的服务更加多元化,即供应市场分析服务、风险补偿服务、增信服务以及风险转移服务等,将融和产融云打造为生命力较强、稳定性较强的良好生态体系。融和产融云能够以价值经营理念为切入点,为银行仅供机构赋能,促进银行发现、创造并管理价值,依托科学技术建立产融结合平台,有效导流资金,使长尾市场得到有效的扩展,提高银行的业务挖掘能力。融和产融云在金融科技的有力支撑下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金融发展,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金融科技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强劲,并且在区域产业金融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金融科技企业与区域产业金融机构也需要紧紧把握好发展的机会,结合金融行业未来走向,根据需求核心进行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和区域产业金融相互促进,以积极态度去面对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各种挑战,确定金融科技战略计划,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准定位,为自身发展争取良好的机会,保证区域产业金融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 身处于信息现代化社会下,金融行业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脚步,打造积极健康的科技发展环境,提升金融科技方面的发展建设力度,通过针对性措施手段,借助先进的科技措施对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优化与完善,健全风险控制系统,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强化服务水平,关注人才培养,注重金融科技方面的互动与合作,从而以最佳状态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宋良荣,李佳男.金融科技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2,35(3):70-79+102. [2]熊晓炼,樊健.金融科技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协同演化机制及区域协同差异——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11):63-73. [3]郑至立,马振举,刘党社.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东中西部典型地区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3):3-6. [4]冯智杰,刘丽珑.金融科技、固定资产投资与区域金融风险——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J].商业研究,2021(6):65-72. [5]陈蕾,任文达,黄冰柔.金融科技对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155-167. [6]崔萌.搭建载体汇聚合力——金融科技赋能区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J].金融电子化,2021(2):85-86. [7]侯世英,宋良荣.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与区域研发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5):11-19. [8]凌六一,聂雨茜.长三角区域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及挑战——基于GFHI指标维度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52-59. [9]陆岷峰.区域金融一体化:金融科技的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20(1):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