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电商扶贫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
——以普格县为例 覃伊蕾 霍治乾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凉山州普格县扶贫——网络与新媒体+扶贫”项目编号:201810636017 摘要:在十九大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下,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电商"已逐渐成为当前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深入位于祖国西南的凉山州普格县夹铁乡,调研分析电商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通过实践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探索可行的电商扶贫新路径。 关键词:电商扶贫;精准扶贫;信息贫困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8-0000-02 一、引言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随着精准扶贫方针的逐步推行,脱贫攻坚在各个领域的战场上,激荡起脱贫摘帽、共赴小康的磅礴力量。“互联网+“时代,以新媒体为主阵地的传媒领域也应该积极承担起传播脱贫致富信息、推动农村企业转型脱贫等责任和义务。 2015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指出要采用电商扶贫方式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2018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致力于在脱贫的同时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村电商扶贫已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后堡垒阶段,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任接着一任抓,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代接着一代干,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取得全面胜利”。 二、“电商扶贫”研究目的、方式及内容 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来到位于凉山州的普格县夹铁乡经行实地考察,利用专业知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扶贫实践。我们将“电商扶贫”作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方向。采用“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模式,目标既在于“输血”也在于“造血”。 在我们看来,电商扶贫意义重大,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创收,同时能提高触网率,有利于培养农民的信息素养、商业素养以及互联网素养。我们采用了实地调研以及线上调研两种方式,通过全程亲自参与扶贫实践,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出“电商扶贫”的瓶颈与挑战,探索出“电商扶贫”道路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线上调研,我们小组四人分别查阅了多种“扶贫”相关资料,为实地调研做准备。制作一份关于珍珠米的问卷调查,问卷投放群体大多为潜在目标客户——有家庭的中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目标客户的购买习惯以及消费需求等等,对于日后电商运营过程中的市场细分以及品牌定位、品牌文化打造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实地调研,包括走访调研和实际操作两部分。走访调研包括采访交流,参与式评估、观察调研等方式。我们来到普格县夹铁乡开展了为期一周实地走访,深入政府机构、农户家以及农林田地,与政府部门干部及帮扶对象深入交流,了解其实际状况及需求并制定帮扶计划。 三、普格县情况调查说明 (一)普格县地理环境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格农业资源丰富,具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拥有珍珠米、干菌、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 (二)普格县农业生产现状 在与当地大米种植指导的对话下,我们了解到稻种种植历史悠久代代选种育种优良,且高海拔山地区日晒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少虫害农药较少。同时由于农村合作和尚未建立完成,所有的稻米皆由农人自行搬运到普格县或西昌市进行散装售卖,由于没有统一的包装与质检合格证,只能在农贸市场低价格出售。但因为珍珠米亩产量较高且在市场受欢迎度高,故大部分人满足于目前的售卖方式。缺乏拓宽市场及市场竞争意识。 夹铁乡地处山区,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种植收割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由于科技落后,生产稻米主要依靠自然环境,一方面,传统的生产模式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但劣势也在于此,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生产,产量不稳定且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大规模销售。故而推动农业合作社建立及传授教育先进生产种植方式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普格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普格县正在落实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当地政府扶贫干部正着手准备为小兴场珍珠米申请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庆前已向县级农业部门提交了相关材料,目前正等待层层审核查验。 (四)电商扶贫开展意愿及面临的困境 在我们进行调查之前,当地相关负责人已经在考虑着手建立覆盖全县范围的电商平台,可迟迟未开始行动。于是我们与帮扶对象夹铁乡的扶贫干部深入交流,希望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交流,我们得知了当地的扶贫计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真实处境与困难。虽然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内容+渠道”才是致富王道,如果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品牌商品进行包装推广,就难以取得核心竞争力。所以扶贫干部们对于新媒体扶贫的设想也是迫切的。他们希望能打造以珍珠米为主,其他多样化农业产品为辅的电商平台,并做出品牌特色,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农产品市场占的一席之地。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推动、并全程参与扶贫过程。 四、“互联网+电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帮扶工作不到位,经验不足,资金利用率低 现阶段,扶贫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及地方财政拨款。扶贫资金从自上而下逐级拨款,落实到具体扶贫工作中的流动资金不多。由于县级乡级政府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方案以及实施明细,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所以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存在个别基层官员抱着以权谋私的心理,利用职权便捷,吞占扶贫资金,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现象。 (二)扶贫工作者“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未能形成多方互助的扶贫格局 不仅是普格县,全国各扶贫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当国家安排外来干部下乡扶贫后,当地政府就少有作为甚至不作为,将责任全部推给扶贫干部,而忽略了自己应该承担配合“帮扶者”工作的“责任主体“角色。扶贫工作者的“单枪匹马”“孤立无援”往往是扶贫工作效率低下、滞于表层、难以向前的重要原因。政府各部分配合不紧密,社会各级未共同参与,难以实现多方互助的“力量汇聚”效果,所以不能形成完整而有序的扶贫系统。 (三)缺少“互联网+电商”及新媒体专业人才 无论是建立或运营大型电商平台还是其他新媒体平台,都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才。在短期内对当地农户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所以现成新媒体技术人才的紧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普格县夹铁乡的情况来看,仅仅只有一位扶贫工作者掌握一定新媒体技能,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他人对媒介的接触仅仅体现在日常通讯娱乐,甚至有大部分农民从未接触过互联网及新媒体。这导致电商扶贫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农户面临的技术性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 (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落后 农村网络宽带建设滞后,一些乡村虽然实现了手机信号全面覆盖,但3G和4G信号不全面。物流建设不完善,运输成本高,交通不畅会通过限制运输效率影响到电商销量。网费贵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触网率。 (五)农民深陷“信息贫困”,媒介素养有代替提高 通过对普格县的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得出结论:现阶段农村最致命的贫困不是经济贫困而是信息贫困(思想贫困)。思想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将陷入贫困——脱贫——再贫困的循环怪圈。通过对普格县调查我们发现,普通村民不理解新媒体扶贫的重要意义,配合度低。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即“熟人圈子”)获取信息而不是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他们未意识到信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也未意识到如何将自身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财富。(2)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不能深刻理解信息扶贫的实质以及其对脱贫致富的意义。近几年国家财政支持乡村扶贫,可如果思想问题不解决,停止财政拨款之后便又会重蹈覆辙。 (六)农产品特色不突出品种不多样化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缺乏有特色产品。特色是取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大多数农产品还是大同小异。政府部门对于农产品也缺少特色包装、文化包装的意识。拿普格县夹铁乡举例,当地特色产品仅有珍珠米,但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除此之外,由于许多特色农产品销售不佳,农户为了迎合市场,选择放弃特色产品,转而追逐市场上的热销产品,这种羊群效应会使得这种热销产品短时间内供大于求,许多农产品滞销反而损害农户的收益。 五、电商扶贫的策略路径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网费、完善宽带网络,能降低农民上网成本,完善物流体系建设,能确保物流顺利进行。这些措施需要政府和有关企业的努力。普格县针对运输成本高的问题,计划依托与商务局合作,保证每个乡配发物流车。这样大大提升了运输速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二)建立“农村合作社+电商”扶贫模式 合作社是农户联合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能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普格县积极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采用以现有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社+电商”扶贫模式。这样一来能减少农户交易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成本,获取更强的市场谈判能力和开拓能力,确保农民受益相对稳定。农民还可以通过合作社实现纵向协调,从而实现专业化分工、获得技术、增加融资、降低风险和提高质量。在此基础上,普格县还申请了“四川扶贫”商标,以及“绿色农产品”“无公害产品”商标。 (三)致力于“信息脱贫”,培养农民媒介素养 由于长时间处于闭塞的环境,缺少对媒介的接触。大部分农民思想顽固,对电商扶贫模式存疑。所以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户对于先进技术与电商建设的认知水平,我们结合农村地区以人脉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在“熟人社会”的传播影响。向群众科普新媒体扶贫的重要意义,积极鼓励他们投入电商,并在已充分发挥“精英”群体作用的基础上将人际传播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信息传播系统。 为了打破城乡信息壁垒,遏止“信息鸿沟”的逐步扩大,我们通过政府人员指导农民关注农业信息动态,比如中国乡村之声、农民日报、农业行业观察等公众号。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培养农民获取信息并把信息转化成财富的能力。 (四)社会各级凝聚共识、携手扶贫,形成多元电商生态系统 电商扶贫仅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形成社会各级,各相关部门、企业同心协作的扶贫系统。在电商出售农产品这个庞大产业链上,整合资源、渠道、形态才是关键。以企业为例,京东的创新扶贫项目“京东跑步鸡”,就是企业与扶贫政策的一次行动尝试。 (五)推进新媒体电商人才培养工作 政府在大力引进外来电商人才的同时,应牵头建立有效的互联网人才培养管理体系。针对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新媒体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有助于更好的带领当地人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5.6打造品牌文化和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 特色是品牌的一面旗帜,打造品牌文化的关键在于包装与营销能力。如何将普格县珍珠米包装出文化特色,达到“好酒装新瓶”的效果,是我们的实践工作中重点思考的。我们将普格县历史悠久的彝族文化,包括彝族图腾、符号等民族元素融入珍珠米的设计包装以及网点设计风格中。突出“万紫千红花不香,冬暖夏凉四时春的”地理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凉山珍珠米的品牌辨识度,促进了“互联网+电商”过程的推进。 六、结语 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国农村区域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精准扶贫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如何利用电商打好扶贫攻坚战,是需要在更多的思索与实践路径中逐步完善并明确的。 [1]王胜,丁忠兵.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15(4). [2]李玥晔,安栩洁,康彬彬.“互联网+电商”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经贸实践,2016(14). [3]聂晶,张慢慢.精准扶贫视域下“永州模式”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祁阳县为例[J].市场论坛,201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