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国际产业转移 开创‘招、引’新局面
范淑香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招商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招商引资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结合新机遇探讨了如何实现招商引资的创新与突破,意在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招商引资 1、新形势下我国招商引资面临的困境 1.1 招商引资的国际竞争加剧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为了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国家将招商引资的目标由国内转向国外,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外资引进门槛,大力引进外资,致使各国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化。当前,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纷纷取得了较大成效,招商引资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我国 FDI 的趋势不容忽视。在各国之间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的同时,国内各地区间的竞争形式也变得更加严峻,各地为扩宽招商引资渠道,纷纷出台各类引资优惠政策,境内外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化程度加大。 1.2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 在当前对外贸易扩大与外资引进增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的双顺差呈持续上升趋势,外汇储备涨幅较大,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增值的压力,从2005年汇改启动到2011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25%。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通过低成本优势来吸引,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增加了外商的投资成本,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来看,内外资所得税的合并难以避免,国内各地区的低成本优势被削减,招商引资难度增加。 1.3 国内产业要素资源供给紧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住宅用地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资源供给日趋紧张,现已成为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招商引资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劳动力成本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用人基本工资的调整,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的招商引资的扩大。同时,金融、土地、人才、技术等产业要素日益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集聚,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所需的要素支撑明显不足。在用地供应上,多数土地利用指标用于中心城市建设,近几年一个县市年均土地利用计划不足500亩,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供给上,工业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发展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老龄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隐忧。 1.4 招商引资活动缺乏成效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所进行的招商引资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成效。一方面,未进行招商引资的科学布局,不合理竞争造成到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被引进的投资企业未能有效带动当地企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动员全民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而缺乏规划与管理的招商引资造成当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现象的出现,招商引资活动成效不容乐观。 二、国际产业转移新动向带来的招商引资新机遇 2.1 制造业的重心向东半球转移 现阶段,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呈逐年递减趋势,而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与产业转移加剧了其转化进程。就美国而言,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其产业的的各项生产环节以分包的形式,转移至其他地区。如,著名的阿迪达斯公司,现已将其生产制造环节中的95%工序转移至其他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约2500家美国公司将其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其他国家。而东半球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与相关引资优惠政策的颁布,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制造业产生了较大吸引力,成功转变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 2.2 服务业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现阶段,据联合国贸发组织所预测的关于全球投资前景中表明,在国际国际服务业正在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而转移的方式较多,包括业务离岸化、项目外包、外商直接投资等。并且,在贸易业、金融服务业等传统行业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顺应国际制造业大范围转移的新形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新的转移热点。据统计,今后几年我国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将以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仅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亿美元;山东省服务外包早在07年出口额已达约1亿美元,培训服务外包人才近万人。 2.3 高技术产业链中高价值环节的技术转移加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研发,各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新科技产业的对外转移逐渐提上议程。同时,高新科技产业的对外转移打破了以往的产品周期论,当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到一个成熟期或衰退期,其竞争优势丧失时,便通过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来延长产品的运营周期。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将海外研发基地设立在中国,如惠普中国软件研发中心,便是直接隶属美国总部的研发中心,成立于上海成立,是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 2.4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链整体转移的新趋势 随着转移产业层次的升级,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的区位中心转移逐步取代了以往单纯的制造也转移,并最终形成了产、供、销等完整产业链均被覆盖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在国内,一些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现已能充分发挥自身的集群优势,实现对国际组团式、产业链投资的有效承接,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创新与突破 3.1 重视服务业的外资引进 结合国际服务业转移运作的独特性,考虑可用于发展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因素,将中心城市功能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基地建设与服务业利用外资三者有效联系起来,提高本地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特点与需求,明确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法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规划、市场调查等与服务业利用外资有着紧密联系的领域的监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成与国际品牌展览公司的合作,重点推进会展服务业的发展,引导与鼓励对环境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并且,为了促进中心城市功能的升级,地区可进一步开放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保险、金融、电信、旅游、城市地铁、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外资引进力度。 3.2 为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搭建合作平台 政府需要在研发、金融支持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为了推动本土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需尽可能消除信息隔阂,明确企业自身的定位,准确衡量自身与跨国公司存在的能力差异,结合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与跨国公司的最佳合作方式,实现互利互惠。 3.3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可结合本地发展需求,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招商引资。第一,利用本地已形成的集群中领先企业优势,吸引周边外资企业配套,特别是一些价值链两端的配套企业,如物流、研发等的靠拢。第二,利用本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配套优势,让更多的外资领先企业与相关配套厂商主动加盟本地区,促成内外资融合。第三,通过大规模、集群式产业发展优势,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主动投资。结合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引导与鼓励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发展,建立新兴国际性产业集群,促进本土配套企业的发展。最后,大力推进本地区产业配套的升级,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加强人力资源供给、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各类产业配套能力。 3.4 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 随着外商投资领域的拓宽,在新领域内出现的知识产权被侵犯问题频发,因此需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提供社会公众与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同时,地方政府也需及时转变观念,认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本地经济发展与外资引进中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打破以往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3.5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树立科学的指导观,以综合利益最大化为外资引进原则,转变传统引资模式。让企业成为引资的主体,并引进其他地区或国家较为先进的招商引资方式,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合理化、规范化与专业化。同时,建立以“质量与效益”为核心的科学绩效评价机制,保持地方政府利用外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效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带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玫.浅析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J]. 生产力研究. 2014(12) [2]许林.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及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对策[J]. 生态经济. 201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