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纺织品及企业发展浅析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视角 刘雨枝 浙江理工大学 摘要: 随着由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国际贸易(特别是沿线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我国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纺织行业的运营特点,纺织品作为古“丝绸之路”往来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必定会参与到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去,这对纺织品及其企业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发展机遇期。本文从品牌建设、经济融合、人才技术、产品多样性、广告投放、互联网+及政策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 纺织品;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品牌;发展 一、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用的物资也有质的飞跃,直至出口创汇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纺织品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无不阐释着它的发展痕迹。在当前我国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纺织行业的运营特点,纺织品作为古“丝绸之路”往来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必定会参与到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去,这对纺织品及其企业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发展机遇期。 本文仅从公共事业管理的视角加以阐述。 二、 商贸通路之历史沿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生产历史悠久,经历由小作坊到大规模生产、由内销到出口、有鼎盛到衰退、由转型升级到创新发展的历程。 (一)古“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 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连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交流的主要通道。在这条贸易线路中,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为代表。在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这条贸易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被广泛接受。可见,纺织品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 (二)今“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在十八大后倡议的全球发展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覆盖约44亿人口, 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人口的63%和全球GDP的29%。出口贸易与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出口的五大类商品之一的纺织品及原料出口,向65个沿线国家出口的数量占纺织品及原料总出口的33.9%。新的商贸格局初现,助推经济发展战略出现新亮点。 三、 纺织品及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带一路”铺就了新的国际之通路、通航、通商,纺织品产业在三大传统市场(欧盟、美国、日本)的基础上,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面对新兴市场需找差异、找差距、找短板。 (一) 品牌建设有待提升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的纺织产业发展,尽管有很多生产、加工纺织品的企业(公司),但真正能广泛被大众认可或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却不多,或者说时间不长。反而是很多国际的品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品牌深受国人的喜爱,欧美等国的纺织品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比重,可见国际品牌在我国国人心中的影响力之大。 很多备受青睐的欧美品牌,其实有不少都是中国企业加工制造的,这与我国是目前全球制造业出产量最大的国家密不可分。我国企业并不是没有能力去出产一些高品质、大品牌的纺织品,也许我们在原料和技术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纺织加工制造水平来看,已经足以走向国际市场了,只是我们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品牌建设有待提升。 (二) 国际融入度有待加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落地,特别是沿线国家占63%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29%,我国在战略层面达到空前的开放。目前,我国纺织品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相对迟后:首先,全球海外营销战略意识薄弱,缺乏对各国国度的深入了解;其次,对沿线国的市场没有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包括产品的喜好、档次、市场大小、布局点等等;第三,在海外确少战术基地,包括设立研发中心、前沿技术研发、设计创意、产品策划等;第四,构建全球销售网络及服务体系不成熟。 (三) 人才短缺,技术有待升级 如目前欧洲倡导应用的三E系统(效能Efficient,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和清洁生产四R原则(内部减少Reduction,回收Recovery,再利用Reuse,循环Recyle)已成为21世纪世界染整工业技术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纺织品行业虽然在环保、节能、再利用资源方面逐步得到重视并且加强,至少从国家层面、政府层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种政策相继出台,但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认识、落实差异较大,故有些企业在意识、技术、设备上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端人才稀缺。再加上有些企业往往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产品同质化有待改进 纺织品按其最终用途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三类:服饰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就目前的纺织品及企业来看,国际市场聚焦度分散,大视野、大格局尚需发展,存在以前盲目的跟风生产、相互压价竞争现象。 市场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企业在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而生产的产品时,有些盲目从众。比如服装用纺织品,其中的真丝产品在短期内低投入、高回报,然后市场中蠢蠢欲动的投资者都进入了这个领域。企业需要从整个市场大需求背景来分析,若此时企业再投入生产真丝产品是否可以得到预期回报。往往很多产品都是一时风靡,一旦市场进入者增多,利润也越来越少,决策者如果没有敏感地嗅觉到市场变化的风险,会使纺织品及企业在现实竞争中失利。 (五) 纺织品广告投放有待完善 不了解当地国的国情,盲目投放广告,不仅起不到效果甚至会引来不少麻烦。第一,不同国家、地域的广告投放是否符合当地国的政策、国情,广告千篇一律;第二,一些新兴纺织品及企业常常会犯的错误,在新品牌的宣传过程中,认为投入越多的广告越有利于打响品牌,甚至会不计成本地在各种媒体平台的投入。但如果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雷同产品,没有属于自己且不同于其他品牌的拳头产品以及公司的广告质量不高,没有良好的审美体验,这样的广告往往起不到好的作用,得不偿失。第三,有些广告投放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不投广告,影响度大打折扣。 (六) 互联网+及政策运用滞后 象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已先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铺开,而有些纺织品及企业连适应这个大趋势都做得不够,谈何发展。由IT时代向DT时代发展,产品及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有些甚至连基础的准备工作都缺乏。关键是思想意识问题重视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是盲目性。其二,“走出去”的行动在互联网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产品外销难以实现。第三,纺织品及企业依靠我国政府及相关商会、协会对当地国政治风险、国际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把控能力需要加强。 四、 提高纺织品及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一) 充分重视国内国际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的命脉,没有品牌的企业就像没有护照的远行。今年,我国国务院把每年的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是对加强和提升我国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个品牌的建设及良好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个新品牌在创建初期的发展往往是艰难的,要成为一个广泛被大家认可的品牌需要长久的积淀。这种积淀,包括三方面:第一,要不断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和审美的变化,把适应潮流视为品牌不断向前改进发展的源动力;第二,不断从企业内部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包括提高公司运营能力和产品自主创新程度;第三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内部开始建立对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度;第四,纺织品的质量是生命,工匠精神铸造产品品牌。 (二) 加强国际经济融合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逐步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比如: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至2018年,再发射18颗,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跨境电商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铺就外销的电商之路。 作为纺织品企业应充分认识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国际国内政策,特别是抓住当前的“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期,积极深化全球海外营销战略,充分了解沿线国的国度、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进行产品布局。比如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设计创意研发,构建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把“中国标准”、“中国品牌”推出去,同时也帮助了当地国人员就业、生产、发展。促进我国与当地国进行贸易往来,实现纺织品及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及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人才交流,补齐技术短板 纺织品及企业不妨可以从人才培养方面来长远巩固企业强大竞争力。21世纪的企业,拼资金、拼资源,但拼的更多的往往是人才和技术。而技术需要在一个行业的人才研发下才能拥有,一个企业若是要长久生存,需不断创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人才是重中之重。企业可以定期将优秀的员工送到国外学习,并且回国后留住人才,让人才为企业技术的革新服务,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思路、发明和创造新技术,达到一种与时俱进的企业发展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有资源的优势。在国际上来看,我国企业可以与世界上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合作生产纺织产品。合作生产并不是意味着帮助其他国家的企业代加工生产,而是寻找一种类似于两个联合合作的方式生产一些产品。这样既不会丢掉我国企业的品牌,又可以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知名度,还可以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一箭三雕。 科技无国界,我们在发展自己本国的纺织产品技术的同时,要多多与国外的专家、学者交流,既要有互相学习对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准备,又要有敢于挑战传统、在主流思想中不丢掉自己思考的基本认知。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国各个企业在领域中探索前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浪费宝贵的时间。 (四)实现纺织品多样化 在聚焦产品类型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地域文化和各收入人群的差异性。聚焦市场并不意味着一个企业只生产一样产品,而是针对自己企业可以提供的、对本企业最有利的产品,并且合乎一部分特定人群的需求而生产的一种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将大目标瞄准全国乃至全球,但一定要和自己产品在大目标范围内的需求相适应。就像奢侈品销售往往在我国贫困地区无法取得相应的业绩,而低端的生活品却可以达到良好的销售业绩,纺织品如果没有精准地瞄准市场,那么企业运营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一个企业有特定的纺织品生产范围,也可以有不同的子品牌,子品牌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来销售,就像前面说过的,不同收入的人群可以有不同价位的纺织产品、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可以买到不同风格的纺织品一样,当一个企业足够成熟的时候,企业内部就会开始细分产品结构。不同产品对应不同的人群,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因为需求的欲望在不断往前推进,人们的审美、需求标准也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迎合各个年份、不同人群的需求。 (五)精准投放产品广告 无论是新产品还是传统产品,在人们记忆中是有一个过程的,也是有一定的期限的。投放广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投放广告的资金比例适当,不因一时效果而冲动;第二,投放广告的时间切入点很重要,跟国际国内形势、活动有很大关系,跟当时当地的市场很有关系,跟企业发展阶段有关系;第三,投放广告的平台很要紧,互联网平台各国发展有差异性;第四,广告策划投入符合当地国的法律法规、国情,国际上三大传统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告应有区别;而不投广告,谈不上品牌建设。 (六)用好互联网+及政策,把控风险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非凡,路、航、商皆通行,开辟了新的商业通道,沿线国家也积极响应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全球国际化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纺织品企业在大形势大环境下,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是最好的支撑,纺织企业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应引起高度重视,主动出击;其二,在国际三大传统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新兴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练好企业的“内功”,唱好产品进出口这台戏。当然,国际市场也存在风险,把控风险是必修课,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等需事前充分评估、事中慎重应对。 五、 前景展望 在第十一届(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世界经贸论坛主席施瓦布断言:“中国正向世界展示出更加强大的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能力,这一新时期成功的秘诀就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这第四次(4.0)工业革命到来之际,纺织品及其企业在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攻克技术瓶颈,建设好丰富多彩的纺织品牌,用好互联网+技术平台,一定能创造出适合大众的优质品牌。同时,我国政府倡导和加强纺织品及企业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相信纺织品及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下,抓住机遇期,将是轻松出国门,驰骋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一带一路”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2]蒋耀兴,冯岺.纺织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