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企业业财一体化问题研究
董笑宇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驱动下北京市科创企业机会主义减持预警及防范研究”(编号:20GLC055)。 摘要: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快消品企业而言,业务与财务数据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快速消费品行业,并对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业务、财务特点进行分析,并为中小型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快消品行业弊病 快速消费品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其使用无处不在。通过对快消品业务、财务方面进行调研,本文尝试进行中小型快销企业业务─财务的关联分析,并建立了不同管理平台信息的融合、均衡、联动机制,以加快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基础数据收集能力,使企业能够准确进行决策,增加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快消品行业介绍 通常情况下,按照购买者的不同制造业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工业用品类和消费用品类。其中消费用品又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分为耐用消费品(如家具,电器等)和快速消费品(如食品、饮料、牙膏牙刷、洗涤用品等)。具体来说,快速消费品行业是指消费者依存度高、消费频率快、使用时限短、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便利性要求很高的商品行业。快消品行业的产品销售渠道种类多而复杂,在传统业态和新兴业态等多种渠道销售并存。 快消品行业按细类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化妆品行业 (2)清洁用品行业:包括个人洗护用品和家庭清洁用品。个人洗护用品包括洗发水、护发素等,家庭清洁用品包括洗洁精、洗衣粉、肥皂、洁厕灵等等 (3)文体行业:文化、体育用品 (4)食品行业:米、面、油、盐、零食、蔬菜水果等等 (5)饮料行业:一些咖啡、软饮等等 (6)乳制品行业:乳饮料、奶制品等 (7)烟酒行业:香烟和酒类 (8)通路业:由新兴零售业(如大型超市、便利商店等)和传统零售业(如零售商店、小卖部、街边小店等)、批发商、经销商、代理商组成。 快消品的品牌非常多元化,在需求方面可以进行细分。同时,由于买东西的渠道越来越激烈,快消品的购买渠道优势会更加明显一些。 中国近年整体的经济和消费市场虽然增长略有放缓,但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道路上,其发展超过了GDP的增速,并不断有新的增量市场出现。 二、快消品企业业务与财务特点分析 快销品企业业务与财务方面的一些特点如下: (一)业务特点 1.覆盖面广,客户(销售单元)数目众多,围绕便利性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销企业占领市场,除产品本身质量、价格、知名度等具备竞争优势外,为了能够使商品快速进入各级销售场所,需要企业加强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多的对各种销售渠道和销售单元进行铺货扩大销售,这些销售渠道包括门店(含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商场、批发市场、便利店、零售店、夫妻店等等)、劳保、团购、赠品、政府消费等。另外,通过扩大铺货,让消费者经常看到企业自己的产品,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达到开发新消费者的目的。各大成功的快速消费品公司都会把铺货作为考核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2.销售渠道建立的模式比较复杂。由于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快消品公司没有实力直接面对各级消费者直接进行销售,其必须利用、结合各级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实现目标,它们之间有相互之间有交叉和覆盖。例如:商店资源可以销售到劳保市场,同样劳保专有销售队伍也可销售到这个市场;超市产品可以销售给相关单位直接使用,公司大客户部门也可销售给单位直接使用等等。建立好这样的销售网络就离不开模式设定、层级设置和管理。对于一些大型的快消品公司,建立多级销售网络、实现多级分销是常有的事,其对于分销商的管理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要求也相对严格,以此保证销售网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行。 3.快消品生产商往往要依靠分销商进行分销,企业销售网络建设中,分销商是其重要的一环。原因有二:一、分销商数量庞大,它们面对的消费群体往往时企业的最终消费者。如企业自建销售网络,对企业市场推广、资金占用、人员管理、及时送货等是一个很大挑战;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分销商在当地经过多年发展,其资金实力、渠道控制能力、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比厂家更具优势,综合成本也更低。相比之下,企业更愿意在一个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分销商进行合作。 4.分销商虽然重要,但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依赖度比较低,他们更多的是同时经营同类产品的多个品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快消品本身的易于替代、市场变化较快的特性;二是通过竞争,分销商会在销售过程中对不同快销企业产品销量、利润、对市场的支持力度、任务完成预期、广告投入等因素进行比较,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对分销商的选择也是如此,更看重分销商的网络和资金实力。 (二)财务特点 财务部门在组织中是一个相对核心的部门。企业中的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核算以及监督。核算就是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如实反映,而监督则是指通过特定的控制机制对企业的正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以保障企业经营正常、稳定的维持下去。而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讲,其财务部门除了具有上述企业财务部门的共同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会计核算繁琐复杂 由于快销行业竞争充分,会计核算项目小且工作量大(如一个百万项目的会计核算比100个1万元项目要简单很多),导致会计核算整体工作量难度提升。 2.财务流程持续时间增加 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必须对所有业务进行细心核对、分析,并在完成后进行持续跟进赢得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准确、完整及客户满意,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具体有: (1)通过会计处理分析销售收入中各个产品销售的占比; (2)通过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分析各个产品在不同定位的销量; (3)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城市分析各个渠道、城市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 (4)通过不同维度的销售解答销售收入的来源、开销、销售不达标的原因等来寻找销售改善和提高的方法等。 3.对财务人员要求提高 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企业业务开展广度与深度的增加,大数据分析、相关应用软件使用、信息共享、税务联网等新兴管理手段逐渐引入企业财务管理之中,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三、业务与财务分离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的业务、财务两项工作内容联系紧密,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数据、信息脱节的现象,给企业信息收集、经营分析、决策带来负面作用。 比如企业的盘库问题:一是库存商品过期问题,如客户退货、一些调货仓库未执行先进先出造成部分商品过期问题;二是破损商品的库存,超市退货或运输途中出现的破损没有单独登帐说明,只做了进销存变更;三是相关人员签字批准的白条抵库出库现象。以上情况皆因企业执行的工厂前置仓库的管理模式,财务部门不参与管理造成的。 (一)业务与财务分离对企业业务方面的影响 1.库存管理分离形成业务-财务管理脱节 企业由于实力及成本的原因,开展一些业务(如大型连锁超市、团购劳保等)时往往由分销商代为配送或经营。长期以往,配送的分销商便可能积累许多超市退换货产生的破损商品、过期商品、赠品等非正常库存,有时,由于种种原因,还会有虚库存现象。相关库存因素表现有: (1)库存分类多、战线长导致数据传递延时引起财务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出现偏差(总库、分库、客户库、工厂库、销售库、新品库等)。 (2)会计科目设置失误或不准确导致库存出现偏差,如运输途中丢失货物或未收取货款预支货物出库、过期破烂商品处理等会计科目设置及处理。 (3)白条出库或客户、超市货物退换、寄存等因素导致账上库存相较实际库存存在偏大、偏小情况。 (4)每月盘点思路不明确、盘点不及时导致出库数量和品种与出库单不吻合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引起库存偏差。 (5)报损及退货流程、细则未完善。 这些库存形成的损失如不及时进行处理,财务部门也不能掌握和预估其对成本的影响,这样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2.销售费用管理分离形成业务—财务脱节 对大部分快消品企业来说,销售部是管理其销售费用的部门。销售部作为企业经营的“发动机”,其运行通常在财务部门的辅助下进行。快消品行业销售链条较长,每个链条都会产生一定费用,在正常的业务活动中,销售部门既有物流运输、超市返利、业务员工资等一些显现的、相对固定的费用,也有临时开展促销活动雇佣人员的佣金、超市不定期促销发生的堆头海报费用、赠品费用等非常规费用,通常这些费用都由销售部门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到位,会给企业经营分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费用管理对于销售部门或财务部门来说,都是一个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重点。 (二)业务与财务分离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 1.业务开展过程导致财务管理延期 快消品企业业务开展过程紧随市场变化而变化,除供应链各个环节变化导致成本变动外,竞争企业采取的市场行为也影响着销售价格的波动。而快销行业固有的业务特点,很容易导致财务分析出现滞后现象: (1)代销单据多,其次压单、滚单、月结、财务处理不当等; (2)业务跨年度情况普遍; (3)商超及省外业务非正常处理(如商超回款和发票不统一,省外运费漏做等情况); (4)财务催款不及时; (5)单据传递环节多、周期长导致部分单据丢失; (6)经手人员多、帐目备份不完整导致部分客户订单信息遗失; 另外,业务员在市场上开展各项销售业务,许多情况下是较大分销商进货后,由于市场的变化在企业或业务人员授意且同意企业承担的情况下变动了批发销售价格、或承担了某些临时情况下产生的费用,先有分销商垫支,后续由企业进行解决。这些业务遗留问题如果销售部门不能及时反映到财务上,财务部门是不能够掌握的,在后期解决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就出现了信息滞后的情况,这些都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隐患。 2.分销商垫支费用、合同返利等业务-财务管理分离 通常情况下,大型或一级分销商与企业每年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中有明确的年度销售指标和返利比例、返利方式,不会给企业财务数据带来大的波动。但一些情况下,如市场销售出现较大变化或年中签订合同的分销商、由于某种原因撤销及自行脱离的分销商数量较多时,遗留问题的处理要非常复杂。如果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不畅,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客户的销售情况,也不能计算相关返利折让入账,这些数据都由销售部门报告。这样,虽然整体费用管理大盘有销售部门掌控,但可能出现集中处理的情况,给企业成本测算带来负面影响。 四、实现业财融合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找到一种方法或平台使得企业业务、财务相关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通联,发挥两个部门的协同效应,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下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构想。 (一)建立信息化大数据平台为突破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纷纷在自己的业务中融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建立信息化大数据平台一方面提高了业务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减轻了财务部门账务处理的压力。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不同部门(尤其是销售、财务部门)共同协作、共同制定数据、信息收集方式、收集内容及流程、共享共建、共同准守制约、实现“前台简单化、后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前台简单化”模式,就是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总结和固化信息输入的时间、方式、要求,力求销售部门各项业务可以按照固定明确的流程进行业务操作; “后台标准化”模式,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序策划、有效管控、信息共享、服务专业”的平台,确保“前台”执行有力,实现产品溯源、销售跟踪、数据收集、信息共享、营销整合的目标,保证战略持续有效落地。 (二)梳理、优化、整合业务财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优化遵循运作高效化、结构扁平化、职责明确化、监督系统化的原则进行。其中运作高效化是指能够灵活处理来自客户的各项业务要求、对市场出现的机会及竞争对手的行动能够快速做出反应;结构扁平化是指解决决策重心过高、路线过长、信息失真等问题,使企业决策能更好服务于市场;职责明确化就是各司其责、各行其事;监督系统化是为了减少营销系统发生风险的几率。 财务功能的优化在于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财务信息分析系统、财务信息预警系统。 同时,还应该更加深入地、从业财一体化的角度优化整体业务财务流程。 1. 从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角度入手来实施财务一体化。业务与财务作为企业中的两个相对重要的部门,其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业务产生经济事项,而经济事项又由财务部门处理,另一方面,财务部门通过监督资金的运转,分析财务数据、财务信息,为业务部门提供相应的资金,有助于业务部门制定合理的计划。企业可以通过把控业务财务的关系来优化整体的业财一体化流程。 2. 可以从管理角度考虑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首先,在传统的运营流程中,企业都是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之后再进行财务管理活动,这种情况下,会由于财务反馈的滞后性,使得企业不能及时、恰当地记录业务活动,给企业核算与监督带来一定困难。所以,企业可以从财务部门入手,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深财务人员对业务能力的熟悉程度,提前可以针对一些事项进行财务管理,以提高运营的效率。其次,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断优化企业业务财务衔接的过程,同时财务部门应提前考虑处理业务活动时可能出现问题,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对不稳定条件的可控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三)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分析工作为切入点 业财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合理化重塑只是手段,最终结果是通过对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财务、经营分析,制定可执行的运作方案并进行落实,提高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壮大。相关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 应收账款账期的分析 在快消品行业中,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厂家往往会通过“信用销售”的方式提前付给货物,推迟收款时间来促进销售。但是这种销售方式会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增加,相应的坏账损失风险也在加大,使得企业的资产质量大打折扣。在日常的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企业应适当控制“信用销售”的程度,不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味的加大应收账款的数量,这样只会使得企业在市场上越来越被动。 2. 存货的分析 我国快消品行业存货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仓储问题。由于快消品淡旺季销售数量不同,企业为了降低管理费用,采用混合仓储策略,即自有仓库与外部租赁仓库相结合的方式来储存存货。如何平衡自有仓库和外部仓库数量,最小化管理费用,则成为了库存管理的关键之一;其次,不同地区消费需求问题。需要研究清楚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囤积合适的存货数量,使得各个地区的存货数量能够更加精准的匹配存货的需求,尽可能降低存货积压的可能。 3. 终端费用投入的分析 快消品行业的终端销售渠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包括运营高度流程化的大型超市、连锁店,也有销售较为灵活的杂货店、小卖部等。快消品终端制胜的特点,使得快消品企业在终端费用的投入巨大。如何对于这部分费用的事前测算、事中跟踪、事后核销,提高费用的使用效率,也成为了快消品行业财务分析工作的重点。 五、结束语 本文以纸巾、日化等快速消费品企业为例,归纳总结了从业务开展过程与财务处理过程业务财务分离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业务—财务不一致时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风险。经过进一步深入了解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由于该行业企业业务开展的特殊性,造成企业业务、财务信息数据的不对称,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对后续决策可能产生的误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和不利影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具体有: 1. 建立信息化大数据平台,通过“前台简单化、后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2. 梳理、优化、整合业务财务流程,比如使得财务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业财一体化的流程; 3.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财务分析工作,比如对应收账款数量的确定、存货管理、终端费用的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均衡点等。 以此希望能给其他中小型快消品企业促进自身业财一体化融合、提升管理效率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利珍.快消品行业业务人员流失的原因与影响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7(11):107-108. [2]叶华英.“战略”整合快消品供应链资源[J].全国流通经济,2017(01):18-19. [3]管建玲.浅谈快消品行业的销售费用管理[J].财会学习,2017(09):195. [4]郭小萍.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转型与突破——以某快消品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7(27):125-126. [5]靳雯舒.浅谈财务分析在快消品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0(06):147-148. [6]孟盛,王宁.浅谈中国快消品行业营销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3(04):42-43. [7]郎欢欢.快消品行业快速发展下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食品饮料企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23):11+105. [8]何彩玲.快消品行业快速发展下的库存管理与财务管理[J].中国商论,2019(04):8-9. [9]徐毅兴.浅析快消品公司财务在市场资源检查中的管理与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1):207. [10]周菁菁.快速消费品行业财务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9(23):151-153. [11]陆红霞.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时代金融,2016(09):103. [12]倪凌.财务杠杆在快速消费品企业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65+167. [13]罗先容.快速消费品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08):98-99. [14]Yu WA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for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Based on SSH Linear Programming[C]. 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Proceedings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Humanities Science(ETMHS 2015).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计算机科学与电子技术国际学会(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ociety),2015:1348-1351. [15]Yong Uk Cha,Min Jae Park. Consumer preference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strategy in the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industry: The case of women’s disposable sanitary pads[J].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20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