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的顶层设计与技术方法应用
——以G公司为例 杨东 云南教育对外交流中心 摘要: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理念的更新和发展,诸多企业已经将信息化引入管理工作中,对其在行业领域中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财务部主要负责对经营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财务管理工作方法、管理水平急需优化和提高。通过将智能化理念运用到财务工作中,能够促进其从事务处理型过渡到价值管理型,更加精准地分析和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财务管理中业务处理效率,解决信息化时代下财务流程处理中存在的难题,文章围绕国内财务流程管控现状,对智能化理论及决策进行研究,设计并提出了财务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法,帮助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快捷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在管理、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均能得到提高,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智能化;设计思路;应用方法 一、关于财务智能化体系的研究 智能化财务体系,代表的是企业内部的智能财务中各个分支间的逻辑关系,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一)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需关注人力成本、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等因素。一般应该选择人力成本低、信息技术接受度高、金融业环境好,与其他公司交流便利的区域。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核心,网络的稳定性、数据的运算能力、交换能力、管控能力等硬件因素都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银行业环境等软件因素也要关注,否则很难保障正常运转。其次,组织架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有规范合理的组织架构,层级不能过多,部门设置不能过于繁杂,应该保证结构的合理、精简、高效,降低沟通成本,保障共享服务的高效,规避信息处理因机构臃肿或结构复杂造成的拖沓。再者,流程管理要充分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专门的财务流程,充分考虑共享服务的合规性,在国家、银行的财政法规和监管要求基础上,与企业的财务制度、内控办法相结合,设置符合机构设置的审批制度,规避因流程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合规和信息流转不畅。最后,平台集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实现系统的无缝集成,多采用同样的主数据和统一的流程平台,多个模块属于同一架构下的不同功能,实现相对规范化的全流程处理,向前端业务进行扩展,外部与业务系统及其他系统的集成则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已有的业务系统开发数据接口,对没有业务系统的内容采用单据录入方式。 (二)上层和底层支持结构 在智能财务体系构建中,要注重层次性,分别推进上层、底部体系建设。具体而言,应联合财务专家,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引入智能工具,为实际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管理。由此,做好底层建设尤为重要,需要实现智能感知、网络通信、通用智能引擎等支持系统。智能感知系统是为了感知企业内外部经营活动,通过常用的条码、光学字符识别和射频识别等技术,自动完成数据搜集工作;网络通信系统利用卫星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交互共享;数据管理系统重点是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智能处理基础;在智能引擎系统方面,涉及到推理引擎、流程引擎以及核算引擎。在上层智能财务的应用层,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数据、信息输入环节、信息处理环节和信息输出环节,后三个环节描述了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将数据信息转入到业财管统一信息平台中,然后平台对数据与信息进行处理后,直接传递给决策者、管理者。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处理时,主要体现在核算层和管理决策层。在系统构建的初级阶段,应搭建起基于智能核算的平台,主要运用RPA、专家系统完成财务管理测算工作;在智能化财务系统平台发展到中级阶段后,管理决策层主要起到管理和决策功能,通过利用综合的智能化财会管理平台,其中复合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交易性活动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切实发挥人机一体化作用,完成分析、判断、决策这一系列任务。 二、G公司财务智能化管理现状分析 财务信息化系统功能上事务类功能基本可以满足,但增值型、支持决策型功能少,信息反映的较为到位,数据加工的智能化决策分析无法实现。当前财务信息化整体覆盖程度不完整,缺少自动对账、线上登记台账等功能。财务人员反映,时间被用在重复性的操作工作中,无法开展附加值高的工作。存在一定的性能问题,核算、报表系统存在期末并发问题。业务数据未自动推送到财务系统中,财务人员需要根据业务线下提供信息在系统中进行录入数据,手工生成财务凭证,无法保障形成准确的财务凭证。业务信息(包括商务信息、合约信息等)与财务信息未实现一体化,财务信息存在滞后性,财务人员无法看到前端业务流,进行有效审核,不利于风险控制。 (二)系统集成性不强 各财务专业管理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接口的连通不同,财务信息数据无法自动对接流转,特别是核算、报表、税务、预算之间缺少联动,无法自动出具多口径的报表,需要财务人员在各系统进行手工录入,数据未同源,存在数据重复录入的情况。由此,导致智能化技术无法实现准确的逻辑判断或数据错误,造成智能化系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业务财务系统之间衔接不足,无法实时生成财务信息,影响财务数据及时、准确,造成财务管理对业务经营指导与决策支持偏弱。 (三)基础标准有待完善 系统间的数据标准不清晰,不能自动进行不同口径间的数据转换,同时缺少数据仓库或集市工具支撑,数据标准维持难。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分散自建系统,管理方式不一致,导致各系统中财务数据标准不清晰,部分财务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能自动进行核算、预算、管理口径间的数据转换。财务人员需要在合并抵消以及编制管理报表时进行大量手工调整以满足内外部需求。系统间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标准化实施存在偏差,存在标准化滞后;数据颗粒度不够细,维度不统一;系统缺乏统一的基础编码、统计口径与管理标准,重复性工作的现状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承载量不满足实际情况,影响了信息化的运用,无法支撑多口径数据需求以及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四)高素质财务信息化人员缺乏 G公司信息化建设团队匮乏,缺乏懂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使得信息化技术创新研发与后续服务保障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也经历了不断增加的过程,目前传统财务会计人员供过于求,但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决策分析的管理财务人才确需要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信息化进程和财务管理要求自行培养。G公司规模扩张,引进和储备了大量的财务人员,但多数财务人员的时间消耗在耗时的、重复性核算、报表工作中,无精力进行信息化培训和决策分析培养。 三、智能财务建设优化和创新的实践策略 通过对G公司智能化现状进行分析,对企业的财务智能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策略。 (一)明确财务智能化建设原则 财务智能化建设需要梳理形成一套财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统一的财务平台,实现一套标准、一套系统,为全集团各层级财务组织服务;优先建设业务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高的模块,包括财务核算、合并报表以及资金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预算、统计、税务模块建设与升级;保持开放性和共享性,立足业务财务融合做到统筹规划、多方协同、一把手推进、边建设边培养的原则,造就信息化建设人才梯队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员管理机制和培养计划,加大政策保障,力求通过项目建设的历练,培养出一批懂业务、懂财务、又懂IT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未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建强梯队、储备骨干。 (二)整合梳理智能财务建设关系 为确保公司财务智能化整体方案的推进,优化财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效果,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梳理各系统之间、各项业务之间、各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梳理财务系统模块间关系,充分梳理核算、资金、预算、报表等各项财务业务之间的数据和业务的关联关系,在各系统功能建设进行统筹设计,以实现相关业务线条的一体化协同应用。其次,与现有审批流程的关系公司各级企业财务资金业务流程未做统一,分布在不同的OA系统、财务系统或线下进行,财务智能化要提供系统业务单据审批提供审批流配置功能,总部统一定义业务单据的标准审批流程,即主流程,各企业可以在总部标准审批流的基础上增加本单位的个性化审批节点,即子流程,满足各企业内部管理审批的需求。 (三)智能财务建设优化建设的重点 1.注重前期资源保障,整合多方资源 首先,政策支持是财务智能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障。要推进企业业务财务融合、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需要从建设原则、建设意义等方面向上层汇报,通过展示财务智能化的可行性以及带来的提升,获取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发起财务智能化系统建设的部门应认真编写智能化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公司内部工作会议、各类培训、宣讲中,提前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变革企业高层的管理理念,改变大家传统财务信息化观念,推广创新理念,使企业管理层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获得企业高层的支持。再者,资源投入保障,财务作为公司经营成果记录反映与资金管理的业务系统,既服务于公司各类生产经营业务和管理活动,又要及时记录和准确反映,而业务系统又是财务系统的数据来源。因此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有机融合,是公司未来两化融合的方向和基础。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分级管理梯队 首先,在建设期的人员投入,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必须与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沟通,提前安排财务人员组建系统方案团队;提前明确配合的业务人员名单,保障业务、技术人员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前期参与人员一般不建议直接吸纳新人,基层工作的人员在执行业务对接和方案设计过程中,肯定缺乏必须的经验和能力,造成工作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下降。财务信息化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必须是要在专业岗位有过较长一段工作经历,同时必须在部门领导岗位从事过领导工作,这样无论从专业领域还是领导能力上都有较强的经验予以支撑,保证在信息系统的高效处理中,人员的水平也能稳妥到位。此外,在完成财务智能化系统的初步设计后,要引导工作人员进行在线测试和学习,迅速地适应和掌握财务智能操作管理方式。 3.统一切换业务数据、财务数据 在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业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财务信息化的支持和统一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为实现建设目标及未来规划,搭建业务、财务桥梁,基于全业务、规范化、集中化、流程化和自动化的设计思路,集成公司所有业务向财务及财务内部的业务请求,将业务数据统一转化为标准财务处理。根据通用财务流程框架,梳理优化各业态的经济事项涉及业务流程,标准化同一类型业务的流转流程和表单信息字段。按照常见的财务流程划分,并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将触发财务业务的流程划分为收入及收款、应付及成本管理、费用报销、物资管理、资产管理、总账与报告、税务管理七大类。通过集中控制校验逻辑,建立经济事项与核算规则的映射,固化规则并融合风险控制,实现业务发生后财务处理的自动化,提高核算准确性及统一性。 4.规范多维标准,保障智能建设 首先,在信息安全保障上,要形成多层次的纵深安全保障体系,自下而上分为物理、网络、主机(系统)、应用和数据安全几个层次,而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贯穿始终。通过强制身份鉴别、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安全基础设施,以及加密、加签等技术手段对系统用户权限数据等关键基础数据进行保护。物理环境、网络、主机(系统)、应用和数据层面的安全又都纳入了以安全制度为依托的统一管理范围。其次,在财务规范保障方面,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是朝着高度集中化管理的方向去演变,财务标准化的推行是基础,是财务集中和财务集成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集成方面,无法做到财务与业务协调一致,共同推进,财务标准化的工作在持续的进行绝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用户授权体系、关键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来确保其数据的保密性。这样既可以满足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又可以满足上市公司数据独立性和保密性的管理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财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践,总结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智能化技术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提出借助财务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实现财务智能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洁梅.基于大数据智能化财务管理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21(02):143-144. [2]胡超,杨怀宏.财务管理智能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营销,2020(05):226-227. [3]胡江华.财务管理智能化背景下我国财务管理现状困境及建议[J].现代商业,2020(04):165-166. [4]张婷婷,闵德俊.财务智能化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策略[J].环球市场,2020(10):67. [5]候国强.财务管理智能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经营者,2020,34(05):206. [6]刘梅玲,黄虎,佟成生,等.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研究[J].会计研究,2020(03):179-192. [7]刘梅玲,黄虎,刘凯,等.智能财务建设之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设计[J].会计之友,2020(15):142-146. [8]赵国云.试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当代会计,2020(02):37-38. [9]来春雨.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商论,2020(02):196-197. [10]刘晓钰,东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新思路[J].现代商业,2020(06):152-155. [11]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J].财会月刊,2020(10):3-7. [12]施禹仰.人工智能在集团公司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126-127. [13]杨雪莉.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研究[J].财讯,2020(10):39. [14]李建平.全面加强企业预算管理 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J].现代农业,2014(03):5-8. [15]刘凌冰,张天昊,韩向东.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适配模型研究——基于神华、华润和国投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财务研究,2016(06):25-30. [16]籍吉生.国家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探析[J].审计研究,2013(05):23-26. [17]宋达,郑石桥.政府审计对预算违规的作用:抑制还是诱导——基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6):20-25. [18]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