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问题分析
赵静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原先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转变原有审计思维模式以适应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背景,其次分析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方法支持下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的转变以及审计制度的优化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具体提升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法;审计模式;审计制度;审计质量 一、大数据的发展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大数据”的发展特征 从2008年至2012年,“大数据”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行各业。2012年《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甚至是政府更加关注 “大数据”这一技术,“大数据时代”已经正式开启。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于“大数据”定义,可以看出,“大数据”是指在数据的获取、存储以及管理分析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传统数据软件工具范围的庞大数据集合。现在被我们所熟知“大数据”也可以被认为是巨量资料、海量资料或者是大资料,拥有五种特征,即: 1.大量(Volume):“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十分庞大,超出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进行计算并处理形成书面的、具体的资料;2.高速(Velocity):是指处理速度相比传统的数据处理速度快;3.多样(Variety):数据形式不单单局限于图表的形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其种类以及呈现的类型多样和多变;4.价值(Value):通过对数据的合理运用,如将相关数据组合等,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产生更高价值,即“低价值密度”;5.真实性(Veracity):主要指数据的质量方面是通关客观的渠道所获取的,因此认为所获得数据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简而言之,“大数据”产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固定局面,更聚焦于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在运用大数据时更多的关注是什么,而不去深入探究为什么。 (二)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论是在产品的品牌定位、销售定价的差异性还是顾客需求的多样性方面,各类行业均享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便捷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为了顺应“大”“智”“物”“云”时代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正积极探索并大量应用大数据的庞大数据统计等功能。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原先的审计方式和手段面临着学术界和实物界的质疑,这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习以为常的审计模式和手段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也使得原始的、仅依靠被审单位内部出具的财务账簿信息为主的审计方式面临着时代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审计方面的发展需求,主要是通过一些算法和计算机语言改变了公司对于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并提供给会计主体电子数据,这就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无法继续运用一般的检查、核对等程序,迫使审计人员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不断改进其审计方法、审计模式,优化审计制度。 综上所述,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法的改进 审计方法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审计质量,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需要。 大数据时代,随着被审单位将大数据这种统计工具应用到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审计的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信息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化趋势,这对审计工作的既定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转变要求。基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从部分抽样到全样本审计、实现了实时审计。 (一)实现全样本审计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传统的审计方法是由审计人员首先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然后从被审单位所有的数据和信息中抽取一部分进行审计的方法,即以审计抽样为主,用局部推断整体,这种范围有限的审计方式很难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质量做出全面地判断,不能准确地识别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经营风险甚至是隐藏的重大舞弊行为。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全样本审计操作的可行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审计人员能够实现数据的跨企业、跨行业的搜集和分析,能够获得与审计对象相关的其他具有相关关系的大量数据,这是现代审计重要的变化,也是审计方法从样本的部分抽样到全样本审计的重要转变。 (二)实现实时审计 众所周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时间是在被审单位所有财务活动结束出具相关报表后才进行的,规模最巨大、影响最广泛的审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底进行的年审环节。但是这种的审计方式属于事后的审计,对于繁杂经营活动真实性的披露和反馈显得缓慢滞后,无法实现和具体业务事项相联系的实时性,因此很难根据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生产管理决策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准确地评价。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庞大的数据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交叉融合,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信息的获取、存储能力和云计算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将很难收集和使用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从理论上运用到实践上,从而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可以解决事务所出具的审计结果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滞后性的问题,使得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对被审单位实施实时可持续的审计方法。这对于对审计结果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金融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三、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模式的转变和审计制度的优化 (一)审计模式的转变 审计模式在最初的以会计账目资料为审计证据的账目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在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引入内部控制理论以及风险控制方法,逐步演变成现阶段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审计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信息种类越来越多,信息时效性也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审计人员的审计模式需要向“计算机”审计导向转变。上述无论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是信息化环境中的利用计算机导向审计模式,虽然会计师事务所一直在扩大信息量,提高信息时效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的努力,但这些信息仍然局限在企业内部。 在大数据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下,审计取样更加全面、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更加多样、审计证据的获取更加直观多样。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能够减少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审计结果,从而提升审计质量,这驱动着事务所的审计模式由技术驱动的“计算机”审计导向转变为由数据驱动的“大数据”审计导向。 (二)审计制度的优化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引起了政府和审计组织的关注,国务院于2015年9月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地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从2015年开始,也充分认识到数据在审计业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重视大数据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和方法的支持推动了现行审计制度的改革和优化,使之与数据驱动的“大数据”全面审计模式相吻合,审计制度的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加速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大数据应用的审计发展战略 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广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尽快掌握大数据模式下的审计策略。在传统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会计师事务所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审计知识,积极提出审计应对策略,建立相应的审计业务流程,这表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被审单位特征制定相应的审计发展战略的进程。 2.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样本范围的“全覆盖”,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稿中指出,我国应当实现审计机关与相关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共享,集中数据聚合力度,建设国家审计数据系统;要求审计机关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审计实践中,提高评价判断能力、宏观分析的能力,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3.推动建成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应当共同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以及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推进审计机构之间形成网络互联的模式、实现信息共享,推进依靠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动态审计,实现审计范围的全覆盖。审计人员不仅能依靠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实现微观层面的数据的归集、分析数据,还能从宏观层面实现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准确查找相关关系的存在,提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纪违法问题的预测和感知能力。 四、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 综上分析,大数据的使用将成为未来提高竞争力、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这同时也促进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的转变以及审计制度的进一步优化,能够有效提升审计质量。 (一)推动全样本审计,提升审计质量 传统的审计方法是用局部推断整体,大数据的出现和运用能够使审计人员获得被审计单位更完整、更全面、更客观地外部证据,能够加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因此,将大数据运用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层面突破了传统的审计中难获取真实资料、难确认正确数目、难审计准确数据的困境,可以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外审时降低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从而大大降低审计差错发生的频率,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大数据技术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提供了新的全样本审计的方法,审计人员实施全样本审计方法,可以规避审计抽样风险,通过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并进行多层次的详细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更具价值的信息;同时,实施全样本审计的方式能够促进会计师事务所从整体的视角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问题。 (二)实现实时审计,及时发现被审单位风险 传统审计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只能在被审单位所有财务活动结束并出具相关报表后才进行审计,这种事后审计工作相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来说十分滞后。并且,传统审计需要较久的时间,会计师事务所都集中在年末才大规模、大范围地开展审计工作,这种时间短、任务量大的集中性审计往往会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效率,引起审计质量水平的下降。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审计的实时性和可持续性将能够实现。注册会计师通过建立的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及时地归集到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信息,还能够从宏观层面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此发现被审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藏的舞弊行为,从而及时指出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此外,大数据背景下,基础审计任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协助,依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审计,这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更加集中于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三)实现大数据分析,提升审计结论可靠性 传统审计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更多地依靠个人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具体审计事项给予相关的审计结论,这种的审计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性;而且,由于现行的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往往是通过事后审计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都直接影响着最终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在大数据背景下,获取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意见的审计程序都能够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实现。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全样本数据分析的模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状况,通过搜集分析被审单位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注册会计师能及时发现和正确预测未来存在的经营风险,从而在出具审计结论时在更客观、更可靠。 (四)促进审计报告的综合应用 现行审计方式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实施所有审计程序的最终成果仅是审计报告,且审计报告的模式大同小异,内容多有局限,无法涵盖外部分析者想要得到的更多中肯信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审计人员还能够在审计过程中搜集、分析和处理的大量与特定审计资料相关的数据信息,如被审单位的供应商的外审情况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审计报告的额外成果提供给被审单位,帮助他们充分梳理和认识企业现在的经营情况,也为被审单位提供运营管理的新思路,这可以促进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以便提高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效果。 (五)审计证据由因果关系分析转化为相关关系 传统的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依据具体审计任务搜集审计证据时主要依靠因果关系进行,这样的审计方法无法实现审计信息的全面化。大数据的运用打破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固定格局,使得相关关系被广泛关注。事务所开始更多的注重审计信息的取得,致力于使用大量的客观数据群分析得出最有用的信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的主要原理并不是完全淘汰因果关系分析法而是减少数据的彼此依靠性,注重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 五、结论 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审计对象逐渐从纸质账簿形式向数据信息形式转变,这就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和审计环节中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审计对象的变化对事务所的传统审计提出了转变要求,要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的运用背景下,事务所的审计方法应当由部分抽样审计到全样本审计同时能够实现实时、可持续的审计;要求事务所的审计模式由技术驱动的“计算机”审计导向转变为由数据驱动的“大数据”审计导向;要求事务所审计满足政府机关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的共同发展战略,加速制定大数据应用的审计发展战略,建成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以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不能应对大数据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那么审计工作将无法开展,审计人员也面临着无法胜任审计工作的局面。本文结合大数据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的转变以及审计制度的优化,以此来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升的具体内容以及影响,对完善大数据背景下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质量有着较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2014,48(6). [2]王倩.浅谈大数据审计助力审计全覆盖[J].中国市场,2019(1). [3]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 [4]王如燕,刘姣姣,刘杰杰.大数据时代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的新挑战[J].国际商务财会,2018(10). [5]宋其美.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7(36). [6]刘旭英,王依然.大数据环境下我国CPA审计质量影响研究[J].山西农经,2018(12). [7]阳杰,应里孟.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7(1). [8]王雯婷,张小竹,陶然,等.大数据对CPA审计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7). [9]李秀菊.大数据时代下CPA审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内部审计,2015(3). [10]黄舒.大数据背景下审计质量提升路径[J].企业经济,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