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控有效性的量化评价研究
张莉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活动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从国有企业在现代社会的长远发展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国有企业应该借助有效的内控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所以在探索国有企业内控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的重视,力求借助量化评价增强内控管理科学性,规避管理风险,进而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量化评价;有效性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政府部门要想切实加快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就要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案,使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基于此,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量化评价的重要性,结合国有企业内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内控有效性方面量化评价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加以研究,争取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企内控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推国有企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一、国企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增强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要想针对内控有效性实施量化评价,主要工作是需要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即明确评价对象是否具有可测量的属性、确保整个评价流程是客观公正并且公平的。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国企在构建内控系统的过程中,往往将企业的运行流程和基本工作制度作为重要的基点,并以此为参考依据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确定和梳理,进而发现业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便于通过合理的管理对风险进行规避。而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与此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想开展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工作,就要针对风险的实施情况对企业内部业务情况进行评析,也可以参考各部门针对不同风险点实施的内控效果来完成科学的评价。由此可见,对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实施量化评价满足评价对象具有可测量性的要求。同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控审计工作与量化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甚至可以说内控审计是有效落实量化评价的方式。在国有企业实际开展内控工作的过程中,一般要求职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内控手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对企业内外部工作环境、内部监督工作、内部控制工作以及信息沟通工作等进行有效的评析,在开展评估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按照不同业务标准对相关要素加以划分,明确一二级风险点,进而按照量化评价的结果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系统进行完善,确保制定长效性工作方案,能够通过实时评价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改革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企业现代化建设基础,争取能逐步发挥出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国企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方法 对于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评价而言,评价效果的提高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对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针对评价方法实施有效的分析和解读,争取可以为国有企业有效实施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一)科学确定内控描述 量化评价在内控有效性方面的描述要同时关注整体和局部,即既要从企业层面入手进行研究,也要按照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深入基层开展评价工作。所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注意针对不同类别的控制表述按照部门情况进行细化解析,并注意如果各部门在不同风险点控制方面贡献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就要在评价分析的环节引入风险点权重方面的内容,争取能按照科学的权重分配对国有企业各部门内控描述以及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处理,进而在评价的基础上指导国有企业在开展内控工作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风险点权重分配表,对部门职能加以划分,确定各部门所要承担的风险点,进而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创造更大的企业建设发展效能。 (二)科学描述评价标准 科学描述评价标准对于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要按照国有企业内控手册的要求以及内控相关制度对评价内容进行拟定和选择,构建内控评价体系,如可以将体系划分为战略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审计管理、资产评估管理、问责管理等十三个板块,涵盖100个内控流程、103个内控风险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158个具体的评价内容。如将国有企业内控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能发现其内控要素中涉及到17个风险点以及19个评价内容如是否违规或超预算付款、导致资金风险;网银付款是否不相容岗位分离,避免舞弊风险;银行账户开设或注销是否符合实际需要,避免账户管理失控、监管难度加大;对账是否准确,避免对账差异未及时发现从而造成信息失真及舞弊风险;担保事项是否合理、担保额度是否超过公司风险承受度,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保证财产安全;对系统内投资企业的存量资金是否进行合理有效管理,以利于资金最大化利用;年度授信额度匡算是否准确,避免年度授信额度无法满足实际资金需要导致的资金链紧张;融资方案及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避免履约风险、控制融资成本;资金分析是否全面、合理、客观、能否准确反映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如此,在对评价内容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就能按照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而更加科学的落实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工作,助力国有企业内控改革的深入推进。 (三)评价要素的权重分配 在基于国有企业内控工作实际情况开展有效性评价的过程中,要开展评价要素的权重分配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可以设定多个评价标准,如5分为归口负总责;4分为归口但是需要承担主要的工作,应按照工作内容负主要的责任。这样,按照国有企业各部门的分工以及具体的工作职能,在对不同风险点权重进行分析和科学分配的基础上开展评分工作,得到评分总和。在实施评价环节,要注意按照百分制对各部门开展评价工作,并针对相关部门设定的量化评价要素,要使用百分制针对评价实施二次权重分配,力求能够对国有企业中与采购管理、业务管理、资金管理相关的内控流程权重进行相对明确的分配,进而清晰确定不同部门所承担的审核职责以及管控职责等,有效发挥评价要素科学权重分配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效果。 (四)科学制定评价方法 在对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每年对13个业务部门以及100个流程实施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价,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同时针对企业内部能开展系统控制工作的,如果确保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有效,可以抽取一个样本开展评价,否则就要从手工控制系统中对样本进行抽取,并按照手工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确保开展量化评价后能更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国有企业内控有效性的实际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确定评价期末存在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在评价环节工作人员往往会采用一票否决的方法,按照正确和错误分别计算分数的方式对评价结果加以记录。这样在使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就能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量化评价结果的可追溯性也会显著的增强。 (五)评价结果的量化与应用 在实施量化评价的实践探索活动中,针对评价结果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按照企业内控改革的现实要求,按照百分制设计四个档次的响应标准,即如果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控制效果相对较好,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分数在75-89分阶段内,就证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控制达到基本正常的标准,仅需要对部分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调整和完善,争取达到90分以上标准;如果分数在60-74阶段内,则证明企业内控要素属于受到控制但是已经接近失控的状态,需要按照量化评价的结果对不同控制要素实施有效的改革和纠正,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如果分数在60分以下,则证明内部控制要素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对各项要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如此,就能按照评价结果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增强内控有效性,助推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得到稳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内控改革方面落实内控有效性量化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新时期在推进国有企业内控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量化评价的重视,并按照实际情况对量化评价的应用方法加以分析,争取能逐步发挥出国有企业内控改革有效性量化评价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对科学的指导,使国有企业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在发展创新方面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持久稳定运行的目标,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莹莹.高校小额工程结算审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构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9(2). [2]张洁,黎廷祥.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结合的量化实施框架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6,19(4). [3]张毅.中烟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经贸,2018(21). [4]万亚芬.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ZB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5]张丽艳,赵丞博,刘慧,等.行政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内部审计,20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