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创新研究
景飞燕 苏州市吴中区乡镇审计服务中心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对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基于数字化信息的数据库崛地而起,数字化演变为数据化,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财务审计作为外部审计的重点,有利于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因此,研究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是强化审计机关监督职能的必要措施,是提升我国审计市场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大数据的特征为中心,剖析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现状,并提出创新财务审计的对策,以推动我国财务审计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数据化;财务审计;创新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在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随后,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16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进以大数据运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化审计和大数据关联分析能力。然而,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上至审计署,下至县审计局,还无法得心应手运用大数据开展财务审计,严重影响着审计机关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了提高财务审计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推动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创新,促进大数据审计发展,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审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一、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现状 (一)缺乏审计创新意识 虽然我国审计机关一直致力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创新意识的缺乏,使得财务审计转型之路举步维艰。一方面,对数据化认知不到位。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会计分录、银行回单、增值税发票等都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但数字化并不等同于数据化,后者是前者的更高阶进程。多数审计机关并未意识到这点,片面地认为数字化信息的作用在于分享和阅读,还没有认识到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以及运用大数据助推财务审计的意义,甚至个别机关根本不知道数据化是什么,自然不会在财务审计中运用。另一方面,对财务审计创新认识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审计机关已然察觉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数据化对财务审计提出的挑战,但由于不思进取的惰性、瞻前顾后的畏惧,部分审计机关安于现状,一开始从思想上就拒绝创新,反映到实际行动上就是不作为。此外,在有作为的审计机关中,部分存在创新认识不足的问题,简单地认为创新就是改变审计模式,这种想法是有失偏颇的,使得财务审计的创新并不能适应数据化时代的发展。 (二)审计模式待改进 在数据化条件下,财务审计存在着审计模式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策略。在数据化时代,审计范围将从“抽样审计”转变为“全量审计”,在制定审计策略时,审计机关容易忽略审计范围的变化,仍以传统审计程序为导向,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未考虑数据库风险,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忽略信息系统。二是审计方法。在过去,由于审计资料的繁多和审计资源的有限,财务审计主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虽然该方法从理论上而言十分科学,但在实践中不免出现偏差,如被抽中的样本恰好都存在问题,使得财务审计存在较高的抽样风险。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抽样审计的弊端愈发突出,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审计机关仍使用抽样审计的现象应当及时改善。三是审计方式。数据的传播性和储存性,引领审计机关无需实地调取资料,以计算机审计替代手工操作审计。就现状而言,部分审计机关仍采用传统审计方式,原本可以异地审计的内容依然现场审计,导致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审计效率的低下。 (三)数据分析不到位 大数据的“4V+1C”特征,使得数据的收集、整理、储存、计算、分析发生本质变化,给财务审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数据量巨大(Volume)。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数据,其规模极为庞大,整理、分析、掌握这些数据,需要审计机关耗费大量资源,然而审计时间非常有限,一旦数据处理不当,便会影响全局。二是数据类型多样(Varity)。数据不仅包括会计分录、发票金额等结构化数据,还包括销售合同、办公系统等非结构化数据,审计机关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利用能力亟待提高。三是价值密度低(Value)。虽然获得的数据量巨大,但真正有助于财务审计的却相当有限,审计机关难以在广泛的数据中找到重点,如何结合专业判断和机器算法挖掘数据价值,是创新财务审计的当务之急。四是数据变化高速(Velocity)。在这个互联网高速运转的时代,数据变化极快,时效性较低,前一天、前一小时甚至前几分钟收集的数据,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财务审计所基于的数据丧失准确性。五是数据来源多(Complexity)。大数据存在众多来源渠道,如会计系统、行业网站、统计局等,审计机关在收集数据时,难免会出现收集不到的情况,这给数据分析造成不利影响。 (四)信息化水平较低 首先,大数据技术利用不足。虽然大数据技术能够助推财务审计创新,但由于我国大数据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多数审计机关对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不甚了解,未能意识到这些技术对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意识上的不重视阻碍了大数据技术的实践。此外,这项技术在我国才刚刚兴起,诸如Hadoop、Spark、Storm等并不为审计机关所掌握,甚至根本没听过,更别提将其运用于财务审计。其次,数据库平台有待打造。在数据化时代,电子数据高度集成,审计机关缺少一个数据库平台,项目组的数据共享不易达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分散审计难以有效发挥。同样,各级审计机关也未集约分享数据,跨省、跨级别参考无法实现。最后,审计软件亟须改进。在数据化条件下,传统的审计模式无法适用,鼎信诺、用友、中普等审计软件的部分功能已然落后,审计模型只有审计功能,而没有预测功能。继续沿用落后的审计软件将不能疑点定位,如何更新审计软件,改进功能板块,是财务审计转型升级的燃眉之急。 (五)综合性人才匮乏 虽说审计机关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审计意见的得出等环节,都需要人为感知判断。审计知识的专业性、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财务资料的保密性,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整体而言,多数审计人员能掌握盘点、函证、抽样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审计报表的编制、资本化利息的计算、关联方往来款的梳理等难点,能够掌握且熟练运用的人屈指可数。此外,无论是审计软件的操作,还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都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水平。审计人员熟悉软件中的常用功能,但对不常用的功能不甚了解,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只能求助于他人或重新学习。审计软件况且如此,更别说难度极高的大数据技术,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审计人员寥寥无几。在数据化时代,数据的处理和传播极快,单一的数据可能不具备价值,但整合后的数据,价值将成倍增加。审计人员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点,将数据无意中泄露,或意识到这点,故意透露以谋取私利,财务审计中的保密性工作需要加强。 二、数据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创新对策 (一)树立创新意识,引领审计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我国审计事业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共出现58次“创新”,尤其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为了推动财务审计转型升级,必须优先树立创新意识,引领财务审计创新。其一,审计机关应当区分数字化和数据化,深层理解数据化内涵,认识到大数据审计的必要性,从意识上迈出财务审计创新的第一步。其二,大力宣传财务审计创新,纠正错误片面认知,以正式文件下达通知,将创新工作与绩效评估挂钩,以此提高审计机关开展创新的积极性。 (二)改进审计模式,降低风险水平 审计模式是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保障,是实现特定审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创新,应当以审计模式的创新为重点,从审计策略、审计方法、审计方式三方面细化。审计策略的创新,主要是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根据样本的特征和程序的必要,部分业务从“抽样审计”变为“全量审计”,并将信息系统纳入审计范围。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方式的创新,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抽样审计和全面审计贯穿,现场审计和异地审计互补,手工审计和计算机审计相融。 (三)深化数据分析,提高审计效率 首先,审计机关应当清楚地知道需要哪些数据、来源渠道有哪些,以及哪种渠道的权威性最高,以保证能够获得数据且准确无误。其次,摸清被审计单位行业特征、经营模式、系统运作,了解财务信息特点,有助于审计机关在数据整理、计算、分析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再者,全面分析后台数据结构,加强非结构化数据综合利用,定位重点信息和疑点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分析效能。最后,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一旦数据增长或更改,审计机关应当及时更新数据,原来的数据也可以保留,但必须标明新旧版本。 (四)加强信息建设,打造数据平台 第一,加强审计机关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并印发操作手册,指导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以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利用水平。第二,打造双重数据库平台,审计机关内的平台以项目为分类,实现项目组的数据共享,审计机关间的数据集约以地域为标准,实现跨省、跨级别参考。第三,根据审计模式的变化,更新审计软件功能,加大审计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使其不但具备审计功能,还具有预测功能。 (五)优化人才机制,培养审计精英 综合性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者。因此,为了推动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创新,必须优化人才机制,培养审计精英。一方面,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结合最新审计知识和信息技术,以理论教导和实际演练为形式,并通过考核促进审计人员学习,从而弥补专业知识欠缺之处,提高计算机实操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大数据审计行为制度,规范审计人员行为,尤其是保密性原则的遵守,一旦发现审计人员泄漏数据,根据其主观意识严惩不贷。 综上所述,在数据化时代,传统的财务审计已然无法有效开展,只有不断创新,融合大数据审计,才能实现审计行业的转型升级。本文围绕大数据特征,从创新意识、审计模式、数据分析、信息建设、人才培养五个方面,研究数据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创新,提高审计效率,履行监督职责,希望能够对审计机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苏平.试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大数据审计[J].财会学习,2017(16) [2]冯玲.试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大数据审计[J].会计之友,2017(6) [3]张宜平等.探索改进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方法[J].审计月刊, 2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