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实证研究
邱文韬 黄杰 刘永超 王永飞 梁杰 安徽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78462),供给侧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影响研究。 摘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更是助力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通过绩效得分探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前后的情况,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意见。 关键词:并购重组;绩效;因子分析 一、引言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对于优化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分配结构、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即为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并购重组是否能在一个相对的长时期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的财务指标研究方法主要有熵值法、比重分析法、综合序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本文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选取有代表的公共因子,构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集合评价体系,对比并购前后企业综合绩效得分并进行分析。 (二) 指标选取 本文依据《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2002)》,选取的财务指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盈利能力选取的指标为: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偿债能力选取的指标为: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经营发展能力选取的指标为: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三)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2016年1月-3月(供给侧改革提出后的一个季度)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采掘企业进行分析,设定三个月为一个时间段,同时收集并购时段、并购前一个时段、并购后一个时段和并购后两个时段的财务指标,以便进行对比研究。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最终选择了25家在2016年1月-3月发生并购事件的采掘企业作为样本,文章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过程 为对2016年第一个期间样本公司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将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来完成文章实证部分的分析检验。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我们将得到8个财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因版面有限,此处不具体列出)。对选取的财务指标进行KMO and Bartlett 检验分析。可以轻松发现KMO值为0.649,其范围介于0.6-1.0之间;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203.314;P值为0.000(<0.05),说明这些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适用于因子分析法,运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进行营业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接下来,笔者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这把个财务指标中的主因子。其确定的所有主因子对解释变量总方差的贡献将在(表1)中列出,此表将每个变量确定的任何综合因子产生的依赖度,又叫做变量共同度。共同度的范围是介于大于0小于1之间,其含义是如果共同度为0,则该因子未解释任意一个方差,相反若该因子的共同度为1则代表该因子可以解释任意一个方差。而且能解释的变量方差值大的因子,其所含有的原有信息变量多。本文中提取的变量共同度大多高达百分之八十,甚至高于百分之九十,最差的一个也高于百分之六十五,这样的结果表明主因子基本包含原有变量的所有信息,估从实证分析角度来看,该主因子的提取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表1 接着,对于各指标的总方差进行分析,可得到(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因子各个阶段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特征根。八个成分中,满足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只有三个,且前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高达87.359%,远超过社会人文科学对累计方差贡献率75%的最低要求,说明前三个因子很好地反应了所选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故我们提取前三个因子将其视为公共因子。 接着我们将每个主因子在旋转前的载荷记在成分矩阵中,此为以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而构建的模型,对信息的归类把握不够充分,只是一个中间步骤,不能够准确的解释因子,所以我们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正交旋转以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 表2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财务指标仅仅只在某一个主成分上载荷大于0.6,由此可以推断这个表格中的每一个财务指标都是有效度的4,表中的因子Y1基本反映了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以及营业利润率,因此我们可以将因子Y1命名为“发展因子”;表中的因子Y2基本反映了净资产收益、每股收益以及总资产净利润率,因此我们可以将因子Y2命名为“盈利因子”;表中的因子Y3基本反映了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因此我们将因子Y3命名为“偿债因子”。接着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回归法,依据所旋转之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因子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各观测值的因子得分可以根据表中的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和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得到。 SPSS 已经计算出三个主因子得分,如上所述这三个主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2016年第一季度25家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可是仅仅使用一种主因子并不能对2016年第一季度的公司绩效水平做出综合评价,所以可以由各个公因子特征值占3个主成分特征值比例计 算出其权重,由各因子得分以及相对于权重的比例,计算出综合得分,通过构造的综合绩效得分模型,运用SPSS得到25家企业并购前后各年综合绩效得分为: 经过格式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的处理后,原始数据表格中会出现各企业相应因子得分,将各个因子带入各年综合绩效得分模型,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根据描述性统计量的显示结果,可将综合平均分作出折线图,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并购重组前后企业绩效发生了显著地波动,在并购当期(2016年1月-3月)绩效为负值,且为研究期间最低值,未达到协同效应,在并购之后的一个期间(2016年4月-6月)绩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超过了并购前一个期间的绩效,而并购后第二个期间(2016年7月-9月)的绩效水平增加速度随便较前一个期间放缓,但也增加十分迅猛。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购所带来的短期效应十分明显,从长期来看与国内一些学者前几年研究的结果有所出入,这正是因为2015年底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让企业在并购重组中意识到要调整了经济结构,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化解过剩的产能,以此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创新出更高质量的供给以带动新的需求。所以在供给侧改革提出后的后的第二个会计期间内,并购重组样本企业的绩效水平同样有了显著的提升。 图1 四、结论与启示 结论自供给侧改革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各类老行业(金融、房地产、工业等)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重组之后,多数企业绩效相对于概念未提出的前几年有了长期显著的提升,足以说明供给侧改革方针对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有了显著的积极推动作用。供给侧改革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关系紧密,在供给侧改革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能动性,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预计微观主体产生积极的作用。供给侧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市场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运行、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供给侧改革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新胜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实施阶段也要更具不同的经济形势,不断改革创新适应市场,调解企业和资本结构,增强企业的核心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价值。 针对如何处理我国供给侧改革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关系,笔者认为当今中国市场企业应该抓住改革的机遇,最强做大并购重组,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的作用。对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涉及到的税务机制、金融体系以及相关的政府职能进行重点改革,确保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的具有前提条件,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高改革效率。 (二)完善并购重组管理机制。各企业根据自身要求设立并购重组业务部门,从市场上引进有经验的并购重组从业人员,吸取国内外投行经验,综合考虑绩效水平、企业规模、资本占用等方面的因素,建立起以绩效为核心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三)完善并购风险防范机制。制定适用于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既能涵盖宏观政策,又涉及了微观审查标准,对项目升入分析,找出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并进行标的估值,引入第三方基金或担保公司,做好风险分担。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助力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则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当然,在我国的并购重组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相信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并购重组事业会去的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会发现发展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正位,赵冬青,朱武祥.资本市场磨擦与资本结构调整——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06) [2]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0(1). [3]杨盈盈.并购绩效:来自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并购前后的绩效差异和不同并购方式的绩效比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 [4]刘林,刘星宇.我国主动负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政策问题[J].改革与战略,20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