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济南建设方案为例 李胜男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选取郑州、青岛、西安与济南四个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比较分析,从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到达便利度和未来可塑性等6个维度33个指标构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模型,运用熵权法进行分析,并对综合评估得分和分维度得分进行研究。结合济南实际,提出国际知名地标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塑造、国际精品汇聚、国际流通能级提升、消费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推动济南培育建设成为黄河流域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关键词: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熵权法;黄河流域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推动国内大循环,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2019年10月14日,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2021年7月19日,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1年10月26日,商务部出台《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指导各个城市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2]。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及重塑城市功能、促进济南消费能级提升、促进新型消费对发展的拉动作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构建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根据商务部出台的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文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实现路径。张小英[3]按照商务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五大评估指标体系,对北京等8个城市比较研究,提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李名梁[4]等提出构建国际知名度等五大指标,分析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的路径。周勇[5]从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服务支撑力和发展持续力四个方面分析,将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划分为国际消费中心、全国消费中心、省域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和地级消费中心城市五个层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确定。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城市现状、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构建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到达便利度和未来可塑性等6个维度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熵值法能够实现客观赋权,权重大小直接取决数据本身的离散情况。本文运用熵权法,以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系统整体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权重,并通过综合评估多个指标来反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情况。 (1)指标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取的33个二级指标属性不同,GAWC世界城市排名和人才吸引力排名属于负向指标,其他指标均为正向指标,为方便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负向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后,全部指标实现标准化处理。 (2)确定权重 计算每个指标的信息熵和变异指数,将各个指标信息熵与其在数据集中出现频率相乘并求和,最后与总信息熵相除,获得33个指标的权重。 (3)计算综合指数得分 各个指标权重乘以相应的标准化数值,并将上述数值汇总,形成济南、青岛、郑州和西安四个城市的综合指数得分和分项得分表(表1)。 表1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综合指数评价得分及排名 二、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1.综合比较 通过综合指数评分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到,青岛综合评估得分最高,其中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舒适度等一级指标位列第一、国际知名度指标和到达便利度位列第三。济南综合评分最低,其中到达便利度一级指标在四个城市中占据绝对优势。西安在国际知名度和未来可塑性两个维度中居于首位。 2.分维度比较 (1)国际知名度 打造城市国际知名度,是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的前提。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面向区域消费人群,是区域消费市场中的制高点。从国际知名度上来看,西安得分居于首位,济南位列第四。从细分二级指标看,济南重点在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4A及以上景区的数量与其他三个城市差距较大。 表2 国际知名度二级指标情况 注:GAWC世界城市排名来源于《GAWC世界城市名册》;文化馆数量来源于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来源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A及以上景区来源于各市文旅相关部门官方网站;本土世界500强来源于世界500强榜单;展览数量来源于《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2)城市繁荣度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总量是助力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因素。和其他城市相比,济南常住人口尚未超过千万级别,仍处于特大城市行列。从国内旅游人数来看,西安国内旅游人口高出济南一倍以上,一定程度上反映济南缺少大唐不夜城、兵马俑等吸引游客的亮点、看点。 表3 城市繁荣度二级指标情况 注:GDP总量、年末常住人口、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国内旅游人数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公报。 (3)商业活跃度 商业与消费之间密不可分,商业的本质是推动居民消费。本文商业活跃度通过经济类和商贸类两类指标进行评估。济南商业活跃度得分排名与综合指数得分排名一致。从经济类指标方面可以看到,济南进出口总额与青岛差距巨大,济南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从商贸类指标来看,济南新业态、新模式引入较少,与其他城市差距在拉大。 表4 商业活跃度二级指标情况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公报;中华老字号来源于商务部老字号名录;首店数量来源于各市商务局数据;便利店指数来源于《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全国示范步行街数量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4)到达便利度 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离不开发达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多元化的国际港枢纽,将全球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济南到达便利度得分居首位,作为全国唯一米字型高铁枢纽的郑州在到达便利度方面表现一般。济南作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客运量和货运量远高于其他城市,从客运量与旅游人口分析可以看到,济南客运中转的客流较多。鉴于济南地下泉水等原因,济南地铁发展速度较缓。 表5 到达便利度二级指标情况 注:国际航线数量(条)、地铁运营总里程(千米)根据各市官网查询整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公里)、客运量(万人)、货运量(万吨)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公报。 (5)消费舒适度 消费舒适度体现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程度,是留住顾客、延长消费时间的关键。从消费舒适度得分中可以看到,青岛排名首位,济南排名第三。通过分析二级分项指标,济南国际品牌高端酒店少、城市生活居住体验较差、城市空气质量等软件条件也与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尚需在品质居住和消费等方面下功夫整治和完善。 表6 消费舒适度二级指标情况 注:消费者满意度来源于《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青年理想城来源于《中国青年理想城》;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来源于《城市影响环境评估报告(2023)》;三星及以上宾馆来源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全年优良天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根据各市官网数据整理。 (6)未来可塑性 考量城市现阶段的发展实力、考虑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同样是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未来可塑性分析中,西安和青岛位列前两名,济南排名末位。从二级指标分析可以看出,济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本土优质企业少,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在营商环境、公平竞争、人才政策、安居政策、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笔墨。 表7 未来可塑性二级指标情况 注:创新生态指数来源于《“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人才吸引力排名来源于《中国重点城市人才吸引力》;消费能力值来源于《消费能力50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来源于各市统计年鉴/公报。 三、济南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研究 紧抓泉城特色,以“扬长、补短、提质、扩容”等策略推动济南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依托济南物流、大健康等产业优势,补齐旅游业、金融业、基础设施配套等短板,通过国内知名地标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塑造、国际精品汇聚、国际流通能级提升和消费环境优化等五个方面推动济南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国内知名地标打造工程 (1)建设国内知名消费商圈。加快构建“3+2”商圈体系。做强做大和培育泉城路商圈、中央商务区(CBD)商圈、起步区大桥组团商圈等3个地标性商圈,打造具有高度认同感和本地归属感的区域消费重要目的地和“齐鲁风、黄河韵”文旅体验地。依托东客站、西客站交通枢纽资源,加快东客站商圈、西客站商圈等2个枢纽型商圈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交通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国际商圈,形成汇聚消费群体的新极点。 (2)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依托国家首批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以泉城文化、黄河文化等特色文化为突破口,以生态资源为载体,推动文化、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载体升级,推动千佛山、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印象济南·泉世界等4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指导济南融创文旅城等具备条件的3A级旅游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打造世界美食之城。支持鲁菜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匠人精神,传承鲁菜文化,将鲁菜品牌体系建设与“好客山东”餐饮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有机对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鲁菜品牌。实施“济南美食出海行动”,以东南亚、美国、韩国等海外华侨华人较多地区为突破重点,推广济南美食。在重点旅游景区、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品味济南美食餐饮活动,布设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特色名店。 2.特色服务品牌塑造工程 (1)点亮城市夜间经济。以古城特色文化街区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1+7+X”夜间经济整体布局。构建以趵突泉为核心的1个“夜游”发展带,打造“泉城夜宴”、美食露营节、曲山艺海文化节等泉城特色文化夜游品牌。打造齐鲁美食打卡地世茂·宽厚里等7个夜间打卡地。开展X个夜间经济精细化管理示范区,鼓励方特东方神画等旅游景点、博物馆等公共场馆设施在特定时段推出夜场活动。 (2)提升国际会展知名度。加强会展场馆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丰富设施功能,优化场馆服务,提高场馆运行效率。提升品牌展会辐射能力,积极承办山东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依托济南本地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等济南支柱性产业领域的展会项目,促进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模式落地,打造本地自主品牌展会。 (3)打造国际体育城市名片。推动体育特色消费区建设,打造以大明湖老城区为主的时尚体育消费聚集区;统筹南部绵延山体,打造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区;围绕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升级,统筹规划建设体育创意产业示范区;依托雪野航空科技体育公园、航空产业园,打造航空运动高端产业区。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培育和开发武术、龙舟等观赏性强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培育国际知名“泉城”体育赛事。 3.国际精品汇聚工程 (1)集聚优质品牌首店首发。加大优品进口,提高消费国际化水平。支持全球一线消费品牌在济南设立首店、全场景体验中心、品牌定制店。集聚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等在济首发首秀新品。丰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创时尚、新零售等首店业态供给,满足国际化、品质化、时尚性、便捷性消费需求。 (2)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鼓励老字号与知名IP开展跨界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蕴含泉城文化特色的联名系列、文创系列和伴手礼系列产品。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线上邀请网红带货主播进行直播销售,推进老字号精品进高铁、进社区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老字号组团“出海”,积极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资源,加大老字号的国际推广力度,加快聚丰德、趵突泉、宏济堂等济南老字号走向国际市场。 (3)打造世界消费品超市。依托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构建济南市进口商品销售网络,遥墙机场、市区加快布局跨境商品进出口中心、展示中心、体验中心和交易中心。支持线下体验店线上运营,建设跨境电商实体新零售中心,引导体验店扩大引入商品品牌品类,做大供应链服务。 4.国际流通能级提升工程 (1)建设国内外直达交通网络。畅通国际链接,加快推进济南遥墙国际机场4F级建设,增加国际航线、航班数量。强化城际交通,以打造高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双高通道”为重点,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域交通通达水平,构建主城区与外围区县直通通道。完善市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实施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等建设,实现济南东西、南北的全线贯通。 (2)建设国际物流平台。以高标准打造济南国际陆港核心,构建省会物流产业带,加快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等7大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形成“一核一带七园”物流空间布局。加快谋划国际陆港、打造小清河海河联运新通道,建成“公铁空水”四港联动的现代化、国际化“国际泉城”物流枢纽。依托济南遥墙机场,扩大货运规模,增加全货机航线,建设客货运综合型物流枢纽机场。 5.消费环境优化工程 (1)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全力提升市政设施品质和城市环境,加快重点商圈、商业街区、旅游景区道路、隧道等市政设施修缮整治。推动城市更新工程,重点推进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等渐进式更新,保留老城区烟火气和历史感的基础上,改善居住环境。优化城市夜间风貌,依托奥体中心、中央商务区、西客站“京沪会客厅”等大型商务楼宇,融合泉城文化景观与现代科技,打造联动灯光秀,用灯光讲好济南故事。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住宿配套建设,国际消费商圈、会展中心等区域增设星级饭店、商务高端酒店;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区、平阴玫瑰谷等区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泉城人家”住宿品牌。依托山东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设施集聚区。 (3)完善消费保障体系。健全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体系,创建一批放心消费市场、旅游景区、商场、饭店、酒店等示范单位,总结并推广经验做法。加快完善消费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和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监管平台;完善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在大、中型商场以及旅游、电信、金融、家装等服务领域,建立消费调节机制,构建消费维权快捷通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EB/OL].(2019-10-14) http://scyxs.mofcom.gov.cn/gjxfzxcs/art/2021/art_84c84d01e03d43cdaebee2a12f0be5cf.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EB/OL].(2021-10-26) http://scyxs.mofcom.gov.cn/gjxfzxcs/art/2021/art_84c84d01e03d43cdaebee2a12f0be5cf.html. [3]张小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广州建设方案研究[J].城市观察,2022(3):21-36+159-160. [4]李名梁,常馨月.基于熵权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建设路径[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4(1):38-44. [5]周勇.中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及层级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9):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