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商业银行 创新 发展现状 应用 影响因素 企业 国有企业 大数据 影响

全国流通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全国流通经济 >

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研究

2024-05-09 16:1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xdsy 阅读:

梁燕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  300308)

摘要:为促使外贸企业在全球化贸易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其当下进口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其面临的特点。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为基础,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以对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起到降低和控制作用,强化其综合竞争力。文章围绕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两个概念,深入分析这种金融模式对外贸企业自身及其进口成本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而为其进口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金融优化工作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供应链金融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使得国际贸易的速率不断加快,在全球贸易活动中外贸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在经营运作中对其进口成本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可以使外贸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优化其进口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助力。

二、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概述

1.进口成本构成与进口成本管理

外贸企业进口成本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和关税外,还包含其贸易活动中搬运、包装、保险、运输、仓储和其他各种手续的费用支出。其中作为最主要的进口成本,外汇汇率和供应商报价通常会对商品价格的高低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也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在进口成本管理中既要综合考虑其不同的成本支出方向管理,还要深入分析各项成本支出的影响要素,全面掌握商品在不同进口国家海关支付税款的计算方式、从供应商到接收中间的陆运、海运或空运所有运输成本、保护运输过程中商品可能出现损失支付的保险费用,以及仓储管理、货物搬运、商品包装等各种费用,综合考虑外汇汇率、市场风险、物流市场状况、国际贸易政策、供应商报价策略等因素对其进口成本产生的影响,实施系统的进口成本管理策略,使其成本结构从整体上得到有效优化。

但在当前外贸企业实际的进口成本管理工作中,部分人员对进口成本的认知仅限于商品价格,在管理实施中以简单的削减费用为唯一的成本控制方式,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策略。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进口成本影响因素的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对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不足,在无法构建高效操作流程和充足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对成本变动提前做好有效预测与控制,导致其可能出现各种进口成本管理风险,进而对企业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供应链金融及其发展

供应链金融是在社会经济改革过程中供应链与供应链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通常以供应链为基础、以核心企业为主体,随着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控制真实贸易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网络结构,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融资能力,保证其上下游企业和单位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其中,信息流主要涉及客户需求、货物订单、产品、价格、库存等商业交易流程中的各种信息;资金流主要包含支付、交易、结算等货币流通的过程;物流指的是各种物资流通的过程[1]。相对于供应链金融,传统金融模式通常以单个企业作为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通常这种企业的选择对其综合实力提出一定要求,进而可以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在银行金融机构中获取更大的贷款规模。但从产业链整体来看,受上下游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其获取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各种苛刻的审核条件,在提供抵质押资产、担保公司、担保人等资源的基础上,还只能获得较小的贷款规模,使其融资成本与门槛相对较高。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对项目和企业的单一性限制,加强产业链中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效结合,银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其核心企业的具体状况,综合评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前景,为整个供应链中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结合其经营活动中销售、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设置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组合形式,满足不同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从根本上使其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使产业链现金周转率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对于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这种金融模式使其账期时间延长,以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协作实现银行与企业的互惠互助,在整个供应链中分散贷款风险,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三、供应链金融对外贸企业和进口成本管理的作用

1.供应链金融对外贸企业的作用

1)降低供应链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贸易政策的差异性导致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在供应链金融中外贸企业经常面临来自汇率变动、货物损失、交货延迟、供应商违约等多种风险,不仅需要企业承担超出其责任范围外的成本损失,还可能对其生存造成威胁。为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这些风险问题,可以借助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保险,全面保障企业延迟交货和货物损失对企业生产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其损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用供应链风险管理加强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的规范开展,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提前规避潜在风险,使其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2)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外贸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既要面对同一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还要直面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挑战。为使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以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核心,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外贸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供应链优化和供应链融资作为其管理手段和工具,借助前者帮助企业对其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供应链环节进行优化,提高其运作效率,减少其成本支出;借助后者为企业获取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提供帮助,使商品在市场中的流通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其市场响应能力得到切实提升[2]。利用供应链金融高效的处理流程的共享的信息资源,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准确的市场信息,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决策,把握每一个发展机遇,从容应对各种市场变化情况,进而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3)提高流动资金效率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可以促使其流动资金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无论是商品获取环节,还是运输和销售等其他环节,外贸企业都要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完成货款支付、账款支付、存货处理,同时接受来自其他下游客户的账款等,这期间通常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但与国内市场贸易下的资金流动相比,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款项收取与支付总会出现时间延迟的情况,对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可以为企业缓解短期内的资金压力提供帮助,通过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贴现等多种方式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利用供应链金融在外贸企业中构建信息实时共享机制,提高其处理流程的运作效率,通过对贷款的精准预测与控制、应收账款与存货变动的全面掌握,明确其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具体信息,进而采取科学的资金调整措施,促进其流动资金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2.供应链金融对进口成本管理的作用

1)优化进口成本管理效果

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可以全面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效果的优化提供帮助。第一,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中可借助供应链金融中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进而为其提供更充足的流动资金,满足其运营过程对资金的基本需求。在实际的进口成本管理中可运用预付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使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减少,达到控制财务成本的效果。第二,在外贸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为其提供贸易融资服务,使供应商原本沉重的财务压力得到大幅缓解,使其供应关系维持在稳定水平,帮助外贸企业进口成本进一步降低[3]。第三,在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下可以使供应链体系中的信息获取更加及时且透明,为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利用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货物运输信息的实时获取,进而对其实际到货时间作出精准预测,使企业进口货物的库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第四,考虑到汇率波动在全球化贸易中对外贸企业进口成本产生的直接影响,在进口成本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供应链金融中期权和远期外汇合约等工具为其锁定未来汇率提供帮助,使因汇率波动导致企业进口成本的不确定性得到控制,帮助其降低汇率风险。

2)降低进口过程损失风险

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有效的资金支持,为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在其进口成本管理中可利用供应链金融构建订单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和渠道,帮助企业及时完成账款支付,减少其资金链断裂导致的成本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的支持下,外贸企业还可锁定期货市场或现货市场的货物价格,预测并控制进口成本,使其因价格波动产生的进口成本风险降低。在进口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比如常见的供应商违约风险和货物运输损失风险,都可选用这种金融模式中结构性支付方式、供应链保险等相应工具控制风险的发生。其中,银行金融机构也可综合评估供应链金融中供应商和企业的信用,对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提前预警作用。

3)提高企业运营经济收益

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中利用供应链金融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从利润层面上为其提供新的管理思路,以降低外贸企业进口成本和贸易风险为基础,为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通过科学的资金管理与有效的风险控制促使外贸企业在进口成本管理中用有限的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对其供应链进行不断优化,使其响应速度与效率不断提升,结合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发挥供应链金融对提高外贸企业运营经济收益的推动作用[4]。

四、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体系

科学有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是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企业角度出发,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信用证模式、托收模式、预付模式等多种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合理选择,挑选出其中与自身发展相协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比如,当外贸企业自身对其进口成本的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对更高,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建立的金融模式选择环节可以选定信用证模式;当外贸企业本身已经具有较大资金规模和较强的信用能力,则对其自身来说预付模式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基于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科学选择,外贸企业还要明确金融机构对供应链金融实施中产生的关键作用,在金融结构的选择中综合对比多家金融机构的服务与产品,选择其中适合资金且产品丰富、服务良好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体系对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的优势作用,促进其供应链金融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进而在实际的进口成本管理工作中实现对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利用,达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支出的目的[5]。在提高外贸企业供应链金融运用能力中,可以组织开展研讨会、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帮助员工提升认知,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对供应链金融更有效地利用。

2.深化供应链金融发展认识

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都对其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要发挥核心企业的基础作用,保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稳定性,还要展现其他企业的辅助价值,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整合,使供应链金融高效发展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因此,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中,要求所有人员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产生正确认识,同时结合其发展需求加强不同企业的主动配合,以专业化高素质人才为基础,促进其进口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发展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外贸企业自身来说,在优化供应链金融与进口成本管理工作中,要围绕其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展开专门沟通,规范企业的经营内容和工作标准,促进其进口成本管理有效性进一步提升。结合当前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中信息化的趋势,综合运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提高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外贸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或信息处理中心,全面收集进口成本管理的各项财务数据,整合相关业务信息,提高信息资源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流动效率,为资金流与物流的管理提供支持。

3.优化企业进口运营的流程

进口运营作为外贸企业产生进口成本的关键环节,也是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加强进口成本管理的重点部分,积极做好外贸企业进口运营流程的优化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其进口成本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去除当前进口运营模式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构建标准化、便捷化的进口运营流程,为企业强化进口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外贸企业相关人员可以全面审查现阶段执行的进口经营流程,对各个环节的具体作用和执行效率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供应商选择、商品采购、运输、清关等环节的特点,对其中不合理之处与瓶颈问题进行初步总结。

根据对外贸企业现有进口运营流程的审查和了解,加强相应优化措施的设计与实施,对订购流程进行简化处理,同时对比不同运输方案的经济性和高效性,选择适宜的运行方案,在商品即将进入清关环节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6]。应用进口管理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优化后的进口运营流程执行过程进行跟踪与管理,并结合不同进口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其流程的优化方案展开持续调整,建立科学的优化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优化措施的效果做好反馈与评估工作,降低外贸企业进口成本,提高进口流程和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

4.加大供应链企业监管力度

针对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聚集性风险等问题,在运营中还要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出发,做好不同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采集与审核企业财务数据对供应链金融整体的服务标准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结合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口成本管理作出针对性的评估与调整,利用供应链金融使其实际的发展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降低其运营风险。在推动供应链企业发展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选择第三方平台建立合作管理,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收集供应链企业的财务信息,借助第三方评估平台的优势为其银行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

在供应链企业监管工作中,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加强相应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将其与传统金融模式的风险评估区别开来,做好整个供应链中小型企业的风险分析工作,结合不同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科学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强调企业风险评估与分析的差异性特征,最后根据供应链企业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完成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级的确定。结合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供应链企业监管中还要加强动态监控体系的构建,监督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服务状态,对其潜在的风险问题作出提前干预,推动供应链企业稳定发展。

5.科学选择供应链融资模式

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对外贸企业成本管理也发挥着重要意义。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外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现货质押、未来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三种类型。其中,现货质押主要是将企业现有存货作为抵押,银行金融机构通常会对质押物价值合理设置最低限额,根据外贸企业海外仓存货是否达到相应标准作出准确评价,对超出最低限额的质押物准许其出库,并严格监管质押物,按照其实际价值的一定比例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未来货权质押需要外贸企业交纳一定保证金,以其未来货权作为抵押物使银行金融机构向外贸企业提供用于预付全额货款的资金,以供应商严格按照销售合同约定发货为基础,待其到达海外仓库后根据质押率作为融资保证[7]。应收账款质押主要针对外贸企业的特性,银行金融机构开发面向外贸供应链金融的商户,根据其在不同支付机构和平台中的支付结算数据与历史交易记录对其授信金额进行确定。

与此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在各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结合技术发展,创新其融资程序和操作。一方面,结合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其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核心企业信用授信执行流程,利用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或ERP系统解决供应链金融信用授信难度大、数据流转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银行金融机构的自动化供应链信息评估体系,综合运用智能合约、加密账本等技术手段,在登录端口设置身份验证,利用信息查看模块掌握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数据资源,为通过信用资质验证与评估的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

6.提高企业贸易的融资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其竞争优势,在进口成本管理的优化中,还要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促进贸易融资效率不断提升,最终实现降低进口成本的目的。为帮助外贸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发展与变化,提高其贸易融资管理能力,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进口成本管理工作实施中,要先对其贸易融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财务风险与融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比如,外贸企业可以借助供应链保险、供应链融资、短期信用工具等将其融资风险分散在不同领域中,强化其融资成本的控制效果。

另外,在外贸企业贸易融资效率提升中,还要以切实保证为企业融资决策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前提,加强贸易融资部门的设立与贸易融资决策机制的构建,组织专业人员对贸易融资政策和措施进行定期审查,结合全球化经济发展与供应链金融变动快速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同时与银行金融结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进口成本管理高度重视企业信用记录的培育与维护,创造更有利的融资条件,使其融资成本减少。

7.加强预算管理和层级管控

外贸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下,可以结合市场变化与金融政策等情况,深入研究金融业务与金融市场,利用市场规则和产品创新提高其资产经营效率,实现产融结合的目标。与此同时,除了外部市场与金融政策外,外贸企业还要树立量力而行的发展理念,客观评估自身财务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其成本、实力、规模等,构建期限合理、规模适度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在生产环节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根据间接费用预算、物资采购计划、责任成本预算完成年度资金计划的编制,实现对进口成本支出与资金投入的有效控制。

在预算管理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对各部门实行额度分配制度并结合具体情况定期对其作出适当调整。在进口成本管理中采用额度控制的方式对各种票据类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集中审批,确保此类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整体风险的可控性[8]。同时结合外贸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及其涉及的诸多部门,积极做好动态监管工作,深入分析其过程管控与履约能力,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及时解决各种管理隐患与支付危机问题。

8.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

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中都体现出先进技术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中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使其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为其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更多优势与可能,降低工作中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问题,使进口成本管理得到很大限度地提升。首先,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中可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建立并应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全面管控企业的进口成本,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历史交易数据的利用效率,探寻更多节约成本的方向,快速发展其中潜在的管理问题。其次,综合运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外贸企业供应链金融中在商品库存和物流环节的成本支出,对其状态与位置展开实时追踪,提高外贸企业库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防止出现库存短缺或过剩问题。最后,利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决策提供辅助和支持,结合历史数据预测市场趋势,加强成本控制。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外贸企业既要考虑供应链金融模式对其进口成本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推动自身长久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其发展模式与管理手段,在政策、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共同支持下,提高经营利润,降低进口成本,控制财务风险,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促进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梦煜.浅谈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J].冶金财会,2021,40(6):50-54.

[2]康彦杰,何帅.基于价值链的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以A公司为例[J]. 2022,33(3):174-176.  

[3]易群杰.A公司进口棉花供应链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21.

[4]金世辉.产融结合背景下企业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2(13):83-87,92.

[5]辛明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及发展[J].管理学家,2022(15):52-54.

[6]王发家.企业集团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1(31):127-129.

[7]陈光烨.外贸企业进口成本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研究[J].财讯,2023(16):46-48.

[8]刘沙沙.“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19):149-152.

栏目设置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