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耕地“非粮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程博阳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4032,指导老师 :李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耕地“非粮化”存在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逐年减少、粮食自给率下降、粮食对外依存度提高、耕地质量下降影响粮食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在宏观视角、微观视角提出针对成都耕地“非粮化”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加强法制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稳定和完善种粮补贴政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细化耕地利用类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几个方面加强耕地保护。 关键词:成都市 非粮化 主要问题 对策建议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都市加快了耕地流转进程,同时,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耕地流转“非粮化”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进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甚至会威胁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通过分析成都市耕地“非粮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来寻求解决对策,谨防过度耕地“非粮化”。 一、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的突出问题。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逐年减少 目前,由于比较收益的影响,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现象的日益加重,在农作物生产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日益降低。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得知,2000年成都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 (二)耕地“非粮化”致使粮食自给率下降 据统计,成都市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214.14公顷。成都市耕地面积减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997年至2008年将耕地调整为优质园林和牧草地共计39644.41公顷,建设占用耕地共计35275.87公顷,生态退耕减少耕地共计14638.44公顷,其他途径(包括灾毁)共计796.85公顷。1997年到2008年,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从1997年的0.4676公顷下降到2008年的0.0377公顷,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053公顷。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霸占耕地发展建设用地的步伐加快,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粮食自给率将会下降。曾在2011年时,成都市农业部门做过测算,如果不考虑人口增长,成都若想达到口粮基本自给水平,根据预测每年至少需要产粮250万吨。然而,2013年,按国家统计局口径,成都粮食总产量已不到243万吨。粮食生产很难保持自给自足。 (三)粮食对外依存度提高 耕地“非粮化”现象使得粮食自给不足,依靠国际市场和粮食进口来保障国内城市经济整体需求增长。我国近几年进口粮食情况如下:2012年1-6月份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出现严重逆差,逆差达到248.3亿美元,同比扩大78.2%。其中,主要粮食作物如谷物、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大幅增加,谷物共进口734.3万吨,同比增长283.7%;小麦进口219.4万吨,同比增长294.9%;玉米进口240.5万吨,而去年同期进口仅3.6万吨;稻谷和大米进口118.7万吨,同比增长226.9%。以上粮食作物进口数量逐年递增,说明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对外依存程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隐忧增加。 (四)耕地质量下降影响粮食质量 耕地“非粮化”导致土地由粮田改为设施农业后,田间的水利设施、灌溉系统会随之改变,致使土地肥力下降,土壤层也会发生改变甚至破坏,土地利用的强度、深度以及土地利用的类型发生剧烈的变化,进一步危及到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这些都构成了成都市耕地的警情。据统计,成都市耕地资源安全值从2003年之前的无警状态达到了2008年的重警状态,2009年至2010年耕地系统处于巨警状态,2011到2014年耕地处于重警或轻警状态。这将会极大地影响成都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应对耕地“非粮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成都市耕地“非粮化”过程中,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粮食自给率下将,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土地质量恶化,产粮补贴政策激励不足,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这些突出问题都会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对成都市耕地“非粮化”现象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希望对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有所帮助。 (一)宏观视角 1、加强法制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保护耕地。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耕地保护的相关法规不健全且监管乏力,因而我国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并且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将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不仅如此,政府还需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土地流转中出现乱占耕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规范土地税费的用途,政府的有关税费必须用于开垦、再造耕地及土地整理。严格按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保进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占用。进而将粮食的播种面积、产量、自给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在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土壤质量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土地质量下降,我国需要完善耕地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耕地质量的法制化建设。为了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可将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农民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耕地质量,对农民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等保护农田的行为给予鼓励和推广;鼓励农民对部分破坏程度较低的土地进行复耕。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解决土地质量下降问题,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3、稳定和完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 解决耕地“非粮化”以及粮食安全的问题,补贴政策的扶植必不可少。若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应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大力补贴。首先,作物方面,应当处理好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或其他养殖业之间的利益“剪刀差”问题,对此,可以从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及降低种植成本两方面进行补贴。粮食收购价格过低是导致农户减少耕地的直接经济原因,因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提高并稳定粮食价格以避免粮价波动给农民带来损失。对于种植农作物的必须投入要素也应给予优惠政策,例如对农具、肥料、种子予以补贴。其次,农户方面,可以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可以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好种粮大户的审核工作,将种粮补贴按照种植面积进行发放,以此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规模化种粮者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四川许多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农业植保等设施不完善,农村的土地基础设施配套不齐、抗旱排涝能力不够。若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于中低标准农田,应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对于已有高质量农田,应予以保护,避免耕地“非粮化”现象。此外,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同时也需要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可以为不同的经营主体提供不同级别的信贷支持、降低大户融资成本,还可以对大规模种粮的农户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从而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 (二)微观视角: 1、细化耕地利用类型,对耕地流转后的农业用途进行明确划分。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是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但对于农户来说,由于农业用途并没有严格的区分,选择种植粮食与否便不受限制。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农户并没有种植粮食,而是选择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或者发展生态农业、畜牧业等。不仅造成耕地浪费,也损坏了耕地质量。正因如此,各地方政府须对土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具体的划分,确保耕地流转后用途不改变。作为农户,也要做到坚持不改变土地用途、坚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2、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土地类型等也大不相同。但为保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必须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因此,广大农户需要克服地域差异,积极响应各地政府的政策号召,结合当地资源,建立高标准良田,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积极种粮,减少非粮作物的种植,稳定种粮面积比例。农户也应加强与城镇及其他地区农户的合作沟通,在保证整体种粮面积及产量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种植适合当地的作物,结合地区特点提升农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更要及早统筹规划,为农户提供便利,推进粮食生产合理化经营,并依靠政府的力量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缩小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差距,从而使农户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粮食作物的种植,防止耕地过度“非粮化”。 参考文献 [1]成都市统计局.成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50-187. [2]重庆论坛.当天府之国需要进口粮食——成都种粮:逐年增加的zf补贴与逐年下降的粮食产量, [3]无锡市粮食局.上半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增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