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周方圆 扬州大学 基金项目: 1.项目名称: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x20170981。 2.项目名称: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X2017011。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养老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养老问题毋庸置疑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而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中重要的补充作用,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而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阐述了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方面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更高效并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老龄化背景;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覆盖面广、保护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发展极为不平衡,进而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则必须合理配置各个方面的资源,确保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结合必要性和重要性方面。常珊(2008)认为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养老保险必将成为强有力的部分,成为第三支柱的主体的同时,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资金运用和资金管理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商红霞(2007)关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提供精算技术与管理支持,不仅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还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关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为其提供全程配套服务;关于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通过提供多层次、更高水平的保险产品,一定程度上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供不应求,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于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必要性方面,陈文辉(2007)提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可以优化金融结构和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同时,还有助于助解决人口老龄化和民生方面问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商业保险则是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养老的更高层次,成为第二、三支柱的主导力量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补充性作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很高,却并非经济强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落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由东向西梯次发展,农村经济虽然落后于城市,但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却高于城市,养老形势日益严峻。当前,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来支撑,结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但是人口老龄化造成养老保障统筹基金供不应求。 2.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压力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一直不断在下降,同时承担着长期财务不可持续的压力,此时若是发展商业养老年金市场,将为老百姓提供更健全的养老保障,也成为了十分紧迫和必要的任务。极少有国家可以为全体国民提供长期的、高水平的养老保障。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即使政府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养老保障,但是长期来看并不能持续。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面临两大挑战,即养老保险基金会有严重的缺口,另一个挑战便是,即使弥补了养老基金缺口,社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也会不可避免地下降,由此就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二)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1.商业养老保险的自身优势分析 首先,保险公司在运用保险资金时,通过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方法来实现保险资金的长期价值,并进行了全面的风险控制和预算管理,将风险控制在限额以内。其次,保险这个行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精算体系,精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保险行业费率的厘定、财务分析与预测和准备金的评估等方面,相较于金融同业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当然,取得资格的精算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保险行业。保险公司一方面,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另一方面,拥有强大的客服系统,通过相关信息系统或者电话系统为客户提供保险的查询和数据传输等服务。 2.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契机 首先,从经济环境看,人民生活已经改善,金融市场还在不断完善,其次,中国高度重视并加速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关于养老保障问题,除了通过社会基本保险和救济外,应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方式,市场和政府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的基本水平要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陷入“福利陷阱”,要协调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为政府减轻财政压力,并为百姓提供更加健全的养老保障。不能单靠市场,也不能过度依靠政府,二者应协调配合。 三、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只有充分分析制约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下面从政府、保险公司两个方面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一)政府方面的制约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因为保险公司只有在实现其盈利的目标后,才能充分发挥出社会管理职能和风险管理职能,为养老保险事业服务。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考虑到保险公司的盈利性这一重要特征,给与商业养老保险相应的盈利空间,。我国政府虽然充分认识到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一直强调“要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计划”等,但是缺乏切实可行的优惠税收政策来扶持与激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当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税率与国外相比较高。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水平与垂直分工并存的保障制度,存在多头监管、监管乏力的现象,使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处于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商业养老保险进行监管,但我国多以约束性不强的行政手段为主;多数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性;多以事后、现场监管为主,缺乏事前监管,从而产生了商业保险监管乏力的现象。 (二)保险公司方面的制约 目前我国保险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使得商业养老保险缺乏竞争力,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参与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优势。关于保险公司的服务方面,服务质量比较欠缺,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渠道不太畅通,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最主要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未能始终践行。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是其终极目的,一旦商业养老保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会直接影响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深度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因此,下面从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应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保险公司,政府应对制定相关政策对保险公司的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对其投资渠道进行一定帮助,对其盈利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激励保险公司积极主动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二是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采取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初期,增加税收优惠,尽可能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成熟后,税收优惠的幅度可以适当的降低,转变为市场机制调节。 (二)保险公司层面 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需要各方面有较强能力的人才。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完善关于精算、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的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此外,要加速研发行业养老保险相关软件,提高商业养老保险的管理效率、技术和服务水平。当然,积极开发个性化的养老保险产品,满足国民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进而提升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保险公司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对保险代理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保险的宣传和咨询应该规范、真实、通俗,同时保险公司应当简化赔付手续,进而提高赔付工作的效率。其次,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创新多样化的特色服务,如免费的体检与健康问题24小时线上线下咨询等延伸服务,还应当建立畅通有效的投诉渠道,为客户提供保险查询、咨询与投诉服务。 参考文献: [1]Guojun Wang,Xing Su. The life security system for Chinese familie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J]. The Journal of Risk Finance,2012,13(3). [2]Ning Yu,Qinghua Shi,Hongtao Jin. Permanent land-use rights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Chinese evidence of the substitution effect[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21(2). [3]王静,靳晓磊.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实施方案》出台[N].石家庄日报,2018-05-18(006). [4]龙恒.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9):176-177. [5]高帆,王旭程.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6):81-83.
[6]王颖卓.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207-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