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对策研究

2017-07-16 22:0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罗小玲   傅贻忙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K201617);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决策咨询专项课题《长株潭城市群休闲体育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研究》(课题编号:16JCC042);2017年度株洲市社科课题立项《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ZSK171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通过对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优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问题,参考若干休闲体育空间整合模式,提出加强休闲体育建设规划、打造株洲特色体育产业、协同各类休闲体育资源等对策。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空间;合理化;株洲市

一、引言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当前,株洲市的休闲体育空间如何分配,休闲体育活动的密集区域在哪些位置等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因此,通过对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性的构造,从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合理化发展的角度准确获得其制约因素、基本动力、关键路径等,以促进株洲市休闲体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近些年来,株洲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交通更为便利,部分高品质的休闲体育空间得以建设。在“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建设中,株洲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作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城区电动化公交车全面使用,免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启动等利于市民休闲出行。株洲市重点打造的休闲体育空间有中心广场、炎帝广场、市体育馆、神农公园、石峰公园和文化园等。更吸引眼球的是湘江风光带,优美的绿化景观,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它成为湖南最有魅力的湘江风光带。尽管株洲市的休闲体育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但其空间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些许问题。

(一)空间布局不合理

首先,休闲体育数量不足,空间结构分布不均。横向对比,2016年株洲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6㎡,不仅低于全国标准,也低于长沙市和湘潭市的水平。纵向对比,株洲市各区的体育设施分布相差较大,天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3.95㎡,而芦淞区人均面积才1.2㎡;其次,需求增加激发矛盾,2016年株洲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有40多万人,这明显对现有休闲体育空间是一种挑战。

(二)空间分异较明显

第一,休闲体育资源分布与居民休闲体育需求存在错位。多项调查证实,城区居民追求郊区生态型的休闲空间,郊区居民则相反,这一现象被成为都市休闲的“围城现象”。第二,都市居民内部具有层次性。消费群体的社会结构分化,使得居民使用休闲体育空间的机会具有不均衡性。

(三)资源使用不协调

目前,株洲市人口急剧增长同城市空间制约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休闲空间的人口压力——由于容量有限和休闲空间品质很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难以满足都市居民的基本休闲需求。尽管休闲空间占城市整体空间的比例是动态的,就以合泰路东湖公园为例,附近小区以邵阳籍业主居多,本地户籍居民相对较少,但是休闲空间的利用主体却多为本地户籍居民。

三、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与分析,针对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从空间便利性缺乏、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城市体育空间供给结构和规划供给等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合理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休闲体育空间的便利性缺失

空间便利性又可以说是在空间利用上的便捷性,它所指的就是到达空间的可达性以及进入空间的可入性。从空间便利性缺失的客观因素来看,株洲市力图五年之内实现15min步行可达体育空间,但由于道路、河流的阻隔,部分休闲体育场馆实际可达性较难。从空间便利性缺失的主观因素或人为因素来看。株洲市部分的公共体育设施仍然存在人为门槛限制,此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有效使用,也导致了公共体育设施的公共属性有所丢失。

(二)体育空间不能激发消费需求

株洲市近些年消费水平快速提高,但对于休闲体育的消费投入还比较小。2016年,株洲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51.8亿元,增长10.7%,但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下降0.4%。消费者仍然以传统消费观念为主导,趋于现实型消费。加之空间布局不合理,活动项目有限,也导致休闲体育消费不足,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

(三)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结构不均衡

就目前而言,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株洲市体育馆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是由株洲市一些城、乡区域的体育设施分布差异较大可以看出空间分布不均衡;二是株洲市在休闲体育的设施布局中大部分都是以大型体育设施为主,用于服务体育赛事,忽视了公共服务的功能,难以实现有效利用。此外,已有休闲体育设施的功能拓展和改造成效不明显,新建设施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突出。

(四)体育空间规划供给缺乏合理性

政府部门是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如果政府功能出现差错的话必然就会导致在体育设施供给方面的缺失。而政府部门把视角长期的放在经济的发展上面,使得政府部门在居民休闲体育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准备。株洲市想要发展休闲体育设施,实现空间功能的优化,仍旧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对公共和商业性休闲体育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将“集中式”休闲体育空间和“分散式”休闲体育空间相结合,将不同功能不同区域的休闲体育空间利用组合模型进行错位发展。

四、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的优化整合模式

在优化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的问题上,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其理论根据,提出多层次的整合模型,为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构造理想的整合模式。

(一)体育中心整合模式

体育中心地整合就是指大型体育设施与小型体育设施相辅相成,利用城市大型体育场(馆)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在城市区域内形成若干体育中心地。株洲市2015年共有体育场地4878个,其中体育馆18座,运动场446个,游泳池37个,各种训练房288个。以天元区为例,区内有株洲市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体育馆等大型体育设施,还有株洲市二中运动场等。株洲市从不同层次根据1个主体育中心区配置6个次级与42个低级的体育休闲中心区这种“主--低体育中心区”的理论进行分析发现,这种理论是非常恰当的,但根据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天元区多以低级体育中心区为主,而主体育中心以及次体育中心则相对缺乏,并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其次,天元区缺少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天元区在未来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中,可根据开设百姓健身房和增加社区公共型体育设施的供给等方面考虑增加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用地。

(二)滨水空间一体模式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陆地与水域相接的区域。滨水空间的整合有利于打造城市景观型体育休闲带,不仅能够解决株洲市休闲体育的用地需求,还能促进休闲体育产业整体效益进一步提升。并且,株洲市在滨水空间资源方面具有足够的的优势,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均属湘江水系。就目前来说,株洲市将以湘江河畔为核心打造一条特色休闲风光带,同时随着湘江河畔的休闲旅游功能逐渐完善以及部分休闲娱乐旅游设施增加,如12万平方米的沙滩广场,航模广场,以及极限运动广场。此外,水涧、湾池、湿地也让株洲市民感受到湘江的原生态美景。但沿江风光带仍存在不足,像绿化遭到人为破坏,休闲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株洲市在未来城市休闲体育规划中要贯彻落实城市生态学的理论,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合理的规划、建设湘江流域滨河的自然生态发展空间,保护其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还要避免超出城市滨河区域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根据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的不同需求进行规划建设,缔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河开发空间。

(三)与城市RBD结合模式

城市RBD是以数种功能结合为整体的一个集中连片区域,商业中心区是城市RBD基础,同时它也集聚了众多的旅游、购物、饮食、娱乐、文化和交际等游憩设施,来共同构筑商业、游憩、居住等功能。RBD 结合休闲功能,必定会推动附近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就以中心广场来说,周边有包括老体育馆、神农公园、株洲市体育馆羽毛球训练中心等大型的体育场所,同时在中心广场附近商业设施的发展带动了高档健身场所的建设。但由于服装行业的发展和大型商业中心的兴建,中心广场可用于休闲体育设施的扩张用地极少,明显难以满足日益集聚的人口的休闲需求。中心广场需要修复、发掘现有休闲体育场所功能,推进公共休闲体育空间的利用,降低健身场所的准入标准,使全民健身得以实现。

(四)社区空间融合模式

城市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位,居民大多数的生活空间也在城市社区中。根据城市居住区功能结构配套原则,社区配套的体育设施有三种形态——百姓健身房、公共运动场和健身步道。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体育休闲不断被人们所重视,健身设施也因此而迅速普及,但是由于发展过于急促,出现了社区健身休闲场地紧缺,各类健身休闲设施单一等情况。所以这一类型的区域休闲体育空间,应该要全面考虑空间整合的优化问题。第一,提高大规模的体育设施的公共属性,增强大规模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第二,利用政府层面与市场层面的相结合,遏制商业型休闲体育场所的恶性竞争;第三,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重视建设质量。

(五)城市绿地贯通模式

结合城市绿地建立休闲体育空间,能更好地满足居民休闲体育需求。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规模发展体育公园,如日本的山口体育公园、英国的卡片-希尔公园等。2015年株洲森林覆盖率达到61.5%,城区绿化率超过50%,而实施城市绿荫三年行动后,株洲城区绿化率还将大幅提高。目前株洲市大型公园内设有一些休闲体育设施,如石峰公园主要有:定向乐园,省内首家跑马场,射箭场,市内首家滑冰场,鹿苑等。目前,株洲市绿化建设的重点就是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如何将株洲市休闲体育设施用地与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相匹配,可根据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从多层次全方面出发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功能上互为补充,可进一步拓展市民日常游憩、健身的空间。

五、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对策研究

对株洲市休闲体育空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空间结构规划不合理,结合其影响空间合理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休闲体育建设规划、打造株洲特色体育产业、协同各类休闲体育资源等对策。

(一)加强休闲体育建设规划

城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匮乏,是株洲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化发展的瓶颈。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区域特点加大对休闲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利用已有的城市环境特征,兴建和改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此外,结合自身的优势完善体育场馆配套服务,活化场馆的运营。再者应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环境和健身服务项目。

(二)打造株洲特色体育产业

充分利用已有体育资源,打造出株洲特色的体育产业。一是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重点结合沿湘江风光带,加快配套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二是扶持业内重点企业。支持株洲市湘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创建“韵动株洲”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通过发起各类竞赛,带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中介业、体育产品制造业、体育服饰业等的兴起。四是鼓励现有企业发展。对现有的体育产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企业进驻株洲,为株洲体育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休闲体育产业应以政府主导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促进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共同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三)协同各类休闲体育资源

首先,实现全市现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长效和有序开放,使有限的公共体育场所得以充分利用。其次,将株洲市各类自然休闲体育资源纳入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中,开发如航空飞行、游艇划船、沙地赛车等特色休闲体育项目。最后,整合优化指导员资源,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数量与质量。

六、总结

株洲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休闲体育空间的建设,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不仅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普遍体育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特殊阶层的需求,以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做到三者可持续发展。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