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基于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7-01-29 20:4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蕾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摘要: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简称SNS)作为新兴的网络沟通工具,已经逐渐融入我们日常生活。本文主要采取定额抽取样本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两个专业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使用行为为例,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充分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一手数据,进行充分整理分析,系统的研究了社交网络平台使用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指出了其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并探讨了基于社交网络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关键词:社交网络  大学生  网络行为    引导策略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款社交软件都把人际交往放在首位,如我们熟悉的QQ及时交流、微信朋友圈、微博动态、百 度 贴 吧、陌 陌交友等,由此形成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作为网络社交的引导者和先锋的90后大学生,已把社交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第二空间,社交网络以它吸引着90后大学生的目光,并以他独特方式改变了现代大学生交友方式和社交行为,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但同时来自网络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调研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调研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此次研究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两个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和社交网络行为分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当代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人人网、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为代表的社会网络为切入点,采取定额抽取样本的问卷调查方法,分别从对社交网络的基本认识、社交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社交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交网络的媒介素养等四个大的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客观选择15题,按一定比例选区学生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6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21%。男生124份,女生156份;大一196份,大二47份,大三37份。问卷回收后及时统计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引导策略。

二、基于社交网络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数据分析

1、大学生社交网络软件使用分析

根据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使QQ,比率达到100% 79.8%的人使用微信, 37.6%的人使用微博,使用人人网的人数达到21.8%,另外,还有12.4%的人使用百度贴吧,5.9%的人使用陌陌。

大学生社交网络软件使用分析

2、大学生社交软件交友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好友类型比较单一,以朋友为最多,基本局限在朋友、家人、同学之间,比例分别为78.20%60.40%65.70%,选择陌生人的比重较小。选择与陌生人交友的高年级的同学比例比低年级略高。

3、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频率分析

在调查的对象中,有40.8%的大学生表示使用社交软件的日均时间约为1-3小时。过度使用即“全天在线”的占30.7%。 令人堪忧的是,大学生在课堂上不 使 用 手 机 登陆QQ、微信、微博等的仅占到12.44%,偶尔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登陆QQ、微信、人人等的占48.32%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社交网络中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交网络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个人动态、新闻资讯、交友聊天等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多方面交往与沟通需求,虚拟社交环境丰富了大学生自我展示空间,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知。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另一方面,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络,甚至在心理与生活中过度依赖导致的各方面问题也日趋明显。有些学生喜欢和网上的“陌生人”交流,反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与人交流,过分自闭。生活中过度依赖网络,不上网总感觉失去了什么,患得患失。很多大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经常登录社交网站,影响了学习,成为上课的“低头族”,还有的学生痴迷网络社交平台,熬夜在平台上与朋友互动,成为晚上的“夜猫子”,等等等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再享受社交网络平台提供的极速体验和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不良因素。

三、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易引发的不良问题

(一)耗时耗力,影响学业

通过调研数据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登录社交网络平台因时间和地点是不受外界控制的,因此只要条件允许,82.5%的大学生表示会在学习过程中打开社交软件或者浏览好友动态, 73.9%的大一学生都选择在上课期间会习惯性登录社交软件。学生在上课期间登录社交软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无法高质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大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主要困扰和问题。过度依赖社交网络,耗时耗力,影响学业。

(二)判断力低,易受影响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对于社交平台上的“灰色信息”以及鱼龙混杂的网络恶搞、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等消息判断力低,社会阅历少,思维单纯,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缺乏甄别能力,易感情用事受其影响。调查显示,社交平台上的信息言论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看法,其中认为此类信息可以拓展视野提供新与阅历的占到51.7%,觉得说的有一定意义可以参考的占39.6%,认为信息失真或对此表示不接受的占20.1%

(三)信息泄露,存在安全隐患

大部分社交网站要求用户在注册时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所在地市、甚至个人真实照片等。而且多数社交网络的APP手机端应用软件在安装时要求读取个人信息等相应权限,大学生自我保护不够,为了能正常使用,一般不会阻止此类行为。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个人信息会被这些平台软件获悉并收集,并根据学生经常搜集的信息情况进行归类并可能进行恶意侵扰,安全隐患非常大。 甚至有些社交软件如“微信”等在发表个人状态时的“定位”功能,极易暴露大学生的个人行踪,引发的造成大学生身体、心灵受到伤害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四、基于社交网络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一)对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进行积极引导

作为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正确看待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问题,并定时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合理使用社交网络平台,提高其媒介素养,让大学生可以辩证的看待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内容,谨慎转发,适当评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己隐私不被侵犯。

(二)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转移注意力

开展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将“低头族”们从虚拟的社交网络空间中拉出来,通过校园里类似社团活动、体育竞技比赛等,让大学生多融入集体,走出个人的“网络圈”,享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乐趣。

(三)积极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正能量互动交流

高校可以积极利用社交平台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传递正能量。例如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开设了“轻青集结号”,我们调研的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专业所在的商务贸易系也开设了系部的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出相关新闻、校园趣事、生活择业、考试学习等多个模块,构建了学生之间、学生和学校之间交流的平台。定期发布的新闻,让学生感受到社交网络平台所带给他的互动交流和都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四)将日常学习与社交网络结合起来

高校除了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外,可以自己研发一些有意义的带学习功能的社交软件。比如一些关于学院内部学生交流的APP软件,在其中可以解答学生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同时可以将平时上课的排课表、同年级之间的专业学习情况等进行上传共享,让学生在聊天之余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另外,针对一些优秀教师的课件和教学材料可以一起上传,引导学生在聊天娱乐之余积极学习,补充“课余能量”。

结语:经过前期精心设计问卷并进行系统调研分析,我们看到对于90后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主力,作为高校工作者应正视调研中分析的问题并积极引导,保证大学生在校的健康成长,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车桂兰.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党史博采(理论)》,201511

[2]姜开达 孙强.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分析.中国教育,20138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