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湖南高寒山区脱贫的主要障碍和根本出路

2014-01-24 21:23 来源:xdsyzzs.com 发布:杨燕曦 阅读:
杨燕曦  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摘要:高寒山区农村的脱贫解困工作,是近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难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都是高寒山区,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扶贫攻坚主战场。要全面解决高寒山区农村脱贫解困问题,实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两保障、三不愁”目标,任务重,难度大,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高寒山区;扶贫攻坚;脱贫解困
一、湖南省高寒山区农村的基本情况
所谓“高寒山区”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的特别称谓,湖南是丘陵地区,尽管山区海拔高度并不很高,但是,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山山相连,山势陡峭,一些山区的相对高度较高,常年年平均气温比一般要低,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依据这一特点,2012年,湖南在全省24个少数民族县、原则上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确定了770个行政村为高寒山区重点扶持贫困村,其中龙山县115个村,城步县125个村,是高寒山区农村脱贫解困工作的重点县,也是脱贫解困工作的难点县。湖南省4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主要集中在山区,其中在武陵山区有37个县,在罗霄山区6个县,山区是贫困现象严重的地方,是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根据新时期湖南扶贫工作的任务和山区农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目的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高寒山区农村尽快脱贫解困。按照“定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原则,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区和保靖县吕洞山区先期进行试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200多万元,突出解决农村危房改造、村组道路建设和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2年来,当地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制约高寒山区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生存环境恶劣。一是高寒山区农村大多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径流量少,水利设施十分脆弱,干旱现象严重,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二是高寒山区农民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山大人稀,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交通闭塞且艰险。江华县两岔河乡蕉叶村一位70岁的老人,因为出门交通不便,他1968年去过县城,2006年去过乡镇集市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门。三是高寒山区农村气候条件恶劣,每天的日照少,昼夜温差大,雨雾天气多,无霜期短,农作物生长周期长,霜冻、冰雹和风灾等气象灾害多发。四是地处穷乡僻壤,居住分散,有些村至今还没有通电,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一时间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很多农民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养猪为过年,养鸡保油钱”的现象极为普遍。江华县两岔河乡蕉叶村由于耕地少,全村76户人家均处于缺粮状态,因为贫穷,村里的姑娘留不住,外边的姑娘不愿来,仅大冲组40岁以上的光棍就达5个之多。
(二)农民素质较低。由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妇女、儿童、老人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386199部队”成为当今农村的代名词。在留守人群中,文盲半文盲、空巢老人、五保老人和残疾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江华县两岔河乡蕉叶村,76户306人,其中低保人口就有16户59人。永顺县盐井乡热烈村,155户643人,全村410名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71人,占总劳动力的66.1%,大多属于文盲或半文盲。绝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低、一无技术二无技能,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体力工作。多数农民见识少,思想狭隘,观念落后,没有开发意识,没有致富能力,培训难度大,脱贫进度慢。特别是撤乡并村之后,随着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教学点减少,边远山区家庭的孩子上学成本增加,许多山区农村出现新的辍学现象,造就新的文盲。
(三)农村公共设施落后。受高寒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投入不足影响,一是山区农村基本没有水利设施,没有旱涝保收的稻田。江华县两岔河乡蕉叶村全村共有稻田32亩,人均稻田仅0.1亩,农民口粮全靠外买。耕种技术落后,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农业种植全靠肩挑背驼,生产效益低。二是一些高寒山区村至今还没有通村公路。如龙山县115个高寒山区贫困村,有55个村没有实施通畅工程。未通畅里程达491.7公里,有252个村民小组没有通公路。三是撤乡并村后,被合并的乡村社区医疗服务严重弱化,医疗机构人才不足,贫困村卫生室硬件条件差,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小病靠拖,大病靠顶,重病等死”是高寒山区农村的真实写照。
三、高寒山区农村脱贫解困的工作重点
高寒山区农村脱贫解困工作不能包罗万象,必须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紧紧围绕“两保障、三不愁”目标,因地制宜,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
(一)开展直接帮扶,有效解决生存问题。一方面,针对高寒山区农村区位条件差,耕地面积少,粮食不能自给,根据个别地区农民收入低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为农民发放购粮补贴,有效解决生存问题,确保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改善高寒山区就医环境,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提高村级卫生室的医治能力。对于就医条件较差的偏远村寨,建立定期巡诊人民制度,由县乡组织扶贫医疗队,送医送药到困难农户。
(二)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完善农村教育,逐步提高教育“两免一补”水平。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观念。大力加强农村科技宣传和农民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和了解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市场经济环境下自我维权能力。
(三)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明确部门职责,发挥行业扶贫优势,加大行业在资金、项目对高寒山区的扶持力度。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