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链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张馨怡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且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落实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鼓励国内各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国际生产活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以及提升产业链管理技术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链韧性;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实现产业链韧性的全面提升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这对于防范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对内维稳,以保证我国产业链具备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产业链韧性这一议题备受关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的产业关联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动力。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变迁,地区间或聚集或扩散的动态演变使得不同地区产业链韧性具备空间关联性。随着各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加深,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机遇都需要保障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需提升产业链的自主控制和自主恢复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来避免产业链出现“断裂”,以增强产业链韧性的内在关键动力。 二、文献综述 1.全球价值链 与全球价值链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测算方式和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 (1)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测算方式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测算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在企业和行业的综合数据层面,采取全球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参与度和下游环节参与度来表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苏丹妮等,2020);②在行业数据层面,采用垂直专业化指数来衡量全球价值链嵌入度(Hummels等,2001);③在企业数据层面,采用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张杰等,2013)。 (2)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 关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研究集中于对技术进步效应、要素收入分配、环境效应的影响。由于技术进步效应和抑制效应同时存在且发挥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王玉燕等,2014);参与全球价值链能显著促进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上升,但是因为存在劳动力要素价格市场扭曲即错配效应,这种促进的作用可能会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吕越等,2018);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正向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然而,该正向促进作用会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提升逐渐减弱(刘曙光等,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而导致工薪差距变大,且该影响效应具备企业类型异质性(王子睿等,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能够显著扩大技能工资差距(张慧敏等,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通过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生产率差异来影响省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蒋瑛等,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李俊久等,2023);发展中国家企业或者行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活动当中,虽然会因为受益于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但是由于可能会受到发达国家的压制,进而发生“低端锁定”现象(张杰等,2017);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排放水平正向促进作用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路径实现,但全球价值链嵌入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会对加剧碳排放(吕越等,2021);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提高,出口隐含碳排放会降低(史本叶等,2023);整体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抑制碳排放,而且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提升,碳达峰的出口拐点会呈现左移的趋势(刘瑶等,2023);全球价值链嵌入会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且该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赖晓瑾等,2023)。 2.产业链韧性 综合以往文献,与产业链韧性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和测算方法。 (1)产业链韧性的概念界定 关于产业链韧性的定义,肖兴志等(2022)指出产业链韧性主要体现在受到外部冲击后表现出的应对危机的抵御能力水平与修复能力水平,且不同产业的产业链韧性不具有可比性;李胜会等(2022)指出,产业链韧性可以理解为产业链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机动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急性冲击或长期压力;产业链韧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分为外部生态韧性和内生增长韧性(孔陇等,2023)。 (2)产业链韧性的测度方法 谷城等(2023)构建产业链抵抗力、产业链抵抗力、产业链可持续能力和产业链引领力的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地区产业链韧性综合水平;郑涛等(2022)通过产业链的断裂韧性和产业链的冲击韧性两个层面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刘伟(2023)通过抵抗与恢复力、创新与转型力两个方面构建这组产业链韧性指标评价体系。孙红雪等(2023)先是测算出抵御恢复力指数和转型更新力指数,然后再通过熵权法计算出产业链韧性综合指数;何宇等(202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链网络以及网络中心性指标,其中,网络中心性指标包括介度中心性指标、邻近中心性指标、度中心性指标和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然后通过蓄意攻击网络节点的方式来对产业链网络进行模拟网络节点攻击,最后,基于模拟数值来计算产业链韧性指数。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从研究视角上,鲜有文献探讨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的影响,而本文证明了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丰富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路径研究;②从研究方法上,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影响作用;③从研究深度上,本文补充了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拓宽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的范畴,探索了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产业链韧性 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直接或间接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活动,在此过程中,产业的进口“竞争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产品专业化程度,即通过促使企业缩小产品生产范围,使自身更专注于核心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活动(刘冲等,2020),有利于整个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地区产业内的制造业企业随之产生发展战略调整,增强地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其韧性水平(郎永峰等,2011;宋华等,2011)。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提升会显著抑制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司增绰等,2023), 而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降低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绩效,有助于产业链韧性的可持续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资源再配置效应和竞争效应能够推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赵冉冉等,2023),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 据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1: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所在地区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内溢出效应。 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链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 苏丹妮等(2017)从空间溢出的角度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能够产生地区内溢出,还能产生空间溢出,所以随着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还能带动邻近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一个地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该地区制造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刘垚等(2022)通过C-P模型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影响,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通过抑制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现象促进本地贸易市场的良性发展,从而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创造更稳定的发展环境。杨红彦等(2023)基于投入产出表和增加值核算框架研究了中国省际地区参与双重价值链的程度,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正向促进制造业产出增长,从而推动地区优化产业链布局,从而提高地区产业链韧性。 据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2: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四、研究设计 1.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是基于省市之间的空间关联,为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产业链韧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设定如下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ircit =βgvcit+ρWircit +θWgvcit +γXit +τi +τt +εit (1) 其中,下标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被解释变量irc表示地区产业链韧性;gvc表示地区全球价值链参与度;W为空间权重矩阵;ρ为空间自相关回归系数,代表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对本地区产业链韧性的影响;X代表控制变量;τi代表个体固定效应;τ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ε表示随机扰动项。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地区产业链韧性 借鉴谷城等(2023)和刘伟(2023),构建如下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来测算每个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表1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 (2)解释变量—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 借鉴Upward等(2013)和盛斌等(2020),计算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公式如下: (3)控制变量 为控制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偏误,设定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可能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如下: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用地区人均GDP来表示;②地区国有化程度(gov):用地区国有企业数量所占地区企业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③地区对外开放程度(op):用该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GDP的比百分比来表示;④地区研发投入(rd):用地区实验室等研发经费总支出占该地区GDP的百分比来表示。 3.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3 - 2021年中国30个省份 (西藏除外) 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形成270个均衡面板观测数据,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少量缺失数据用线性插补法补齐。 五、实证结果分析 1.空间自相关检验 本文对30个省市的地区产业链韧性进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由表2可以看出2013-2021年不同地区产业链韧性的Moran’I指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各地区的地区产业链韧性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表2 空间自相关检验 2.诊断性检验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诊断性检验来选择最优空间计量模型,表3为LR检验和Wald检验结果。LR检验和Wald检验的结果显示,Wald检验的统计量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LR检验的统计量系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LR检验和Wald检验均拒绝原假设,即接受空间杜宾模型(SDM)。综上,应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和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 表3 诊断性检验 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下,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系数估计值均为正,且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空间滞后变量则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还需采参考LeSage等(2009),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溢出效应),对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使得到的结论更全面和准确。进一步地,表4的下半部分报告了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如表4所示,在邻接权重矩阵W1、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W2中,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直接效应的系数估计值均为正,且均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所在地区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所在地区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内溢出效应。综上,本文的研究假设H1得到验证。 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地区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系数估计值均为正,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其他地区的产业链韧性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综上,本文的研究假设H2得到验证。 表4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4.稳健性检验 替换解释变量的测算方式。对于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借鉴陈苗(2023),采用地区产业前向生产链长度与后向生产链长度的比值来进行替换。结果如表5所示,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直接效应的符号正负性未发生改变,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间接效应的符号正负性未发生改变,且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总效应符号正负性未发生改变,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的核心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表5 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可通过核心产品生产专业化、降低产业链成本、产业关联效应等来促进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提升;第二,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的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可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制造业产出增长来提升产业链韧性。 2.政策建议 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省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往来,减少各类壁垒对省际经济交流合作的阻碍,使省际生产要素和省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省份之间应该积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各省信息互通,更快捷、更方便有效地共享全国各地的信息资源,并且鼓励各省市间互帮互助,推动经济帮扶、技术帮扶,结成伙伴关系,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布局,积极推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活动,从而使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合理控制地区间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有助于地区间共同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通过相关人才政策完善和优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补贴等环节促进人才链的发展和稳固,同时,加大地方财政对产业科技研发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发展,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创造有力的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地区制造业产业链管理系统,比如产业信息链管理系统、产业组织链管理系统、产业价值链管理系统等,遵循产业链发展规律,在产业链组织内部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率、综合性高的产业链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8):45-50. [2]杨红彦,翟伟峰.双重价值链、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增长[J].商业研究,2023(4): 38-46. [3]谷城,张树山.产业链韧性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3 (6):123-139. [4]姚树俊,董哲铭.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动态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23,37(3):32-47. [19]赵冉冉,韩孟孟,沈春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区域异质性分析[J].商业研究,2023(1): 1-10. [5]成青青.产业链供应链内涵、机理与测度研究——基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对南通的启示[J].上海经济,2022(6):25-40. [6]李胜会,戎芳毅.产业链现代化的渐进逻辑:破解锁定与韧性提升[J].广东社会科学,2022(5):37-47. [7]刘垚,贾晓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2(1):139-143. [8]盛斌,赵文涛.地区全球价值链、市场分割与产业升级——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 2020,41(9):131-145. [9]刘冲,张辉,吴群锋.进口竞争与企业产品专业化——基于中国多产品企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0(3):22-39. [10]黎峰.双重价值链嵌入下的中国省级区域角色——一个综合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20(1):136-154. [11]苏丹妮,邵朝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溢出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17(11):48-59. [12]郑涛,杨如雪.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韧性测度与影响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23(23):101-106. [13]郎永峰,任志成.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行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 2011,32(5):3-8+73. [14]司增绰,佟思齐,周坤.全球价值链嵌入波动与出口加成率提升[J].国际商务研究,2023,44(6):12-27. [15]张杰,陈志远,刘元春.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J].经济研究,2013,48(10):124-137. [16]蒋瑛,成东申.全球价值链嵌入、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省际收入差距[J/OL].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2023-12-27]https://doi.org/10.16493/j.cnki.42-1627/ c.20231219.001. [17]孔陇,赵福昕.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内涵、耦合逻辑与实践[J].财会月刊,2023,44(24):135-139. [18]张慧敏,冼国明,杨攻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能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6):78-94. [19]孙红雪,朱金鹤.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否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基于多种创新要素集聚的中介机制检验[J].现代经济探讨,2023(11):72-84. [20]何宇,田杰鑫,覃朝晖等.基于生产网络视角的中国产业链韧性测度研究[J/OL].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1-8[2023-12-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 1402.N.20231103.1135.002.html. [21]史本叶,杨馥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59-70. [22]何宇,田杰鑫,覃朝晖等.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区域产业链韧性提升?——基于中国267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武汉金融,2023(10):51-58. [23]刘家国,许浩楠.双循环视角下我国全球供应链韧性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3(9):1-12. [24]刘曙光,周宏伟,庞素勤.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实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5):40-59. [25]王子睿,刘钧霆,董丹丹.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出口产品质量与工薪差距[J].经济经纬,2023,40(5):86-98. [26]周婧妤,谭春桥.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2023(5):102-110. [27]刘瑶,张军,耿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与碳排放——对“倒U型”关系的再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23(1):90-107. [28]赖晓瑾,唐一丁,祝树金.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库兹涅茨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J].资源科学,2022,44(8):1630-1644. [29]苏丹妮.全球价值链嵌入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环境绩效?[J].南开经济研究,2020(5):66-86. [30]盛斌,赵文涛.地区全球价值链、市场分割与产业升级——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 2020,41(9):131-145. [31]苏丹妮,盛斌,邵朝对等.全球价值链、本地化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率的互动效应[J].经济研究,2020,55(3):100-115. [32]刘冲,张辉,吴群锋.进口竞争与企业产品专业化——基于中国多产品企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0(3):22-39. [33]黎峰.双重价值链嵌入下的中国省级区域角色——一个综合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20(1):136-154. [34]王绍媛,张涵嵋,罗婷.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19(3):80-96. [35]吕越,陈帅,盛斌.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J].管理世界,2018,34(8):11-29. [36]王玉燕,林汉川.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效果吗——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 2015(11):51-61. [37]王玉燕,林汉川,吕臣.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65-77. [38]张杰,陈志远,刘元春.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J].经济研究,2013,48(10):124-137. [39]Hummels D,lshii J,YI K 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 (1):75-96. [40]Upward R.,Wang Z.,Zhang J.,“Weighing China’s Export Basket:The Domestic Content and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Chinese Expor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3,41(2): 527-543. [41]Wang,J.TheEconomicImpactofSpecialEconomic Zones: Evidencefrom Chinese Municipalities.Journalof DevelopmentEconomics,2013,101:13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