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国际比较与展望
李青 夏津县宋楼镇经营管理站 摘要: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到企业制定经营决策和当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形势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方面也必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论,从而为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发展历程上看,国外发达国家开展系统性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已经近百年,而国内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通过国内外财务管理理论的对比,借鉴其经验,同时结合国内环境和企业实际,才能推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展望 引言: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从世界主要国家来看,财务管理目标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对美国、日本等国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比较,并指出中国应如何构建新的、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一、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式 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要求关注市场形势变化,追求企业长期、持续盈利,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在追求高价值的同时,也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尽量避免短期投资行为,而是要制定长期运营发展策略,注重协调好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关系,共同为企业发展以及经营活力提供支持。在这种模式下,通过财务管理找到风险与报酬的平衡点,是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股东追求的根本目标。在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中,企业股东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有散点:其一是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前做好风险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给企业财产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失;其二是能够准确、客观的反映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关系,这样也可以方便股东结合现阶段的投入与产出,通过财务管理手段进一步压缩投入、增加产出,提高盈利;其三是追求经营利润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能够为股东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也有其弊端,例如只关注股东群体利益,必然会给其他相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造成了矛盾的激化。 (三)资本配置最优化模式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消耗一部分资源,通过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最优化配置,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不必要的成本,久而久之就间接的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基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财务管理理论,更加注重资金、资源在企业运营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同时,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能够为企业合理调用内外部资本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加强了部门联系、打破了信息壁垒后,也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成为国际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一种理想选择。 二、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主流模式 从目前世界上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美、英等国为代表的股东利益导向模式,另一种是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模式。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也各有特色。我们选择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为样板,对它们各自的财务管理目标模式做一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各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的优劣,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供借鉴。 (一)日本与德国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法人和股东基本上是对应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企业股权集中起来,不至于因为股权的频繁转让而影响到企业既定战略的实施。此外,在企业管理理念上,日本与德国企业的股东对股票价格的波动变化并不敏感,更加注重企业长远战略的实施。以日本的松下公司为例,其中个人股只占到了28%,而法人股则占到了70%,剩余的2%股份为政府或其他团体所有。 2.职工。像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虽然本国内的人口数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劳动力显得有些匮乏,需要引进大量的国外劳动力。为了稳定劳动力队伍,确保企业基础工作的持续开展,日本企业推出“终身雇佣制”,既员工到企业入职,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期后,双方达成雇佣意向、签订雇佣合同,员工终身不能更换工作。在这种雇佣制度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相对稳定。因此,在财务管理上,也会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诉求,并适当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一般在80%左右。日本实行主银行制度,凡大企业都有一家大银行的支持,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当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债权人一般不起诉要求企业破产还债,而是协助企业渡过难关。日本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许多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这种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政府。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放宽了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力。但是受到战时思维的影响,相比于欧美等国家,日本政府对企业发展的管控力度仍然强势。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实力雄厚、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波动影响的大型企业,日本政府也会参与企业中长期经营战略的制定,在提升企业投资准确性、财务决策科学性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美国与英国 1.所有者。相比于日本企业以法人股东为主的管理模式,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中个人股东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这些个人股东并不会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和制定经营决策,而是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负责打理企业各项事宜。另外,在美、英等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中,个人股东买卖股票的情形十分常见,这也是在国际上,美、英国家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收购与反收购的重要原因,例如联想收购IBM。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股票价格常常成为决定企业财务行为的核心要素。 2.职工。美国奉行自由主义文化,加上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这也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没有固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相比于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员工更关心眼下的薪资;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并不担心没有多余的劳动力来完成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内部很难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基于这种雇佣关系,美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更多的倾向于企业自身的利益。 3.债权人。美国债权人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各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财务状况差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到期债务,如果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筹措资金,偿还债务或填补亏空,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更大。 4.政府。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较少,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也很少介入指导。在早期发展中,由于市场发展的盲目性和逐利性,导致社会矛盾计划,引发了经济危机。近年来,美国加强了对立法工作的重视,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样即便是在政府很少参与市场经济调控与管理的情况下,企业也能够遵循现有法律制度,完成较好的发展。 三、财务管理理论对比下国内企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财务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以股东财务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只能保证企业股东少数人的利益;相反,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则能够更好的协调好股东、员工以及外部其他要素的关系,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的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客观现状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需求,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更加倾向于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式。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这种基于企业员工利益出发、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现阶段多样化的财务管理理论,是长期以来不同国家结合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探索与尝试的结果,无论是基于股东利润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现状来说,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优先考虑企业价值最大化模式,无论是从企业当前工作开展、发展战略实施方面,还是从企业员工个人利益方面来看,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贵聪,曾晓东.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大学财务管理功能的扩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5,23(10). [2]刘广生,吴晗.大型国企财务竞争力国际比较及提升路径——基于中国石油三大上市公司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