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与定位的重新思考
吴富中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国内民营企业不论经营规模大小、管理基础好坏,都普遍注重公司治理的实际效果,内部审计工作围绕“务实、高效”方面来展开,管理职能上已逐步向参与公司治理、开展经营风险管理和提供经营改善增值服务的新模式转变,其职能定位和应用价值正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效能发挥的普遍现状探析,来评估内部审计在现价段发挥效能情况,对今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取向和职能定位进行重新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内部审计 价值与定位 重新思考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年产值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一大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以后,进行股份制和集约化改造,逐渐克服发展初期由于家族式管理产生的: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机制、盲目决策、风险意识缺乏、人员素质低下、生命周期短等缺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管理系统转型升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企业经营发展已逐渐走入正轨。企业治理纷纷导入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积极追求企业健康稳健发展。内部审计在这些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参与企业治理、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从最初的查错纠弊提升到参与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审计模式从原有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渐演变为经营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专项效益评估,有的企业已开展经营环境审计和经营战略审计等,审计手段从传统合规性审计发展到目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的价值和定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不得不引起经营者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本文正是通过对浙江规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内部审计应用价值和职能定位进行了探讨。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现状 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由此内部审计职能可理解为监督评价(确认)职能和服务(咨询)职能。 多数民营企业从自身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和行业特点,都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职能和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除了对企业投资项目、生产成本、预算控制、经营财务、实物资产管理和工程决算的日常审计监督外,内部审计部门还承担在企业工程材料和物流运输招投标管理、经营业绩考核等直接管理职责。尽管这样,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主体还是落在监督评价和控制治理的服务上。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职能方面比较注重。但在服务职能上发挥就有待提高。要能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具体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有效整改审计发现的经营管理缺陷,改进经营管理手段、防范或控制经营风险,把企业内部审计真正的应用价值完全发挥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高层已逐步意识到这一点。如:雅戈尔集团注重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发挥,提出内部审计为领导决策、战略管理服务,为企业加强管理、抵御风险、增加价值服务。兄弟科技股份公司提出转变职能、服务企业,将内部审计定位为“管理、效益”。传化集团要求内部审计通过“定、看、帮”,服务集团“建规则、谋发展、促绩效”。奥克斯集团提出内部审计“自我体检、达治病健身”的要求。培罗成集团实施内部审计的全方位监控,重点落实源头控制、效益评估、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帮助规范经营行为、提升价值服务。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拓展与转型创新 “重实效”是许多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基本出发点,内部审计是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强力推动者,内部审计的应用价值的提升就是建立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效益增值的基础上。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球化经营战略实施、现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营业态和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启动、管理组织的不断增加与调整优化、信息化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都在不停地加大,且比以往更加复杂、隐蔽、不易控制,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和挑战。为了适应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种种的变化,内部审计职能拓展和工作模式的转型创新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现代审计逐步替代传统审计,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替代单一的事后监督审计手段,实现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内部审计转型目标是将原有的单一监督管理职能向参与公司治理、开展经营风险管理和提供经营改善增值服务方向转变,以“传统的财务审计,合规性遵循性审计”模式向“以控制为主线,以风险为导向,以治理为目标、以流程审计为重心、以增值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体系全面转变,进一步发挥审计效能,提升企业价值,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是对当前企业内审工作内容的重新定位。 2012-2014年浙江省推行内部审计创新示范单位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转型示范创新先进单位。先进典型案例的有:上峰集团的的《审计模式创新》、宝业集团的《审计质量管理创新》、花园集团的《审计成果运用创新》、得力集团的《经营管理审计创新》、海亮集团的《审计计划管理创新》、中捷控股的《审计标准化管理创新》、杉杉集团的《内部控制审计创新》、浙江恒逸集团的《采购比价审计创新》、德意控股集团的《工程审计创新》、巨化集团的《审计工作方法创新》等。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向以控制和风险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过程中,其内生动力更为强劲,审计领域向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控制和风险评估管理等领域不断延伸和拓展,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价值应用与职能定位的重新思考 (一)要对内部审计价值应用和定位的重新认识,可先从公司治理的方面来理解: 内部审计是现代管理和管理控制的组织部分。从一般意义来说,先有管理、管理控制,后有内部审计。管理三个基本职责为计划、组织和领导。计划主要是制定组织的目标。组织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按照组织的政策和计划分配到各部门和单位。领导就是运用行政职权,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组织按计划运转。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制定一整套管理制度,否则无论管理人员如何努力都是无法实现的。这套管理制度包括上面所讲的计划、组织、领导,以及各项政策、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它们总称为管理控制,或称内部控制系统。管理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检查和监督,控制目标才会得到实现。这就需要内部审计来切入这方面工作,内部审计的基本目的是帮助组织完成其目标,为此要揭露相关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公司治理的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即通过建立一套制度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的内部治理,其目的是保证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它不仅包括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且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借助有关制度和机制实施的外部治理,其目的不是仅仅保证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的,公司治理不能局限于权力制衡,而必须着眼和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不仅需要建立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职能拓展就是要将公司治理、战略实施、经营决策纳入审计范围,内部审计不仅是狭义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广义公司治理健全有效的重要标志。健全的内部审计,也已成为公司治理状况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治理过程的审计 。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治理过程”定义:“组织的投资人代表(如股东等)所遵循的程序,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治理过程的宗旨是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维护组织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公司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帮助治理过程良性循环。主要动作有:报告重大审计事项、讨论重大风险领域、支持董事会开展全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控制框架的有效性、评估组织向董事会报告的机制、评估业绩测评系统的充分性和整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在现代公司治理环境下,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延伸审计职能、提升扩展技术能力,在更新审计理念、转变思维方式、调整工作规划、创新治理机制、加强质量控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来追求内审监督效能的最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现代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和分支机构增多,经营地点分散,可能会产生企业组织机构庞大和多种形态的经营管理组织,从高层到基层的“管理链”会延长,管理幅度加宽,高层管理者就需借助一些手段对各环节、各层次的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实现其管理目标。内部审计就为管理当局提供的主要手段,它的作用不再仅是“检查和评价”,更多要去“保证和咨询”,它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经营”,而不是单纯的“协助该组织的成员有效的覆行他们的职责”。美国著名内部控制专家迈克尔·海默教授所指出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帮助管理当局更有效地达至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师的使命将从简单的‘实施审计’向‘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方向发展。” 为此,笔者认为内部审计职能不能厘定位于检查和监督,不能在孤立的审计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而应将职能拓展为更多的管理服务,如咨询和评估,就像把传统财务收审计纳入到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中去,去评估内部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关注经营效益。将风险评估管理纳入审计职能范围,只有加强风险防范,才能规避或减少风险损害。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跟踪监督,将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体系,而不仅是一个检查体系。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形成一种互动、和谐、合作、参与和协调的审计关系。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分寸,强化服务职能,不断拓宽内审领域,围绕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有效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运营的“免疫系统”,是企业防范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基石。在民营企业广泛建立和完善现代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内部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重要保障。内部审计要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要当好企业领导的参谋、助手,为评价并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实现经营目标尽职尽责。 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上79家民营企业参会代表向全国民营企业共同发出六点倡议(摘录):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筑牢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升内部审计地位、促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在倡议书中,充分肯定内部审计对于防范经营风险、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治理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效;指出了内部审计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中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进入新的转型期。建立“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新模式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内部审计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关注企业风险、关注内部控制,实现控制监督和治理服务职能新突破,促进实现企业良治。 四、结束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只要我们及时转变审计理念、调整工作定位,推进转型创新,努力追求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部门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安全卫士,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心贵.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2008 [2]江早道.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2008 [3]王兵,刘力云,鲍国明.内部审计未来展望.审计研究.2013.02 [4]甘伟军等.浙江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浙江内部审计.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