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如何提高参与支持决策和价值创造的能力
伍健旺 海南石油分公司 摘要:回顾建国60年来中国总会计师定位演变和发展的道路,中国总会计师的职能和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国家对总会计师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总会计师如何有效履行好职责,有效发挥决策支持、价值创造和风险管控等职能,是所有总会计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总会计师制度 职能 演变 能力素质 价值创造 总会计师作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中,对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就作了规定,以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在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中又明确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这一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总会计师的作用;2006年发布的《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央企业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和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和国际化经营要求的首席财务官(CFO)制度,进一步扩大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并与发达国家的CFO制度接轨。总体上看,中国总会计师的职能和地位将逐步实现与国外首席财务官的国际趋同。在新的历史形势和经济环境下,总会计师如何有效履行好职责,有效发挥决策支持、价值创造和风险管控等职能,是所有总会计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总会计师定位的演变及发展 建国初期,在经济、社会、政治各个方面,我国全面借鉴原苏联管理模式,在企业中设置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机械师的职位,即“三师”。解放初期设立的总会计师岗位将总会计师职能定位为企业会计总管,主要负责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监督工作,在企业中扮演的只是一个核心会计人员的角色,并不参加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对总会计师的要求不高,只要熟悉财会工作就可以。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对企业适当放权让利,使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由于权力的下放,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个人或小团体开始设法要求会计人员造假损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会计人员的监督约束职能降到极点。此时,作为国家的代表,总会计师主要责任是监督企业是否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要求总会计师必须熟悉财会工作并且熟悉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对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一阶段的总会计师一方面要监督企业遵守财经法规的情况;另一方面要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内部分配的完善出谋献策。总会计师的职责在向参与决策转变,其中暗含着对总会计师更高的素质要求。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下放,国家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思考,强化了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总会计师成为企业中财务会计管理和监督的最高领导,负责企业的预算、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管理、监督,并对重大经济问题有分析和决策权。总会计师的权利和职责进一步扩大,不再是“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内部分配的完善出谋划策”,而是拥有了分析和决策权。这种转变意味着对总会计师领导能力的更高要求。 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开始广泛参与国际商业竞争,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从企业层面上要求总会计师除了合理安排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外,还要充分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中来,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完善甚至创造新的财务管理方法。 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总会计师负责基本会计核算、报账到之后负责企业财务监督,再到企业内部财务经营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并存,以及未来肩负企业战略决策制定的重任,其职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增强的过程,总会计师在国家和企业发展中的影响不断增大,国家对总会计师作用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 二、新形势对总会计师提出新的要求 建国6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会计师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在领导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总会计师的职能和地位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带来了企业商业模式的深刻革命,企业内部形势的发展和产业转型非常快,同时,企业还面临治理结构和分布地区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资源供给大幅度提升,信息量急剧膨胀,财务业务融合度越来越高,面临的经营风险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效控制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不断在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个课题给总会计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三、加强总会计师能力素质建设,提高参与决策和价值创造的能力 (一)提高专业技能服务能力。一是提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深度,不断加强对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投融资活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的积累,如:经济法律、企业管理、企业兼并重组、企业的生产技术基本知识和营销知识、谈判技能、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等,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观念,企业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财经方面出台的新规定,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创意,电子信息网络运行的新技术,文字语言交流的新技能等;三是不断加强行业经验,要充分了解所在企业相关的业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掌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市场变化等。 (二)提高协调沟通能力。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协调和沟通。总会计师要充分认识协调沟通的重要性,自觉提高协调沟通能力,对企业外部的单位,要主动、热情、真诚。灵活地运用适宜的协调沟通形式,促进相互理解,加强配合协作,力求双赢。对企业内部,要区分对象,根据他们的不同要求主动协调沟通。(1)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应当主动和如实地汇报工作情况,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求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2)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要使其及时了解企业资本营运、资金流动、资产经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等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各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实际运作状况,把握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3)对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要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部署,扩大视野。同时,从他们那里了解工作第一线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益的建议,这有助于上下一心,发挥团队精神。 (三)提高参与决策的战略思维能力。一是注重提高立足全局谋划发展的能力。总会计师必须具有宏观把握事物的能力和战略筹划能力,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正确把握发展大势,自觉从封闭式思维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善于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去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中局部与整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是不断提高把握事物规律谋划发展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涌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作为总会计师只有着眼战略思维特征,把握和遵循思维基本规律,才能洞悉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重大问题探得深、看得远、把得准,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三是努力提高着眼长远谋划发展的能力。战略思维不仅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总会计师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眼界开阔,胸襟开阔,要从大事看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谋划企业发展大计。 (四)提高为公司高层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一是要树立强烈的信息工作意识,能够从一般性信息中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使用价值,把共享的信息转化为独家享用的特有信息。二是完善信息基础工作,建立多级信息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三是扩大信息渠道,改进信息处理手段,建立规范的信息收集、整理、储存、运用、反馈制度,加快信息处理手段的自动化建设,提高信息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四是提高对信息的独立思考、接收处理的能力,以最佳的应变性对待外界事物发出的各种信息,并把信息及时反馈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五是注意信息延伸,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分析预测随之经营的产品的未来前途即发展趋势,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决策魄力,善于开发信息的潜在价值,一旦发现机遇,就立刻抓住,抢先做出正确的决策,开发隐形市场。七是要重视政治、政策信息,深入研究各种政策、法规,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保证决策符合国家大的政策方向。 (五)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总会计师应当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将风险拒之门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是构建风险预警防线。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多是可以预见的,积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尤其注意捕捉来自市场的动态信息,认真加以解读。对构成风险的信息,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号,以便把握先机,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二是构建风险化解防线。面对已经形成的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规模、强度、时段、源头、走向,分析风险的可控制和可化解程度,经过比较论证,选择最有利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将面临的风险加以化解。 参考文献 [1]陈涛.中国总会计师职能演变及未来展望.中国总会计师,2010,2 [2]淘江,王建新.建国60年总会计师的成长之路.中国农业会计,2009,9 [3]孙澄生.总会计师提升自身职务能力的十项要求.中国总会计师,2010,2 [4]王雨.中国总会计师职位要求与能力提升.中国总会计师,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