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影响的分析

2015-10-10 22:3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刘娇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2014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完善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市场环境、估值技术、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银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商业银行;财务报表;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与重新审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我国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一方面积极学习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教训,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依据,其中最大的突破是我国财政部于2014126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各行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鉴于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程度最深、范围最广,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将会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新公允价值准则的颁布,探讨其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应对措施。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颁布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1997 年我国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公允价值,但实际应用却不理想,出现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任意操作利润的不良现象。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具体会计准则时,吸取经验教训,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引用是准则最引人关注的地方。该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2014126,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主要从相关资产或负债、有序交易和市场、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公允价值披露等相关内容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范和指导,主要内容如下:

    1.进一步完善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2.进一步规范了估值技术方法。准则规定了企业在应用估值技术中,可选择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计量相关资产、负债、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等的公允价值。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估值技术。当企业使用多种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考虑各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在当前情况下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三种不同方法的应用为估值技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企业估值错误的风险。

   3.明确划分三个层次公允价值输入值。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所需使用的输入值将公允价值计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适用于不同的披露要求,以增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可比性。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只要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就应当将该报价不加调整地应用于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在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时,应当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对输入值进行调整。这些特征包括资产状况或所在位置、输入值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程度、可观察输入值所在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 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

   4.明确区分持续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更重大,因此,要求披露的内容更为全面和具体。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从理论上讲,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实质,更加真实、可靠地揭示企业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也会加大财务风险,给投资者造成经营不稳定的错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实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后,对财务报表将产生哪些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1.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商业银行,其资产负债金额更接近金融工具的现行市场价值,更能反映市场价值的真实变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也有负面作用。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它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环境和现行市场变化的影响。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财务报表会以公允价值的形式将其客观、直接的反映出来。相较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扩大市场风险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而不断变动。若公允价值变动过大,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起大落,不仅使资产负债率受到影响,更容易使投资者产生银行经营不稳定的错觉,不利于银行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而且在我们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是同时并存的,这使得银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变动繁杂,从而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内容过于复杂。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使用者单纯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很难判断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到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的,因此不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分析决策。

2.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来实现的,本文主要阐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当期利润。例如,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其价值会随股票价格的变动而不断变动,当股价上涨时,该投资的价值也随之上涨,这样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当期利润;当股价下降时,该投资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这样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当期利润。股市是不断变化的,股价必然不断波动,该投资的价值也随之不断变动,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当期利润不断波动。商业银行作为大规模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机构,其当期利润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的可能性非常高,甚至可能会出现破产危机。另外,在某些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质量也会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例如企业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时优质贷款与劣质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是不同的。

    3.公允价值计量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例如,当商业银行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当市场上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提高,相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金额就比较大,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当期的所有者权益;相反,当市场上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相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金额就比较大,就会降低商业银行当期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商业银行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规模直接决定了所有者权益受到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的大小,当银行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比例较大时,对该类资产的投资管理就应引起企业管理者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4.公允价值计量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该对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分别进行披露。对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披露。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对于第二、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还应当披露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对于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可以进行简单披露。披露内容主要包括:在特定情况下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对于第二、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对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公允价值披露的各组资产和负债进行披露,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并说明该信用增级是否已反映在该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中。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我国财政部一直在积极修订财务会计准则,并于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方法、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达到准则规定的要求。下面,本文从市场环境、估值技术、信息.披露、监管措施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1.不断改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估计资产或负债在有序市场上的脱手价格,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就没有有序的市场。因此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相关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关键。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市场环境。  

首先,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打破不合理的地方垄断,让资源可以在各个交易市场自由有序流动,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减少不合理的行政干预,让资源回到市场中进行定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让有限的资源流向利用效率更高的企业,还能实现市场价格真正反映公允价值的目的。第三,建立全国通用的市场信息数据库,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我国市场庞大且分布较广,市场之间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资源没有统一的价格披露平台,容易造成价格体系混乱。而建立全国通用的市场信息数据库,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分享计量公允价值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实现商品信息的及时传递,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透明度。

    2.改进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成熟,第一层次直接确定公允价值的市场信息比较有限,商业银行大多采用第二、第三层次即通过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现阶段,我国财政部没有针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提供统一的指引,使得公允价值的估值程序和依据并不明确。银行管理者需要根据市场条件和实际情况主观决定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参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因此,改进估值技术对于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首先,由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统一指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框架,包括各类估值技术的理论背景、应用条件和具体操作步骤等详细信息,从宏观上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范和指引,从根本上杜绝商业银行通过内部估值方法操纵公允价值的情况。其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积极关注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最新动态,主动学习和引进国际上新开发的估值技术,并结合我国市场情况和经济特点,不断改进估值技术,使其日臻完善。第三,商业银行可以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加强自我创新,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的估值模型和系统,以提高估值技术的有效性。第四,完善估值技术对市场变化应对机制。当资产的主要交易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会计人员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应在考虑流动性风险、模型风险和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后,采用适合的估值技术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削弱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提高估值技术的准确性。

    3.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尽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断完善准则,但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实际应用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给银行管理层做出判断留下了可以操控的空间。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银行对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无法了解银行真实的经营状况,很容易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为了避免上述情况,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披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公允价值初始确认的依据、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化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相关信息。如果公允价值变动幅度过大,应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变动的原因、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其次,商业银行应按照准则规定,定期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层级、估值技术、输入变量以及其对损益、净资产的影响等信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有用性。尤其是当市场环境出现剧烈变动时,商业银行应详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公允价值变动对财务数据的影响金额,使投资者更清楚地了解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亏损情况。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定期披露金融工具与风险价值有关的信息。风险价值可以用来反映在一定的持有期间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最大损失额度。通过披露风险价值,市场参与者可以清楚了解金融工具在市场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对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以便更好地防范风险。

    4. 强化监督管理措施

    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是防止公允价值被企业滥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有效保障。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逐步构建一套完整的公允价值监管体系。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强化监管措施,构建良好公允价值监管体系。

    首先,我国财政部需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准则,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减少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财务报表的可能性。此外,要加强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审计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在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的来源、变动以及重大影响事件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识别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对商业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不会出现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加强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商业银行的审计力度,对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其次,证监会应建立合理的惩罚机制,对于利用公允价值粉饰财务报告的商业银行,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银行违规的成本,促使其合法使用公允价值。最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主要机构,其安全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盈利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其面临的风险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银监会应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市场特点的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并要求商业银行对相关风险信息进行额外披露。

参考文献

[1]黄晚霞.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11

[2]曹中慧.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4.6

[3]曾靖.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J].新智慧财经,2014.3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财会[2014]6),2014

[5]吕晓梅,李怡.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1

[6]徐杨伟.公允价值计量对报表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

[7]胡晓洲,杨娜.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2015.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