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文龙振 王明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全域旅游是在大众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业为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应育而生的旅游新业态。本文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州市全域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得出虽然高州市具有丰富的荔枝、龙眼、冼夫人文化、仙人洞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还面临着产业融合不足,客源市场辐射程度不广、周边旅游城市的挑战等。因此提出高州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一是优化资源特色,加强农文旅康体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扩大客源市场;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助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州市;全域旅游;现状;策略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阐述
(一)研究背景
2008 年浙江绍兴市提出改变传统旅游业,转型发展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在我国的首次提出。2015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提出在全国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并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游业进入了全域旅游阶段。2016年2月和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500个。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进一步明确了全域旅游的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手册》,并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共71个,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指引。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共97个。随着人们休闲时间、工资收入的增加以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旅游,尤其是亲子游、自驾游,因此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社会必需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旅游者对旅游体验需求更为迫切,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休闲,因此发展全域旅游对于一个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4个、“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66个、“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63个。2020年10月27日高州市被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高州市旅游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发展平台和机遇。高州市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使旅游业向全市、多领域、综合性方向迈进,让旅游融入高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州市全域旅游进行分析,为高州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二)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厉新建,张凌云等认为全域旅游是在一、二、三产业和所有居民的多方参与下,挖掘当地文化、生态景观、特色产品等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全过程的旅游业态,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1]。刘玉春等认为全域旅游应是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一个主题,从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进行提升改善,加以整合,促进区域范围旅游的高质量发展[2]。戴学锋认为全域旅游是指在特点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通过旅游政策的变革、创新和资源多元化的整合优化,使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种新模式[3]。马波从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出发,认为全域旅游不仅仅是重视“全”,而是在于深度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和管理方式的提升[4]。赵黎光认为发展全域旅游要突出亮点,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5]。梁学成根据研究,从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增进旅游者幸福感两个维度来剖析“全域旅游”中的全行业、多部门、多时空、多主体、要素整合、素质管理这六个方面[6]。 二、高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经济优势
高州市是“冼夫人故里”、“中国荔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茂名市代管县级市,地处粤西桂东之交通要冲,是粤西沿海经济带后花园、北部湾城市群特色小城镇、茂名市域副中心城市。从唐代至民国,高州一直为粤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7]。高州市全市总面积 3276 平方公里,根据高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328657 人,共辖 23 个镇,5 个街道办,有 438 个村委会、48 个居委会。高州市“六横三纵”的交通网使其处于粤西交通上的重要地位。洛湛铁路及包茂高速连通南北各市,G207 国道向北连接信宜市,向西南通往化州。包茂高速、云茂高速和汕湛高速等都为高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在《高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中明确定位把高州建设成为粤西地区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会议商务、游憩康体为主的复合型产业集结地,将高州打造成为茂名市及粤西沿海经济带的后花园。高州市“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逐渐由农业大市迈入农业强市,旅游人数和收入不断提高。 表1 2016-2020年高州市经济和旅游主要指标统计 数据来源:2016-2020年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三色旅游发展优势
高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水果第一市”和“中国荔枝、龙眼、香蕉之乡”,2020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十强县市,入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区)案例”,为全国十大案例之一。“十三五”时期高州市旅游资源呈现多元化发展,“古色、红色、绿色”三色旅游协调发展。“古色”旅游以体验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亮点。高州市共有各类文化遗迹 331 处,被收录《中国文物分布图》的有 204 处,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59 处,其中宝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源有冼太文化公园、宝光塔、文笔塔、南宫庵群、长坡旧城等。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项(高州木偶戏)、省级 3 项(高州木刻画、缅茄雕刻、八音锣鼓)、茂名市级2项(冼太庙铜鼓音乐、高州山歌)、高州市级 3 项(高州曲艺、高州角雕、高州年例)。“红色”旅游以体验红色文化传承为亮点。2000 年 2 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高州视察,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州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资源有南路办事处旧址、高州革命烈士陵园、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根子红荔阁、市区人民会堂、中山纪念堂、观山等。“绿色”旅游以体验秀美的自然景观为亮点。高州市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带,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达 57.4%。用材林有松、桉、红椎、白椎、楠、竹等;经济林主要为橡胶、油茶;珍稀植物有杜鹃红山茶、野生稻、铁木、半枫荷、金毛狗、观光木、樟树、格木、华南锥、吊皮锥、紫荆木等。资源有高州水库、高凉岭、浮山岭、佛子岭、仙人洞等。高州市现有建档古树名木 4353 株,数量最多的前 5个树种依次为荔枝、芒果、龙眼、榕树、高山榕。按古树等级划分,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33 株,在300-499 年的二级古树68 株,在100-299 年的三级古树4250 株,名木2株。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分布着一江十河及全省四大水库之一高州水库。 表2 高州市全域旅游资源分类 数据来源:高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数据整理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优势 截至目前,高州市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高州仙人洞旅游景区为4A级、高州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高州古郡水城景区为3A级。全市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为根子镇柏桥村、“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为高州市根子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为,根子镇、镇江镇、分界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广东省省级农业公园”3个,高州荔枝主题公园、“南果花乡”农业公园、建国生态农业公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个,分别是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广东省省级旅游精品线路”1条,为高州大唐荔乡游。高州市目前有2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庄、园、村),农家乐11个。主要的发展形式有:一是纯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如根子镇的红荔阁和贡园、沙田镇的龙眼阁、深镇镇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等。二是观光休闲农业与餐饮业、旅游相结合,主要有新绿生态园、马贵镇十二峰峦大草原旅游区等。三是高效种植基地与观光采摘一体化经营,主要有宝光街道果留香石榴基地、山美街道草莓种植园等。四是现代设施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一体化经营,主要有海亮大棚蔬菜基地、镇江镇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陶乡然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园(南果花乡)等。五是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主要有南塘镇彭村的休闲垂钓、植物迷宫和向日葵基地,石仔岭街道镇大岭村的莲藕种植和法治文化公园,南塘镇柳村油菜花世界等。 (二)劣势 1.旅游资源丰富多元,但农文旅融合不足
一是高州市旅游景区景点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以自然风光体验为主。产品较为单一,观光旅游仍是旅游市场主体,同质化比较严重。对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八要素配套不完善、档次低。二是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旅游吸引力较低。旅游产品开发的档次较低,产业融合不足,尤其是农业三产融合方面,相应配套服务不完善。目前主要参与性体验项目不多,淡旺季明显。三是缺乏龙头企业,高州旅游业虽然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旅游品牌,但知名度不够,缺乏区域标志性景区的示范效应,吸引不了游客停留住宿。 2.旅游市场客源辐射程度不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一是缺乏懂农业、懂旅游的专业人才,景区的经营人员素质不高,接受农业、旅游方面的文化技能培训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区域旅游景区的宣传的尚不鲜明,宣传促销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二是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星级饭店仅有1家“3星级”饭店云湖宾馆。智能化导览系统并未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标识标牌制作缺乏高州旅游特色。三是由于宣传力度、旅游公共服务的劣势,使客源市场主要面向珠三角、粤西地区、广西为主,客源市场的辐射面不广,旅游产业对高州市经济的拉动乏力,贡献率较低。 (三)机会 1.政策支持
一是国家对全域旅游的大力支持。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创新推动全域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二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从“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扶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用水用电、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十三五”时期高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政策和广东省委政策,从高州市经济发展全局角度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实施“古色、红色、绿色”三色旅游。高州市已出台《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州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议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围绕全域旅游,《高州旅游投资指南》、《畅游高州》、《食在高州》等旅游画册先后问世。 2.荔枝文化推进高州全域旅游发展
一是在高州市全域旅游中,荔枝文化是最具高州特色的区域品牌,高州荔枝拥有六个世界之最:历史最久、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大,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丰富。荔枝是高州市的三大水果(荔枝、龙眼、香蕉)之一,全市种植面积57万亩,年产量20万吨以上,年产值约13亿元,形成了“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茂名,茂名荔枝看高州”的产业优势。二是高州市是“荔枝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大唐荔乡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落户高州根子镇。位于高州市根子镇的柏桥贡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古荔枝园,500年以上古荔枝树39棵,其中1300年以上10棵。三是“十三五”时期,高州市通过荔枝文化节、荔枝网络直播带货、荔枝文化挖掘,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游客体验赏花探蜜、采摘、娱乐等体验活动,这些举措大力推动了高州荔枝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表3 2016-2020年高州市荔枝年末面积和总产量(单位:亩、吨) 数据来源:2021年茂名市统计年鉴 表4 高州根子镇柏桥贡园1300年以上古荔枝树 数据来源:调研数据整理 (四)威胁 1.省内外旅游市场发展强劲造成的威胁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广东省内的城镇化率已达到 80%以上,GDP达 2万亿以上的有深圳、广州2座;GDP达1万亿左右的有佛山、东莞,这些城市处于珠三角地区,交通上处于优势地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给高州市全域旅游发展带来挑战。二是近年来,广东周边的省份如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福建等省域的旅游动力强劲,并形成了一批被认可的旅游品牌与模式,受到游客的青睐,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市场号召力,如果高州市不提高竞争力,则会造成旅游人数的流失。 2.荔枝区域品牌效益不足造成的威胁
一是虽然高州市中国荔枝产量最大的区域,但品牌内涵挖掘不够,虽然白糖罂是高州荔枝独具特色的品种,但目前还未形成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对古荔枝树的保护力度不足。二是目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荔枝遗产还有增城荔枝、东莞荔枝、海南羊山荔枝,这些地区的荔枝同样种植历史悠久,他们在品牌、产量、文化旅游上同样给高州荔枝造成威胁。三是来自其他荔枝主产区的竞争压力。尽管目前广东从化和新兴、福建莆田、广西灵山和梧州、重庆涪陵等荔枝主产区尚未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但同样是荔枝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成员。由于中国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多样性和区域特点,因此各主产区也发展形成了众多区域品牌,如新兴“香荔”、莆田“陈紫”和“宋家香”等。这些主产区同样是高州市发展荔枝文化产业,促进全域旅游的竞争对手。 三、高州市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优化资源特色,加强农文旅康体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龙头景区,以品牌景区带动。高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比较分散,加强对现有3A及旅游景区旅游产品质量、人才方面的培育,推动未来具有发展成为4A级景区的潜力,加强现有的文化与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组团的带动作用,挖掘“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效益。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常态化疫情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游客受当前疫情影响,旅游需求、偏好、范围都产生了转变[8]。可以依托荔枝文化,以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为主要载体,把大唐荔乡广场、贡园、高州荔枝主题农业公园、状元道、唐诗主题园、红荔阁、柏桥村等景点连点连线,联结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物馆等项目,逐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养生、文化展示、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连片开发示范区,培育可体验、可增值的旅游产品。三是加强古荔枝树的保护,深度挖掘荔枝农业文化遗产。对荔枝种质资源,特别是本地野生荔枝、本地原产荔枝品种、树龄过百年的荔枝古树进行保护,建立高州荔枝种质资源大数据库。深度使高州荔枝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挖掘荔枝经济发展、生态景观、教育文化等多功能价值。挖掘荔枝种植历史,如杨贵妃、高力士与高州荔枝的故事、高州荔枝乡村民俗风情、高州荔枝种植技术与加工技术等,继续运用互联网、抖音等融媒体技术,推进高州荔枝文化旅游节的产业价值。 (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扩大客源市场 一是激活城市旅游活力,推动城市旅游服务体系升级。推进全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标识牌、旅游公厕、旅游集散中心、景区道路、停车场、餐饮购物服务网点的建设。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品质化、全域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二是紧抓机遇,扩大客源市场。高州市应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区这三大国家战略,加强公路、铁路的建设,多方面宣传高州全域旅游的景点、文化,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和景区,吸引游客入住消费。三是高质量打造“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深镇镇和“中国荔乡”根子镇,推进现有的“小桥人家”、“岭南风情民宿”、“梦田山居”等乡村民宿的旅游服务质量。四是加强宣传,提升旅游形象。按照“立足茂湛,覆盖周边,拓展珠三角”的市场定位,以“冼太故里、中国荔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为全域旅游宣传口号,制作旅游形象标识,重点推广“古色、绿色、红色”三色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利用旅游微信、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提高全域旅游营销推广。 (三)加强人才培养,助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旅游政策扶持和顶层规划设计。高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全域旅游的资金、政策扶持。聘请一批懂旅游、懂农业、懂文化的专家教授,组成智库,定期为全市旅游产业进行诊断和指导。二是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旅游院校、农业院校的合作,优化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源头,推动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开设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相关课程,并根据市场变化升级教学课程,丰富、完善农耕文化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基础课程。三是采取“政府+景区”、“研究机构+景区”等培训模式,加强与全域旅游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培训合作。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模拟、实习观摩,专题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对高州市旅游景区、农家乐、民宿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四、结论
“十三五”时期,高州市旅游呈现多元化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高州特色的旅游资源产品和旅游景区,如荔枝、龙眼、仙人洞、贡园、杏花村、马贵摩天小镇等。区域品牌打造逐渐提升,创建了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还存在着旅游资源点分散、产业融合不足,客源市场辐射程度不广、周边旅游城市的挑战、缺乏旅游人才等劣势和威胁。因此本文提出高州市全域旅游应该在农文旅康体产业融合、旅游服务体系、客源市场、人才培养方面加强规划和对策,促进高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 [J]. 人文地理,2013,28(3):130-134. [2]刘玉春,贾璐璐.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以安徽省旌德县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 2015(37):97-101 [3]戴学锋.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J].旅游学刊,2016,31(9):20-22. [4]马波.旅游场域的扩张:边界与政策含义[J].旅游学刊,2016,31(09):17-20. [5]赵黎光,刘明菊.“全域旅游”发展回顾与展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10):183-185. [6]梁学成.旅游产业增进社会福祉的逻辑诠释[J].旅游学刊,2019,34(07) [7]张婕.浅谈高州文化资源的形成原因及类型[J].南方论刊,2018(06):86-88. [8]张建洁,杨星.新冠疫情下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挑战及行动策略[J].辽宁农业科学,2020(06):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