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行业专业类高校国际商务专硕师资队伍建设评价分析
姚蕾 北京服装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2018年研究生教改项目《国际商务硕士点自评分析与优化研究》(项目代码:120301990115)。17321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计划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旧衣物回收及资源利用体系研究(市级)(KJCG02170201)。 摘要: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是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性的高级应用型商务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拥有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直接关系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基于某专业类院校的调查研究,评价其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使师资队伍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硕士的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商务国际化的专门人才,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培养掌握和熟悉国际商务知识,职业技能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高校差异不明显,主要采取的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专硕人才至关重要。基于某专业类院校专硕师资情况进行评价。 一、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一)制度建设 该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设立在二级学院,有关教师管理、评聘和考核统一归口学校人事处管理,近三年来该校相继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包括《岗位设置管理办法》、《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外聘人员管理办法》《外籍教师管理办法》、《校聘教师岗位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教职工奖惩管理实施办法》、《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晋升管理办法》和《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选拔与培养管理实施办法》等。学校每年一次的岗位考核和三年一次的岗位聘任。国际商务硕士点的专任教师亦遵循这些统一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教师梯队 该校硕士点获得之初即有明确的师资队伍计划,设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研究生导师15名)、兼任教师6名和校外导师24名。每个研究生配备双导师,即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的专任教师或兼任教师一名和校外导师一名。所有导师资格均是根据我校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经校学位委员会认定的。该硕士点每年招生计划大约13名,因此校内外硕士导师的数量能够满足师资需求。并且,每年都进行一定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补充强化。 二、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与结构 本硕士点有专任教师18名,师资力量充足。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比例达到83.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名,占总数50%。教师的年龄梯队合理,40岁以下教师5名,40-49岁教师11名,50岁以上教师2名。每年生师比约为1.4,比较合理。 (二)师资培训与交流 该校有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交流,国际商务硕士点对所有专任教师也制定了固定的培训与交流计划。专任教师直接参加的国际商务教指委组织的活动就有13人次,其中有8名教师参加了2014-2015年度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4名教师参加了2015年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案例写作及教学培训班;1名教师参加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研讨会;1名教师参加了2015-2016年度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2名教师参加了2015年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讨会,3名教师参加了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班, 1名教师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服装服饰与文化创意创新高校教育能力培训”项目,四名教师进行了一年的公派资助的海外高校访学。 (三)教师资质 专任教师中有14名教师承担了1门以上的专业课,其余4名教师指导过学生论文和社会实践等相关专业工作。近三年,专任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核心期刊论文或专著73篇,年人均1.57篇。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1项、厅级项目9项,所有教师均承担了与国际商务相关的科研项目,所以教师均参与过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 三、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 该校硕士点共聘任校外导师24名,其中18名已经或正在担任研究生的导师。另外还有授课型和指导型的其他兼职导师6名,其中包含2名外教。我校的研究生校外导师实施3年聘期制,自国际商务硕士招生以来,我校已经进行了第二批聘任。第一批导师全部被续聘,并且我们又引进了新的导师,发展了导师队伍。因此我们的校外导师数量充足,并有很大的连续性。 (二)教师资质 全部30名兼职教师中,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4人,均具有5年以上从事国际商务相关工作经验。其中26名兼职教师承担过专业课程或开设过讲座,另外四名指导过学生实践。这些导师分别来自于企业、事业单位、协会等部门,均为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专家。 四、双导师制基本情况 该校学位授权点从开始就严格执行双导师制度,每个硕士研究生都配备校外导师,每年均遴选新增校外导师,目前共有校外导师24名。每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均参加其培养、开题、中期和答辩的全部环节。 五、总结与展望 调研分析表明,该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注重专任教师的培训和交流,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度,为国际商务专硕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该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教师的培训缺乏实际的企业实践,要针对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校内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其二,校外导师作用不是特别明显有效,需要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聘请经验比较丰富的企业经理、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证券投资分析师,真正建立起内外导师都能够主动紧盯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协商制订培养计划,分工协作指导学生之体制机制,克服校内导师全程包揽培养,校外导师挂名不做事之弊端。 参考文献: [1]朱克朋,汪五一.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解静,刘茜.关于当前贵州涉外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中国高新区,2017(10). [3]杨世明.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0). [4]匡增杰.对优化国际商务专业(通关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06). [5]郭燕.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9). [6]姜书竹.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商务专业特色研究——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6(12). [7]钟敏.在国际商务专业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