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智能投顾行业现状的反思与建议
张议文 宁波市鄞州中学 摘要:智能投顾起源于美国,后随着人工智能在国内的发展和大众理财意识的增强,智能投顾开始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智投公司、互联网公司纷纷深入布局的新蓝海。本文从智能投顾的基本概念入手,浅析我国智投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智能投顾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健全行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投资者评估分析系统、提升平台专业运营水平等,以促进我国智能投顾的健康、长远发展,对构建普惠理财新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投顾; 互联网理财; 金融科技 一、引言 随着金融科技风暴的来临,互联网金融理财引起了公众理财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智能投顾作为互联网理财的重要部分,以其低门槛、低风险、高效率的显著竞争优势,全方位覆盖了资产管理长尾市场,有效满足了中低净值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根据瑞信2016年财富报告数据,2016-2021年全球中产阶级(净资产1万-10万美元)预计将新增2亿人,其中一半来自中国。据未央网统计数据,年收入低于4万的家庭占比达到50%、低于15万的家庭占比高达90%。而传统的投顾服务对于广大中低净值投资者覆盖率非常低,资产管理长尾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空间。目前,国内良好的资产管理市场环境为智能投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一是资产基础:我国资产管理规模2015年达到129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170万亿;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在30-300万之间的群体有3000万人,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在300万以上的群体有160万人。与之相矛盾的是,储蓄一直是个人理财的主要手段,不断扩张的可投资资产规模与单一的理财手段形成理财需求缺口。其二是用户基础:根据福布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在大众富裕层(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600万元)中,40岁以下群体处于主导的地位,占比达54.5%,30岁以下的群体占到19%。深受互联网思维影响的80后、90后,作为新生中产阶级,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接纳程度较高,这将为智能投顾带来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以上数据来源:HCR中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因此,智能投顾作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推手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利器,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前景既充满希望,也值得期待。 二、智能投顾的基本概念 (一)智能投顾的定义 智能投顾,又被称作机器人投顾,是指虚拟机器人基于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效用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等多种理论融入算法设计中,对多种资产(股票、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以及资产管理计划等)进行智能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并通过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及时高效地调整资产配置方案,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型投资理财顾问模式。 (二)智能投顾的优势 1.低门槛,低费用 智能投顾通过投资理论和智能算法等模型,采用线上模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广覆盖的互联网优势,服务费用较低,使小额资产投资者也可获得到同等质量的专业服务。 2.高效率,高收益 智能投顾通过结合金融专家的经验、投资理论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同时服务于成千上万需求各异的投资者的系统,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投资收益目标、个性化特征,提供最适合的投资组合,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 3.智能化,理性化 智能投顾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并拥有智能监控与动态平衡机制,完全不会受到投资者的情绪影响,相对比较客观、理性。 三、我国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规模 我国智能投顾行业从2014年开始发展,根据鲸准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我国智能投顾企业在2014-2016年分别增加19家、31家、21家。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测数据,2020年我国资管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左右,参考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渗透率5.6%,并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理念成熟度较低,预计2020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渗透率约为3%,那么2020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22万亿,如果按照0.2%的平均管理费用估算,则智能投顾行业整体收入规模将突破百亿。整体来看,智能投顾市场发展态势迅猛。 (二)平台情况 按照开发主体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传统金融公司研发的智能投顾平台,以证券、基金和银行业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代表,推出智能化投资咨询的线上平台;第二类是独立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以技术驱动的智能投顾创业公司和转型中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代表,是目前国内市场中的主流平台;第三类是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投顾平台,以部分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依靠掌握的流量和技术优势,进行智能投顾业务线条的扩张。 (三)监管政策 201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将智能投顾纳入监管范围,并对智能投顾业务准入资质和业务开展的规则做了明确的要求。 四、我国智能投顾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投顾行业和产品都尚未成熟,还处在发展初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投资理念尚不成熟 我国投资者散户居多,追求短期利益,资产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并且存在投资“刚性兑付”的需求,整体来看投资理念尚不成熟。2016年广发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中国家庭财富健康参考指数”,指出中国家庭财富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短期资产配置过高而中长期资产配置偏低;股票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均不到10%,保险配置不到7%,69%的投资者仅接受20%以内的本金损失,这将导致中国家庭财富增长速度缓慢。此外,智能投顾属于一种被动投资,国内投资者从主动投资转为被动投资还需要教育与引导。 (二)智能化程度仍不高 不智能化存在两个方面:一、投资者分析。对投资者理财属性的分析以问卷测试为主,虽然了解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但是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的刻画过于简单,仅用1-10来表述,容易出现偏差。对于理财目标的界定,多数平台仅有投资期限选项。二、投资策略分析。资产配置、投资分析环节,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等量化投资理论为主,需要人工参与调解,很少使用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 (三)法律规范还不完善 智能投顾业务主要包括投资咨询、证券交易、理财顾问等,涉及到不同金融领域的监管,使得智能投顾可适用的法规比较分散,许可界限模糊,监管法律法规成了“真空地带”。智能投顾平台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组合建议时需要证券投资咨询(顾问)牌照,进行自动调仓业务时需要证券资产管理牌照。然而在我国,投资顾问牌照和资产管理牌照是分开管理的,且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这意味着投顾机构只能向客户提供意见,而不能代其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但由于交易中涉及到各种不同金融机构产品的销售,因而严重阻碍了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此外,目前尚未有智能投顾平台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咨询业务牌照,整体来看监管部门收紧对证券的监管,行业准入门槛抬高。 五、反思建议 我国智能投顾的运营模式、业态发展与现行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整个智能投顾行业亟需从监管、行业、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 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投顾法律监管体系。首先监管部门应该明确智能投顾行业的准入资质,对符合行业规范的发放金融牌照。一方面要对从业资格进行认证和注册备案,另一方面智能投顾行业需通过申领金融牌照,才能开展相应的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针对金融牌照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参照国外金融市场的做法,在智能投顾行业实行投资咨询与资产业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外,有效促进产品设计、收益预测和风险评估等业务的进行。其次,监管部门在智能投顾的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明确规定具体的监管部门和适用条款,引导智能投顾行业健康、积极、有序地发展。 (二)健全行业信息披露机制 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健全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投资信息透明度:平台为投资者选择的投资组合和提供的投资策略,需要给出普通投资者可以看懂的投资说明;平台需要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平台要及时公布投资操作和盈亏情况等信息,以防止虚拟操作、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不良现象,增加投资者对智能投顾平台的信任度。此外,还可以建立一套行业征信系统,智能投顾平台需要定期按时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公布信用评级报告,以避免发生系统风险或行业风险,全方位地提高信用度。 (三)完善投资者评估分析系统 智能投顾在对投资者进行风险偏好刻画时,调查问卷内容设置过于简单,无法全方位地分析投资者需求与风险容忍度。建议通过丰富调查问卷的形式,如增加咨询投资者的现金流、资产负债、未来的收支变化趋势等情况,建立系统测评与风险指标评估,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以此更加系统地刻画出投资者的财务特征和风险承受能力。平台要在充分了解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后,匹配最适宜的金融产品,从而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同时平台应根据投资者评估报告对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理财。 (四)提升平台专业运营水平 由于智能投顾是一种新兴的金融科技,人才和技术都十分缺乏,这对运营者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需要配置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对智能投顾从业人员提高准入标准,建立对其考试与测试的系统,只有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并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参与智能投顾相关业务,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需要配备完善的网络运行系统和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确保智能投顾业务运营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主动向监管部门提交平台交易行为指标报告,保证行为合法合规,避免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六、总结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深入,智能投顾作为财富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行业管理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获得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我国的智能投顾刚刚萌发,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发展瓶颈,同时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发展机遇。因此,只有在有效监管与行业创新的双重规范下,智能投顾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从而在健康的运营轨道下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参考文献 [1]刘进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与新格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9 [2]孙建国,张斌.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12 [3]冯永昌,孙冬萌.智能投顾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下)[J].金融科技时代,2017(07):16-23. [4]冯永昌,孙冬萌.智能投顾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上)[J].金融科技时代,2017(06):17-24. [5]郑毓栋.智能投顾正在进入2.0时代[J].清华金融评论,2017(07):101-102. [6]杨丽.中国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J].北方经贸,2017(07):98-99+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