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基于政策文件的高校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研究

2017-10-20 22: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杨凯越  吉林大学

摘要:20131019日,中组部发布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相关规定,2015113日,教育部发布高校处级及以上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等相关规定,在企业兼任独立董事的高校教师面临辞职的压力,为了探究高校独立董事制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巨潮金融数据库中采集了从201310月以来的高校独立董事辞职公告,考察了高校独立董事的所在学校类型、社会声誉以及独立董事薪酬与制度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制度敏感性;高校独立董事辞职;政策文件

一、研究背景

20151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高校独立董事的企业兼职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据统计从20151127日到12月底这一段时间里,共计有大约270位独立董事离职,其中大多是具有商科背景的高校教师。

高校独立董事的大规模离职,加上大量的高校教师依然在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现状,反映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具有很严重的“高校依赖”症。高校教师一方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他们又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曾经业内人士表示,不少高校独立董事虽然拿着十几万的年薪,但出席董事会就是投赞成票,这样一来就没有积极维护中小股东监督董事会的权利。政策文件的发布产生了一种外生性的制度冲击,相关的高校独立董事会凭借他们对制度的敏感程度,依据实际情况对商业利益、高校职位进行综合的权衡和考量。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着重分析政策文件发布后影响高校独立董事制度压力感知的因素。

二、文献综述

从独立董事的辞职这一行为来说,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是为了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罗党论、唐清泉(2007)讨论过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与独立董事风险感知力之间的关系。谭劲松、辛宇(2006)的相关研究还表明,独立董事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辞职与否的关键因素。从辞职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张俊生,、曾亚敏(2010)和王性玉、彭宇(2012)等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辞职事件释放出一种讯号,投资者会基于独立董事辞职事件做出反应,并体现出一个显著为负的短窗口或者长窗口的市场反应。

本文针对的是基于政策文件发布后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其实在“中组部18号”文发布后,辛宇、邓晓飞、 滕飞(2016)等学者对官员独立董事的制度压力感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考察了官员行政级别、公司产权性质和地区政治强度与官员独立董事辞职时间的关系。黄志雄,、杨有红(2015)的研究指出通过计算独立董事离职公告日累计超额收益率,发现在短期内官员独立董事的离职对企业价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分析和假设提出

在教育部的《通知》发布之后,各大院校的党委组织部纷纷转发该通知的要求,在企业兼职同时又是重点排查对象的高校独立董事首先在高校中面临制度的压力,相比于其他高校而言,“985”和“211”院校的综合实力较强,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教育资源较好,而且 “985”和“211”院校多数为省部级直属高校,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因此对于“985”和“211”任职的高校独立董事,高校的政治职位给高校独立董事带来的声誉和激励更突出,因此高校独立董事就越可能辞去独立董事职位而保留高校党政领导职位,因此其对制度压力的感知就越敏锐。

H1:相比与其他高校,来自于“985”和“211”高校的独立董事对制度压力更为敏感。

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一般较好,他们任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其已经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市场声誉。事实上,对于高校独立董事来说,构成其声誉评价的因素不仅局限于其在上市公司中的表现,也基于其在各种社会角色中所获得的基于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评价。一般在企业兼职的高校独立董事,在高校和企业中都比较注重维护自己的声誉,当政策文件发布后,高校独立董事如果不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尽快辞去在公司兼任的职务,可能会对高校独立董事的声誉造成损害,社会声誉较高的独立董事有强烈维护其声誉的动机,因此社会声誉较高的独立董事对制度压力的感知就越敏锐。

H2:高校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越高,高校独立董事对于制度压力就越敏感。

从薪酬激励的视角出发,独立董事的薪酬是激励与约束独立董事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指出独立董事的薪酬较高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得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勤勉和忠实的义务。考虑到薪酬激励给独立董事带来的经济和声誉等方面的提升,拥有较高薪酬的独立董事更不愿意舍弃企业的独立董事职位,而表现出对制度压力的不敏感,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其对制度压力感知越不敏锐。

另一方面,从独立董事避险性的视角出发,较高的薪酬会引起公众和高校较高的关注,高校独立董事如果拒不辞职,就会被质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独立董事就具备了规避风险的强烈动机,对制度压力的感知也就越敏锐,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薪酬较高的独立董事有强烈维护其声誉和避险的动机,则其对制度压力的感知就越敏锐。基于上述两个不同的视角可以提出两个不同的研究假设:

H3a: 高校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则其对制度压力越不敏感。

H3b: 高校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则其对制度压力越敏感。

四、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了20131019日发布到2017228日之间的A股上市公司的所有高校独立董事的辞职公告中筛选并整理出了初始的研究样本。本文使用“独立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与“辞职”、“辞任”、 “离职”和“离任”两组关键词共16个组合在公司公告的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整理出目标区间内的独立董事辞职的相关公告。本文经过筛选和整理最终共获得229家上市公司的253人次独立董事辞职发布的公司公告。

本文中的解释变量有3个,分别对应本文第三章中所提出的三个假设,变量的测量方法借鉴已有相关文献,总结出本文的变量定义表如下所示:

实证分析的变量定义表

实证分析的变量定义表

(一)解释变量

1、高校类型

本文采用是否为“985”和“211”工程院校作为量化高校类型。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之外,还有其他的科研机构也在某一领域占有优势和突出地位,因此将中央及省部级直属科研机构也纳入其中。

2、独立董事的导师级别。

有研究指出,上市公司会更加青睐具有良好声誉的教师担任独立董事。从专业能力、经验和阅历等角度来看,博士生导师相比于硕士生导师更胜一筹,在专业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所以本文将导师级别作为评价高校独立董事社会声誉的标准。

3、独立董事薪酬

本文中独立董事的薪酬选取的是独立董事年薪酬数的自然对数,取自然对数可以有效的降低变量数值差距过大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

(二)被解释变量

本文中的被解释变量是制度压力感知,制度压力的敏感性的体现是高校独立董事辞职时间的长短,高校独立董事辞职时间反应了其面对制度压力的敏感程度,辞职时间越短,说明高校独立董事的制度敏感性越高。

(三)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仍然广泛应用于数理统计中,本文的回归检验的数学模型为:

公式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统计分析

利用SPSS软件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下图为输出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二)回归分析

利用STATA软件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本文提出的3个研究假设分别进行检验,表格中的解释变量在前、控制变量在后,下图为输出的关于3个解释变量假设检验的汇总表格如下所示:

假设检验回归分析表

假设检验回归分析表

注:上述表中的* ** *** 分别表示在10% 5%1%的水平下显著。括号中表示的是变量系数的t值。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个解释变量的t值均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所在高校为“985”和“211”高校、社会声誉越高、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的高校独立董事的辞职时间越快,本文的前二个假设和第三个主假设的第二个副假设均受到了数据支持。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在两个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1)高校独立董事社会声誉代理变量的更换。采用另一种代理变量来衡量高校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职称等级。(2)对解释变量——辞职时间取自然对数。实证检验的数据结果均显示为稳健。

六、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高校类型、社会声誉和独立董事薪酬对独立董事制度敏感性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在高校类型为“985”和“211”高校,社会声誉较高和薪酬较高的情况下,高校独立董事对与制度压力感知越敏锐。本文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高校独立董事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特征,通过加深对于高校独立董事个体行为的理解,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的管理者、公司股东和高校等科研机构提供参考,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公司治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罗党论,唐清泉.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 2007(4):69-74.

[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公司治理课题组,谭劲松,辛宇,.控股股东性质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非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C].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06:118-125.

[3]张俊生,曾亚敏.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信息含量[J].金融研究,2010(8):155-170

[4]王性玉,彭宇.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效应[J].管理评论,2012, 24(12):31-39.

[5 ]辛宇,邓晓飞,滕飞.制度压力感知与官员独董辞职--基于“中组部18号文”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6,42(8):121-132.

[6]黄志雄,杨有红.独立董事强制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政策文件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5,29(12):14-17.

[7]周泽将,刘中燕.中国独立董事声誉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违规处罚市场反应视角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8):102-112.

[8]李蕙.高校独立董事的特征与履职情况分析[J].财会通讯,2013(18):37-39.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