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中国传统道德力量调节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017-10-06 18:4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马纪岗   郑州工商学院

摘要:道德力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调节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超越市场和政府调节的重要作用,对过去和当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同样对于市场经济也具有建立良好秩序、促进干事创业、建立诚信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等调节作用,研究道德力量调节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市场经济、调节作用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道德情操论》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提出富裕与不道德并不正相关,认为仁慈、利他主义等这些心理驱动力都是不稳定的、偶发的、非持久性的。他认为利己心是人类的本能,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下,利己心具有自发地趋向美德的内在力量。在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下,自然会具备道德涵养,如勤勉、谨慎等美德,国民在积累经济资本的同时,积累了勤勉、节俭、诚实、守约、守时等道德。而在《国富论》中,他把人性本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当作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这样以来,一种人性本善的道德利他主义与一种人性本恶的经济利己主义便矛盾而奇妙地共生于斯密理论之中,被称之为“斯密问题”。“斯密问题”揭示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正视道德力量,也就是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体道德素养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提供道德基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所必需的行为准则。正如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说:“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

    厉以宁1999年出版了《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道德力量作为“第三只手”的重要调节作用。厉先生认为在经济活动的调节中,道德力量是超越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非交易领域主要靠道德力量调节,同时道德力量是不同于物质技术基础提升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的重要力量,可以促进基于道德信念的“第三次分配”,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人长期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所形成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中国传统道德借助儒家、道家、佛教的一些理论或说教存在,社会大众也主要借助儒家、道家、佛教了解和传习中国传统道德。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三纲五常的说教促进了国人人格的形成,道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观和生态观,佛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理论和众生平等的理念促进了人的向善和社会和谐,禅宗鼓励在现世修行的理念增加了包括佛教徒在内的不少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传统道德是现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产生的基础,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接受,对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调节同样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道德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良好秩序。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经历了中国传统道德遭到严重破坏的文化大革命,以致于中国传统道德在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都鲜被提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效率和金钱之外似乎没有别的追求。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社会道德水平,尤其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水平出现了下降和滑坡的现象。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金钱至上、违法乱纪甚至成为常态,自律意识缺乏,公益精神缺乏被有识阶层诟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更是让世人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不少问号。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政府调节,也亟待中国传统道德力量的调节。

儒家的礼教以及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虽有糟粕,但对中国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认同有着积极的推动,形成了组织中尊上、交往中礼让、家庭中重视伦理等数个层面的良好秩序。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是为中国人指出了一条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规律,也是为其提出了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中国人生态理念的源泉。这些传统道德力量为中国市场经济活动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二、中国传统道德力量促使人们重视经济活动,促进干事创业。

中国社会虽曾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之中,但中国传统文化重现实、尚事功,相对于西方“超越的浪漫主义”更侧重“协调的现实主义”。强调“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在其背后是农耕文明带来的勤劳、忍辱、节俭等道德的要求。所以说中国人重视经济活动,提倡干事创业,提倡勤劳节俭,反对“不劳而获”。这些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就会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例如调节一些高福利社会带来的人的惰性等不足,发挥其超越市场和政府的调节作用。

三、中国传统道德力量有利于建立和谐、诚信的经济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以诚相待会极大地降低交易领域的交易成本,也是非交易领域的主要调节力量。市场经济活动中,人的自私自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容易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具功利性。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也存在不少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事例,破坏了健康的秩序,也为社会造成了不良示范。

中国传统道德中儒家“仁”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也是中国“和”文化的重要基础。这种道德力量要求人们做事情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换位思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促进了包括市场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的和谐。儒家同时强调“义”和“信”。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也要求“重义轻利”,孔孟的这些思想已经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更是成为了不少中国人人格的一部分。“义”与“信”不仅是做人的要求,也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促进了良好商业信用的形成,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

四、中国传统道德力量中自律、向善的要求产生高效率。

儒家的“慎独”要求个人要重视道德水平的修养,重视品行操守,这是中国人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而《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人们要追求至善的境界,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在为市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指明方向。“慎独”和至善的这些道德力量会降低了管理成本,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在对市场经济调节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中国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对中国人内修的要求,也是打造中国“匠人精神”的重要参考。

五、中国传统道德力量有利于提升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人的社会责任感。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已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重要部分,成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人”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指明了中国人这辈子要干什么,怎么干。已经是影响企业家在内的中国人的最主要的传统道德力量,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公益意识。而中国汉传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理念实际已经转化道德力量影响着包括佛教徒在内的诸多国人积极向善的性格,间接促进了个人社会责任的提升,在市场经济活动的调节中不可忽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道德的力量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正帮助客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局限性,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必不可少的另一种调节方式,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M].上海:三联书店,2010,第32.

[2]亚当·斯密:《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

[3]厉以宁: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新财经[J],2008,10,第24.

[4]刘海英: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科技资讯[J]20068,第205.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