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社会文明和谐与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2016-03-13 21:5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杨新宇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12JYC710076)和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2013SZXM053)

摘要: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奋斗目标,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社会文明和谐的积极推动者,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实现自身和谐;树立生态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文明和谐;大学生;时代责任

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文明与野蛮、愚昧相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主要着眼于人,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社会文明和谐的推动者,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实现自身和谐;树立生态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社会文明和谐,不仅仅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美好构想。不管是我国古代称之为“大同社会”或者“太平世界”,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设想的“乌托邦”,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文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进行精彩的描述,包括: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实行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也自行消亡;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到了‘消灭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文明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是在为争取社会的文明和谐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全而创立的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可以说,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规定,同时,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直在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需要推进社会文明和谐。

()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奋斗目标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把文明和谐作为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实现社会的文明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充分准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又把“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文明和谐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众所周知,文明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境界。人类文明在实践中发展,文明是社会进步状态的基本描述,文明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在解决人类冲突的过程中诞生和形成的,是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文明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谐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价值观,恰是文明的集中体现。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导致社会诚信缺失、惟利是图、价值观扭曲等,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根源都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因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明,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方能绘就社会和谐的美好图景。

二、推动社会文明和谐是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我们所要推动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自觉肩负起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是的神圣义务和时代责任,做社会文明和谐的推动者,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实现自身和谐;树立生态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实现自身和谐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的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现自我和谐,就是不断加强修养,做一个内心和谐的人,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宽容、学会体谅、学会克制、学会排解,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树立生态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人类和自然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自然到处都留下了人类的印记。“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互动关系中。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界又反作用于人,力求恢复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人类如果盲目地改造自然,其结果只能是导致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进而导致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那么人类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人类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进步中,必须设法与自然相和谐、相平衡,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使命而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类是主体,但不是“主宰”;自然是客体,但不是“异体”。人类要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中实现对自然的维护建设,在对自然的开发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动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做到和睦共处、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只有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每个大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做社会文明和谐的积极推动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都将无法实现。因此,做社会文明和谐的积极推动者,大学生应时刻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参考文献:

[1]郑建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甘肃社会科学,2007(1)

[2]广东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0

[3]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86

[4]杨信礼.科学发展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

[6]岳玉禄.论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阴山学刊,1988年第3期。

[7]严德强.秀美乡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9]人民日报评论员.努力当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人民日报,2010912

[10]潘庆华,刘涛.做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党建,2008年第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