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高楚颐 北京财经学院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企业纷纷将自身业务与时代科技相结合,开辟出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经济也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模式。本文首先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概念界定,对于其发展特征加以总结,并提出目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交易风险 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我国的经济和商业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尤为明显的一点体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持的电子商务正在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而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的扩大,其对于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也在增强。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限制着“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下如何面对全新的挑战,如何准确分析此时电子商务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形态。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支持,对新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传统企业可以借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使实体经济发展动力得到增强,起到加快国民经济结构和质量升级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商务活动模式。它依托于互联网浏览器/服务器等基本应用,交易双方进行远程商务活动和交易活动。因其方便性、快捷性,电子商务已经成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并还在进一步向生产和消费领域延伸。 在新时代“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模式也不断转型,从传统企业逐渐走向线上线下逐步融合的新模式,深受大众喜爱的手机移动端和网络平台的注册用户、购物频次和交易金额都在不断突破性增长,这无疑极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以“互联网+”为背景的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 (一)商务模式平台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各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层出不穷。常见的主要有B2B、B2C、C2C以及O2O等。互联网的优势使平台两端的客户之间产生的乘数效应常常是传统企业的几倍,这便使得我国企业运行规模和覆盖范围急速增长,能更有效的服务于各类消费群体,很多传统企业也把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分销渠道之一。 (二)购物方式移动端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体现在依托于移动端工具的普及。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4.73亿人,增长率达到13.2%,2018年预计将增长至5.12亿人。移动端为传统企业搭建了流量进入的平台,让更多人可以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地进行在线交易;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更多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参与提供了更多机会,纷纷开发客户端抢占市场,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渠道的拓宽对于农业商务等方面都起到有利其发展的作用。 (三)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近20年来,中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就业。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2017年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交易额达到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网购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线上用户,全国网购用户规模达5.33亿,同比增长14.3%;电子商务提供了直接从业岗位人员和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人员达4250万。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增长的份额让企业加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创新模式的探索,进而更加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广泛拓展,我国各地区的电子商务交易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上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同时,农村与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的互联网覆盖率也有着较大差异。在互联网发展为部分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令一些被排斥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外的人们陷入被“抛弃”的境地。 (二)存在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 电子商务本身具有虚拟性,为加强信任度和易于管理,交易双方在进行账户注册及一些后续环节会需要身份等信息进行认证,而现在对信息的保护手段尚不完善,经常会出现如信息泄漏、篡改、伪造、信用威胁等问题。攻击者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盗用或篡改身份或信息,冒充他人身份进行交易、行骗或勒索等不法行为,获取非法利益。同时互联网交易也为病毒提供了传播机会,很多新型电脑病毒直接利用网络作为自己的快速传播途径,造成数据丢失或经济损失。 (三)监管力度不到位 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监管较为滞后,缺少客观的第三方督察机构对商家和客户的行为进行多方面的监督和评测。在这种监督不力但市场又面临多方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市场出现了较多问题,定价不公允、产品同质化、消费者难以维权等现象也影响了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监管到位,妥善解决信用问题,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交易,建立稳定的市场环境。 (四)缺乏技术人员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需要依靠人力支撑,但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不完善,很多企业普遍缺少技术、运营、推广等专业人才。从业人员除了基本商业素养外,还要有网络知识、营销技能与经济思维,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辟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但大部分是以解决就业为目的导向,这与成为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人才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四、针对“互联网+”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均衡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对于电子商务普及率低、互联网覆盖率低的地区,应首先加强其互联网覆盖建设,通过建设基站、有线宽带、移动网络等设施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同时同步建设物流配送网络、售后服务体系等相关支撑环节,并通过合理营销方式增加电子商务交易额度,如加强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依靠周边大城市推动发展或发挥地区特色从而增加交易量等。 (二)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在面临多种风险的互联网交易时代,为了应对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安全保障问题,应当大力加强网络保护措施,并强力推广网络安全技术。例如电子商务方面可以使用防火墙技术对服务进行保护并过滤有风险的选项,控制对系统的访问、增强保密性等;在支付过程中可以进行开户审核、实时加强账户监测、使用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进行交易验证,确保交易完整真实可追溯等。 (三)多方面加强市场监管 政府方面应介入管理电子商务市场,使电子商务监管更加均衡并富有权威性,保障市场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安全规范。也应改善监管手段,例如与信息技术安全公司加强合作,构建第三方的监管平台,以此达到多层次监管的目的。在监管的同时要提高监管透明度,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便于民众了解,也可以增强舆论监督力度。 (四)大力培养技术人员 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和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加需要富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为之服务。所以我国各类院校与机构应积极顺应“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专门开设技术人员培养类的课程,培养出能创新的技术人才来,帮助和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应当不忽视对于管理高层的培训和指导,积极造就电子商务推广领军人才。 (五)完善电子商务法规政策 对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型经济模式,应当在立法层面有所作为,有针对性地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应发挥相关行业、组织和专家的作用,探索建立能引导电子商务合理发展的法制环境与标准体系。法治建设可以提高依法监管的权威性,增强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度,培养更广泛的可持续的消费群体,有助于促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力元.“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浅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3) [2]吴亦娇,赵子健.“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2):71-74 [3]聂林海.“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J].中国流通经济,2015(6):53-57 [4]李淑珍,李晓宾.“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挑战与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2016(16):87-89 [5]曹南.“互联网+”下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6) [6]高艳丽,刘勇.“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挑战与选择[J].人民论坛,2016(5):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