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林静 天津市烟草公司津南分公司 摘要: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理论上对两者独立性和相关性一直有所争论,普遍认为这两种监督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实务中,两者的相关性作用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财会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在实践中的作用分析,论证了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作的必要性,探讨建立两者的协作机制。通过建立财审专业人才库,专业信息知识库、监督工作时长制度、成员例会制度、项目团队制度、管理建议书制度实现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作。这种协作机制是信息沟通渠道,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促进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更好发挥监督职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内部控制 2020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讲话上强调: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在这段论述中,充分肯定了监督在今后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对监督的方式进行列举,明确提出了各种监督手段之间的关系。在各种监督方式中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将极大的影响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对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思想,积极履行监督责任 监督日常化,整改常态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财审人员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主动监督的意识,与时俱进,调整工作重心,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监督职能,这是国家的要求,也是职业赋予财审人员的责任。财会人员通过对原始票据的审核,来监督经济业务,保证其真实性、合规性,通过核查审批程序来监督内控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审计监督通过审核公司的经营成果来评价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对企业管理、经营各方面的风险评估来监督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与执行状况。今后,监督与被监督,整改与落实将成为财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财会监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基础 财务监督是日常的普遍的监督。所有的经济业务都要经过财务人员的处理,财务人员应用会计语言,将经济数据整理为财务信息,财务核算的水平决定了经济数据的精准度。例如:近几年,国家推行金税系统,加强税收控制,同时也监控发票的开具和抵扣的全过程。在落实层面,财务人员在报销过程中,对发票开据、使用的严格要求,几乎杜绝了假发票,虚开发票的现象,促进了基层经济交易的规范化,从而稳定了税基,增加了税收,提高财政收入,也使得减费降税这些利好政策得以推行。这是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会计机构的各级财会人员努力的结果,小会计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财务核算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使财会人员有能力将工作重心由核算转向监督。 (二)审计监督是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监督 智能财务时代的到来,审计监督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1.监督的难点在经济业务的起点:求证原始材料的真实性。财务软件,审计软件的使用,不需要审计人员做大量的数据核对工作,数据计算、分析由计算机完成,出现问题的地方多集中在原始材料上。例如瑞星咖啡造假案。“浑水研究”认定瑞幸销售虚增所使用的方法很平常。该机构通过雇佣大量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监控并记录瑞星咖啡门店流量,计算得出每个商店每天的全国平均订单数,并推算出年度总销量,这个数据与报表中披露的销量相比较,得出销量虚增的结论。2.监督的重点在过程控制。监督者通过对制度制定、执行等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检查,综合评价被审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例如采购项目审计是近年来尤为重要的专项审计。采购项目的计划、审批、预算、招标、公示、合同签订、执行、付款、验收以及廉政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对采购项目的监督主要是对全过程中人的行为的监控。由谁做出的决定,怎样做出的决定,选择了哪个供应商。人的行为是受利益驱动的,从行为的异常表现来发现利益的往来,从而发现采购中的舞弊现象。 (三)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但是二者具有实质一致性 两者存在一下差异:1.主体不同。财务监督的主体是财会人员,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审计人员。2.工作方法不同。财务监督依靠对原始票据的来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通过能否支付款项,以及支付金额,时间来规范经济业务。这种监督简单直接,效果明显。审计监督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来进行判断,以发表审计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公司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受审计周期和执行人的限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3.重点不同。财会监督是全面的最广泛的监督,所有经济业务都经过财会人员的审核才能处理。审计监督也是全面的监督但是受时间和取得资料的限制,每一次监督会所侧重。4.对象不同。财务监督经济业务和执行人。审计监督是对财务监督的再监督,监督的对象不仅包括财务监督对象也包括财务人员和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两者存在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这是两者的根本关系。 两者又密不可分:1.审计监督依靠财务监督提供资料,但是不限于财会资料。2.两种监督原则一致,都是国家的财经法规,行业的制度。3.审计监督的成果需要通过财务监督落实。4.审计监督是财会监督的递进,后一项是前一项的责任背书。5.两种监督相互依存,财会监督水平越高,促使审计监督可以向深度挖掘,审计监督可以为财会监督提供更加有利的管理咨询建议。 财会、审计人员对监督的项目付有监督责任,但是都不会改变经济业务事实,不会改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无论是财会监督还是审计监督都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数据使用人提供决策依据。 二、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有协作,但是责任相对立,导致内审人员对参加审计监督积极性不高 财会监督随着财务日常业务的开展同步进行,财会机构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而审计监督受工作性质的限制,人员配备没有硬性规定,人员的构成受公司规模的影响较大,一般是以专职审计人员加兼职审计人员结合的方式完成审计任务。例如有某家公司下设17家分公司,其审计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分析如下。机构设置是总公司设审计部,由一名负责人和3名工作人员组成,分公司不设审计部门,由财务部门设置1~2名兼职审计员。一个会计年度要完成的审计任务包括:对17家分公司在3年内要完成一次任期审计,那么每年要对约4~5家分公司进行例行审计。假设年度有2次提职审计,3个离任审计,1次对17家公司的全面专项检查。另外还有每四年要完成一轮巡查工作,也要有1名财会审计人员参加。每个审计组由4人组成,每一次检查时间月1~2个星期。这样一年大约需要57人次参加审计检查。其中兼职审计人员(财务人员)参加占比为77.19%。
监督检查参与人员统计表 财务人员是内部审计的中坚力量,但是检查出的问题有一些是与财务相关的,这样就成了审计部门、巡查部门出成绩,而财务人员担责任的尴尬局面,造成财务人员参与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审计部门抽调兼职审计员困难,导致审计监督成效受限 为了应对审计监督的尴尬境况,基层公司一般会派出比较年轻的财务人员参加审计监督任务,而这些财务人员经验比较少,更容易纠结在具体的业务处理细节上,由此形成的审计报告会有两种不好的结果:一是审计意见的视角比较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的认可度不高。二是公司管理当局对基础管理工作评价低,极容易产生不信任感。管理当局的意见进一步增加了内部监督部门之间的矛盾。 (三)复合型审计监督队伍建设乏力 内部审计监督虽然有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以及工作纪律,但是更重要的是应对不同审计状况的经验,这需要一定的监督积累才能成长,大量优秀的财务人员不愿意参加内部审计工作,监督队伍很难成长壮大,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三、树立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作的理念 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目标的一致性,关系的依存性,决定了两者可以进行协作。但是两者的对立关系决定了双方建立协作关系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首先要树立协作的理念,为此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正确认识发现的问题 要接受“有问题”这个事实。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提升。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但是并不影响税收和利润。第二类是过程控制,制度执行问题。第三类政策理解、制度制定,管理风险问题。第四类是损害公司利益的原则性问题。其次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分类解决。对于被检查者来说,前三类问题,要虚心接受,及时整改,一般的整改措施是立行立改,教育培训和完善制度等,第四类要进行问责,需要交给决策层处理。对于监督者来说,要准确定性,不可强行拔高问题的性质,要充分沟通,了解经济业务的背景再做判断,并且要保证证据清晰,结论明确。 (二)正确的认识差异 接受“差异”,差异并不都是问题,很多时候是殊途同归,自成体系。财务会计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的体系,由于每个人在工作中各有侧重,看问题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发现处理意见不一致时,要找出政策依据,多研究政策,统一意见,适当界定。 (三)正确认识监督工作 监督并不是单纯的挑错,一方面它是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具有管理职能,是一种管理诊断。监督检查人员要找出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分心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在其后的整改工作中还要不断的跟进,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监督工作,也可以发现公司在管理中的工作亮点,并进行推广。 四、建立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作的机制 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由财审专业人才库,专业信息知识库、监督工作时长制度、成员例会制度、项目团队制度、管理建议书制度六个部分组成,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实现监督工作中人员协作,压力共担,知识共享,通过实践积累提高监督能力,锻炼成长一批复合型人才,这些人将成为公司管理的中坚力量。 图 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协作的机制 (一)财审专业人才库 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人才库的选择标准,进行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纪律的制定以及后续的信息维护。人才库成员可以抽选有意从事监督工作的财会人员、审计人员构成。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将成员编入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活动,特殊情况下允许有自由成员。设置团队是为了增加成员的归属感,便于成员之间加强交流,增进工作中的协作。队员要按时参加团队的活动,保障一定的出勤率。人才库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团队,但是团队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调整不要过于频繁。监督主管部门还要建立成员退出制度,适时推行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制度,以提高人才库的严肃性。 (二)专业信息知识库 这个知识库包括各种经济法律,公司的管理制度,各类行业标准,还要包括具有各类专业知识的人员。监督工作是个很广泛的概念,监督没有界限,监督的力度与执行人能力有直接关系。但是财会审计人员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的,但是我们可以请教各个行业的更加专业的人士,遇到专业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到相关人员,为发挥监督职能提供智力保障。 (三)监督工作时长制度 记录人员参加监督实践的时间,参与监督检查任务的次数,工作业绩评价。这是监督人员的经验值记录,据此对监督人员奖励,给予更多提升的机会。审计监督有不同于财务监督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但是又没有定法,需要积累经验才能提升监督的能力。审计人员需要大量的监督实践才能成长,执行监督检查工作,不仅要掌握工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在面对被检查单位工作人员时,如何与各级别领导、职工沟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能咄咄逼人,也不能过于谦卑,要能够深入了解经济业务实质,工作流程,不能想当然,不能照搬照抄文件规定。通过实践锻炼,监督检查人员能够扩展视野,从管理者的视角看业务,以变化的角度看问题,成长为财会审计具佳的复合型人才。 (四)成员例会制度 例会的内容包括:对监督项目进行讨论,统一意见,形成监督检查报告,给出整改建议;可以研究案例,交流经验教训;聘请各个领域的老师开展培训,扩展视野,提高专业能力。 (五)项目团队制度 监督主管部门任命项目组长,下达监督任务,任务的执行由组长负责。项目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主导建立相对稳定的项目团队,配备各类人员,对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要建立人员替补制度,形成团队内按专长进行分工协作,在不断的监督实践中完成团队的磨合,提高监督成效。团队建设要打破公司界限,注重队员的能力构成。队员由财务审计人员构成,也要注意挖掘在数据处理、计算机、采购、销售、法规、沟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根据监督检查及整改实施效果,要成就金牌团队,要成就金牌监督员。 (六)管理建议书制度 管理建议书由监督主管部门发布,并不针对个别公司,要通过汇总一段时间的监督检查工作,提出管理建议,向管理当局提供咨询服务。总分公司的管理体制下,分公司是受双重领导,在专业上受总公司的机关领导,在行政上受基层公司领导,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的部门壁垒,每个人都很专业的从事本部门的工作,对于其他部门的业务了解的很少。虽然有各种办公会议会有一些工作协调,但是很难深入工作的细节,如此导致工作重复,特别是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时,各个系统自成一体,业务经办人员不得不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重复审批。其实部门间可以相互利用数据,相信责任部门的审批意见,借以简化工作流程。内部审计监督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就是深入到各个公司,各个部门内部,了解工作细节,便于发现管理中的共性问题。监督人员通过梳理各个公司或者不同部门的管理状况,可以汇总成为很好的管理意见。 推行管理建议书制度,实质上是将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赋予新的意义。内部审计监督聚集公司中有专业能力又有管理视角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可以形成管理智囊团。当然管理建议书的质量是决定其管理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要想提出更有价值的管理建议,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新知识,增加管理实践。 五、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相结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促进专业人员向管理人才转型 财务人员参加监督实践后,会自觉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将审计经验带到本职工作中。监督过程是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扩展视野的过程。财务人员见多识广处理业务更加全面,会增强专业自信,遇到原则问题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可以给出管理建议,使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提高公司的发展质量。 (二)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促进公司核算的同质化水平提高 公司规模越大,管理层级越多,分支机构越多,核算实现同质化越困难。分公司核算产生差异化的原因:一是工作惯例限制,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处理习惯,固步自封很难发现问题,通过监督检查,接触更多的业务,跳出本职看工作,信息的流动,促进不同的管理理念在公司间交流,提高发现问题的几率,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便于统一标准。二是个人专业理解差异。财会与审计人员统一制定实务操作标准,实现经济业务处理同质化。 (三)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促进审计监督成果的应用 监督成果最终是由财务人员完成整改,或者由财务人员向公司内部传递整改信息。在协作过程中,财务人员更能了解问题的背景,这样有利于深入,彻底的整改落实。 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渠道,集中专业力量来研究问题,化解了工作中人的矛盾,提高了监督意见的权威性,加强了问题整改力度,推动监督工作更有成效。这个协作机制也是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实践锻炼成长一批复合型人才,推动财务、审计、管理工作进步,他们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减少公司内部控制风险,必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