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优化探索
|
范久淞 魏昕 王慧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小企业要应对好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把握人工智能应用要素,借助人工智能精准洞察市场,整合多渠道数据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助力企业把握市场需求,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开展高效营销推广,按照消费者画像做个性化推荐、精准投放广告,优化客户服务,凭借智能客服机器人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促使供应链管理升级,达成库存精准控制、物流路径优化等。因此,本文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如寻求政府扶持、加强产业合作来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构建三位一体的“制度+技术+合规”体系以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从引进、培养、留存这三方面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建立算法审核机制与法律合规体系来应对伦理与法律风险,为中小企业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跨境电商业务竞争力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优化 一、引言
当下,经济全球化且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灵活性和创新性强,在跨境电商领域潜力巨大,但发展时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文化有差异、市场洞察难、营销手段缺、运营成本高,这些都严重限制其在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1]。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在很多领域广泛应用,给行业带来创新变革。在跨境电商领域,其应用为中小企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和业务的优化带来新机遇。人工智能分析挖掘海量数据,能帮中小企业精准把握国际市场需求,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偏好、行为习惯和市场趋势,为产品研发、选品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营销推广中,人工智能通过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按消费者兴趣需求推送定制化产品信息,可提高营销效果和转化率。在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人工智能也能起到重要作用,既能提高运营效率,又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增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适应跨境电商市场变化、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给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提高我国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地位。 二、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机遇 1.精准市场洞察 在跨境电商市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以及经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得消费者需求多种多样,而欧美消费者看重产品的品质、设计及环保,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却更多关注价格,但中小企业因为资源限制难以开展大规模市场调研[2]。 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行业报告等多渠道数据在人工智能整合下,能够有效分析消费者的搜索、浏览和购买记录,方便精准把握其兴趣偏好与购买意向,明确不同地区产品需求热度,通过对社交媒体内容进行情感分析,人工智能可洞察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态度,从而为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历史销售数据被机器学习算法来学习并结合地区经济、人口变化等因素,借此预测市场趋势,帮助企业提前规划生产、管理库存、推广产品以降低风险;人工智能分析竞争对手数据,企业借此了解对手优劣势、寻找差异化定价空间、借鉴营销策略并进行创新[3]。 2.高效营销推广 传统跨境电商营销精准性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人工智能能进行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广告投放,有利于提升营销精准度与转化率。 用消费者行为数据构建出的画像能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从而提升购物体验并提高销售转化率。 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投放系统能够凭借消费者多维度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在恰当的时间与平台投放广告,既能削减成本又能提升广告效果。且人工智能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能依照目标市场的文化、语言和审美,自动生成与之适配的营销文案与图片,提升内容制作效率与营销效果[4]。 3.优化客户服务 跨境电商业务所覆盖全球客户,但是客户服务面临着语言、时差和需求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而中小企业要想构建高效解决方案,也需要合理应用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实现24小时响应客户咨询,处理产品、订单、售后等问题,解决服务不及时和效率低的状况。机器人能学习咨询数据来完善知识库,在复杂问题转接人工客服时会把答案记录下来,以此达成人机协作。 人工智能处理投诉中,能凭借情感与语义分析判断投诉类型和严重程度,自动生成解决方案以快速解决问题,并分析投诉数据有助于挖掘产品和服务的问题,让企业进行精准改进优化。 4.供应链管理升级 跨境电商的供应链环节复杂,库存、物流和成本管理这些难题常摆在中小企业面前,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给供应链优化提供了新的办法[5]。 库存管理中,人工智能会对历史销售、市场趋势等数据加以分析,精准预测需求,企业可据此合理规划库存,依据销售速度动态调整,库存成本与缺货损失都能有效降低。 在物流配送中,人工智能算法会将货物、目的地、交通等因素综合起来规划最佳路径,从而提高配送效率并降低成本[6]。智能仓储管理靠物联网技术来实现,能实时监控货物状态、自动调整存储位置,提高盘点的准确性和仓库利用率。 由人工智能搭建的供应链协同平台能让企业和供应商、生产商实时共享信息,使订单、库存和生产进度等信息顺畅流通,保障产品按时交付,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三、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技术应用成本
中小企业发展时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由于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跨境电商业务时技术应用成本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中小企业大多缺乏能力自主研发该技术,只能依靠购买外部相关技术服务或者软件。但现在市场上成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成本高,中小企业利润空间有限,购买预算有限,一些知名的人工智能客服系统,其软件授权费、定制开发费以及后续维护升级费对中小企业而言是很大一笔开销。 中小企业除了要付购买技术服务的钱,还需要投资搭建适配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设施,人工智能技术运行需要借助强大的计算能力,企业需要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存储设备这些硬件,而中小企业本来在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少,这样一来企业负担加重,在业务发展、数据量增加的时候,企业还需不断升级和扩容硬件设施,资金投入更多,资金压力更大。 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数据收集和标注的成本问题横亘在前,人工智能技术性能很大程度依赖海量高质量数据,企业要让人工智能系统精准理解和处理业务问题,需要收集整理大量跨境电商业务相关数据,如市场、客户、交易数据之类的,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数据标注得专业人员来做,他们要对收集的数据分类、标注等处理,这样人工智能模型才能有效学习和识别,而数据标注既繁琐又要求较高专业技能,会将数据处理成本进一步抬高[7]。 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的核心资产是数据,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数据至关重要,但数据大量收集和应用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凸显,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差异显著,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企业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方面要求严格,企业需在用户明确同意下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且需要对数据安全保护负责,违反规定就面临巨额罚款,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或许宽松些,但也在不断完善加强,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要面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要确保自身数据处理符合当地法律要求,这使得企业合规难度和成本增加。 技术防护能力方面中小企业相对薄弱,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威胁,网络黑客、恶意软件等安全攻击手段不断涌现,这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极易成为攻击目标,数据泄露事件一旦发生,企业或将会面临客户信任危机,还可能担起法律责任,进行经济赔偿。而中小企业大多没有专业的数据安全团队与技术人才,无法及时发现与修复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这进一步加大了数据安全风险[8]。 数据跨境传输时存在一定风险,跨境电商业务有大量数据跨境流动,如客户信息、交易数据等或许得传输到国外服务器存储和处理,有被窃取、篡改或丢失的风险,加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数据跨境传输限制和监管要求严格,中小企业要确保数据跨境传输合规,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3.人才短缺
新兴前沿技术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专业人才要求极高,而当下市场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这使中小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遭遇巨大人才瓶颈。人工智能技术包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复杂领域,专业人才需要有扎实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这类人才耗时久成本高,市场上人才供给相对不足。中小企业知名度和资源有限,在吸引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时困难重重,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常给不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较小,很难吸引到优秀人工智能人才[9]。 跨境电商业务有独特的行业特点,涉及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外语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跨境电商业务中,人才既要有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又要熟悉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和市场规则,这种复合型人才更难培养,市场上存量也少,中小企业招聘时很难招聘到这样的人才,这样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就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投入相对较少,这对企业内部人才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因为资金和资源有限,中小企业通常难以给员工提供系统且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课程,员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困难,这样一来,企业内部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更严重,也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中的应用和推广。 4.伦理与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广泛应用使得伦理与法律问题渐显,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与风险。人工智能算法依靠大量数据训练,若数据有偏差或不完整则算法可能产生偏见,在跨境电商产品推荐算法中,若某地区或群体消费者数据在训练数据中占比少,算法就可能对该地区或群体消费者需求理解不够,产品推荐会出偏差从而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和企业销售业绩,而且算法偏见还可能引发歧视等伦理问题,损害企业品牌形象。 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业务中会收集海量客户数据,如个人信息、购买偏好、浏览记录之类的,而数据滥用问题不可忽视,企业若为了商业利益,未经客户授权就把这些数据用于别处,卖给第三方广告商或者过度营销,就涉及数据滥用,这不但违背道德伦理,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使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四、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优化对策
1.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本使中小企业压力增加,但可从政策、合作、技术选择和数据处理等多维度突破困局。在政策方面,为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常设立专项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设立“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应用专项基金”,对采用智能客服、智能选品系统的中小企业进行补贴。此外,企业要主动关注当地工信部门、商务局发布的政策信息并积极申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也能分摊研发成本,如,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和本地高校合作,高校科研团队提供算法模型,企业提供业务场景数据,共同开发出适用于东南亚市场的智能选品系统,降低研发成本。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在获取技术资源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中小企业不用买昂贵的服务器集群,在阿里云、腾讯云等平台,优化算力资源应用就能把硬件投入成本降七成。就部署智能客服系统来说,用云服务模式,企业付个基础服务费就能快速搭起7×24小时服务体系,数据标注时众包模式能大大压缩成本。企业在猪八戒网、百度众测等平台发布数据标注任务,利用全球零散劳动力可把单个数据标注成本从5元降到1元左右,此外,在选择人工智能服务供应商时,要优先考虑有跨境电商行业经验的,采用模块化采购策略,先引入智能广告投放模块提高营销效果,再慢慢接入智能供应链管理模块,防止一次性大规模投入产生资金风险。 2.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中小企业跨境经营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同生命线一般,企业需构建“制度+技术+合规”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参照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制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明确数据从收集、存储、使用到销毁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其中收集阶段秉持“隐私设计”理念,通过弹窗提示、勾选确认等手段获取用户明确授权来确保数据收集合法合规[10]。 技术防护的核心手段是加密技术,如客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之类的敏感数据,要用AES-256高级加密标准来存储且密钥还要做到定期更新,部署好Web应用防火墙(WAF)、入侵检测系统(IDS)以实时监测网络攻击。某跨境电商企业引入了AI驱动的安全监测系统,使得98%的恶意攻击请求被成功拦截,并且应急响应机制不可或缺,企业要制定详细的《数据泄露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事件分级、处置流程、责任人,还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从而在数据泄露事件发生时保证1小时内启动响应、48小时内完成影响评估和处置,而且企业得设置合规专员岗位来一直跟踪全球数据法规的动态,针对欧盟GDPR、加州CCPA这些重点市场法规要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审查,以免违规被处以天价罚款。 3.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关键瓶颈在于人才短缺,这就需要从“引、育、留”三个方面来努力。人才引进方面要创新激励机制,除了高薪,股权期权激励也可提供,某初创跨境电商企业给核心技术人才5%股权就成功将资深AI算法工程师吸引过来。此外,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也至关重要,灵活的远程办公制度、扁平化管理模式对年轻人才很有吸引力,在人才培育上要和高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职业院校共同建立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将Python编程、跨境电商运营、机器学习基础等内容融合进课程体系,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工作。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极为关键,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线上可借助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将AI基础、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设为必修课程,线下则每月举办技术沙龙,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前沿技术。对于管理层,要开办“人工智能战略应用”研修班,提升其数字化决策能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是留住人才的要害之处,可以设置“AI创新奖”“业务突破奖”等专项奖励,给成功开发智能营销系统、优化供应链流程的团队重奖,建立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技术人员能选择向专家路线晋升,或者转向管理岗位,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成长通道。 4.应对伦理与法律问题 源头防控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法律风险十分必要,企业要组建由技术、法务、伦理专家构成的算法审核委员会,对智能推荐算法、定价算法等定期审查,采用“可解释AI”技术保证算法决策过程透明。可以借助产品推荐系统向用户展示推荐理由,让算法更可信,在数据训练环节要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做好数据清洗、去重、平衡处理,防止因性别、地域等数据偏差造成算法歧视,还要定期开展员工伦理培训,通过模拟数据滥用场景、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全员伦理意识。 从法律合规的角度看,企业还需构建动态响应机制并设立法律合规部门,用以实时追踪国内外人工智能立法动态。要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牵头的《跨境电商AI应用合规指南》编制工作,从而掌握行业话语权。业务开展前要委托专业法律机构做合规评估,如某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时请国际律所对智能客服系统做GDPR合规审查,及时调整数据存储方案,避免了潜在法律风险。此外,还要建立法律风险预警系统,借助AI技术监测政策法规的变化,一旦发现和企业业务有关的法规更新就马上启动内部评估和流程调整,确保企业一直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五、总结 跨境电商发展浪潮中,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需要人工智能给予重要支撑,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高营销效能、优化客户服务、升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人工智能优势显著,能弥补中小企业资源与能力欠缺之处,不过中小企业在利用人工智能时,技术应用成本高、数据安全隐患大、专业人才匮乏、伦理法律有风险等挑战仍然突出,中小企业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多方合作、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创新人才引育留机制、建立健全伦理法律合规管理等策略,可逐步解决这些难题。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且应用环境持续完善,中小企业若顺势而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在跨境电商市场必然会发展得更稳健,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Researcher at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Has Published New Study Finding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Contex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2022(Sep.9):82-83. [2]LI, BING, LI, JIAHUA, OU, XIJUN. Hybrid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tem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ultiview collaborative fusion[J]. 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2022,34(9):6753-6762. [3]JIAHUA LI. Innovation Research of Cross Border E-commerce Shopping Guide Platform Based on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Frontier computing: theor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vol. 2: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computing: theor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FC2018), July 3-6 2018, Kuala Lumpur, Malayasia.: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19:1785-1792. [4]林海舟.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数字经济领域的机遇与挑战[J].销售与市场, 2024(30):58-60. [5]程鸽.跨境电商平台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进入策略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24(30):16-18. [6]贾玙茜.跨境电商对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透明度与响应速度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24, 40(5):128-131. [7]吴玮.跨境电商平台赋能中小企业贸易数字化转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4. [8]唐永钟.人工智能助力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 2023(6):161-163. [9]刘春霞.跨境社交电商背景下外贸中小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与突围[J].全国流通经济,2022,(26):19-22. [10]李梦晴.RCEP背景下跨境电商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2(5):8-14.
[注]:基金项目内容(来源):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基金项目标题:小微企业跨境电商业务运营推广,基金项目编号:PY2024013S。 |





“知识+精选”直
字节跳动国际化战
虚拟集群的知识溢
江苏制造企业供应
融资约束对企业体
数字金融对上市企
战略导向的财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