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创新视角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及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罗敬文 胡永铨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500) 摘要:双元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随着社会对数字经济和企业绿色治理责任的重视度提高,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的三重挑战,如何建立数字化转型机制来提升企业ESG表现尤为重要。文章以中国重汽为例,基于扎根理论案例研究方法和双元创新视角,探究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及其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具有显著影响,且双元创新在两者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双元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中发挥了传导机制;(2)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双元创新能力,即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就越有助于推动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提升;(3)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管理赋能、社会网络能力、组织结构创新、生产模式变革、产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2条机制路径,从而提升企业ESG责任表现。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ESG表现;扎根理论 一、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等八部门提出了到2027年,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的要求。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浪潮下,数字经济已成为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传统制造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主动适应当今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战略选择。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于人,产业发展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积极探索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数字化转型,作为当前企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管理模式的革新,更在塑造企业长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溢出效应[1],从而提升其ESG表现。ESG作为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平衡联系的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从三个维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核心框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参考,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与影响因素。如从媒体关注度[2]、企业研发投入[3]、资源协奏[4]、合法性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5]、管理者学习理论[6]、信息基础建设[7]的角度出发,但很少有文献从双元创新角度出发,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传统制造业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兼顾ESG标准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因此,鉴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关系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案例的缺乏,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探讨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对ESG表现的影响。双元创新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关注管理创新、组织要素创新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这与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相契合。通过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旨在基于双元创新理论的视角下,以中国重汽为研究对象,揭示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ESG表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强调从实际案例中提炼理论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文献综述 1.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管理层视角、资源编排、信息互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基于管理层视角,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管理者间接从股价中学习和直接与投资者交流互动学习,提高管理者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企业ESG投资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6]。基于资源编排方面,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获取异质性资源,并对这些资源采取了“结构化-捆绑-利用”三步式管理行为,使资源真正发挥效用最终达到企业的ESG表现的提升[4]。基于信息互动方面,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将信息输出为标准化、结构化数据,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及内部控制质量,加快了内部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的构建,从而为市场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供了便利,最终提高了企业治理水平[5][8]。基于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等方式促进数字技术的创新,从而更充分地整合企业信息与技术资源等[9],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责任表现。 2.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与ESG表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双元创新的研究,主要涉及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中介和调节方面作用。研究认为,双元创新在管理层与企业价值中起中介和调节作用,管理层激励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双元创新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进行高管激励的第一年开发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强于探索式创新[10]。研究得出,双元创新尤其是探索式创新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效应[11]。此外,双元创新还在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12]。本文中,双元创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从组织内部结构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3个方面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活动:(1)企业依托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组织结构变革,能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与资源的途径,这有助于推动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和转化,强化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13];(2)企业数字化的发展使企业推动了管理层方面的转变,而管理层能力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管理层的行为不仅能够对双元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对双元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贯穿于双元创新能力构建的全过程[14];(3)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渗透,企业通过数字化产品技术创新有利于加速了由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所产生的技术流动,使企业有更大的概率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进而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实现企业的创新突破,从而帮助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创新活动。[15]二是从组织外部来看,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双元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的地位愈发稳固,企业会更加注重探索式创新能力与利用式创新能力的平衡,提升双元能力[17]。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运用也能够能够增强知识资本积累、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双元创新[16]。另一方面,双元创新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降低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优化内部管理,从而提高环境表现、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能力。许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和ESG表现之间有着积极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双元创新在中介和调节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双元创新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但鲜有将双元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双元创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的中介和调节方面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些不足,从双元创新的视角来梳理出一条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对ESG表现的显著作用路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模型构建 本研究鉴于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理论、ESG表现的研究,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编码(见表1),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ESG表现”的研究框架(见图1)。初步的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技术、社会公众关注度和提高内部信息透明度等渠道,从而作用于企业ESG表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能力,对ESG表现产生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对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同时,企业ESG表现在某些方面也会反作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表1 文献模型变量关系表 ![]() ![]() 图1文献模型变量关系图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双元创新视角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ESG表现的影响。鉴于目前尚无成熟理论可以借鉴,因此,扎根理论作为作为一种在质化主导的研究引入量化研究手段的研究方法,能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后衍生出理论,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非常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其主要步骤包括概念化与范畴化、主范畴与副范畴挖掘以及核心范畴与网络关系结构构建,以发展扎根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对ESG表现影响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来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2.案例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丰富性、案例的典型性两个方面,本文最终选取中国重汽作为案例研究对象:(1)数据的丰富性。中国重汽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重型汽车工业企业,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于1930年建成开业,并在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2001年中国重汽重组之后,开始实施以品牌和创新为主题的转型升级战略,2018年新一届领导团队上任后,明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企业愿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不断夯实创新根基,打造高端民族自主品牌。几十年来中国重汽不断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信息数据,可以保证数据的可丰富性。(2)案例的典型性。中国重汽属于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是国内重型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而在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当中,传统制造业企业企业仍处于基石地位。中国重汽由当初的汽车制造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重型汽车企业,无论是内燃机技术上的突破,还是服务上的优化,潍柴动力的每一次升级等等,其数字化转型过程非常明显适合进行本文的研究。 3.数据搜集 本文主要通过访问中国重汽官网、从CNKI、维普期刊、中国高校财经数据库等收集相关论文和文献资料、收集中国重汽领导人参加过的访谈以及新闻报纸相关材料这3种途径采集数据:本研究初步获得207篇资料和32张图片。 四、研究过程 1.开放性编码过程 开放性编码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逐行分析和不断比较,对其中关键性现象进行概念化及范畴化的过程。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逐句分析,提取出与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主题。我们将这些概念、范畴和主题进行命名和分类,形成初步的编码体系,下表2是本文开放式编码的几个示例: 表2 开放性编码示例 ![]() 2.主轴编码过程 主轴编码是借由演绎与归纳,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将近似编码链接在一起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和构建主要范畴的内容,并将主要概念范畴与次要概念范畴连接起来,以重组数据。在主轴编码阶段,我们对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编码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和归纳,形成了更具体的编码体系。最终,本文将24个副范畴逻辑归纳为管理赋能、社会知识网络能力、组织结构创新、生产模式变革、产品技术创新、环境责任表现提高、社会治理表现提升这7个主范畴当中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编码分析结果 ![]() 3.选择性编码过程 选择性编码是选择式编码是对主轴编码的精炼和整合,通过分析主范畴与副范畴及其内在联系,确定具有较强关联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核心概念范畴,最后集中提取出来的核心编码,能够清楚描述现象。在对6个主范畴进行关联分析之后,本文最终确定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内部逻辑(具体如图2所示)。围绕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ESG表现这3个核心范畴,最终完成整个理论的解释构建。 ![]() 图2 核心范畴提取过程 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特指在不获取数据的基础上,继续发掘范畴特征,进而作为是否停止采样的依据,当形成的理论已经能够解释目前所获得的数据,能够解释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时,就可以认为理论饱和。经检验,本文机制已趋于饱和。 5.模型阐释 本文以中国重汽为例,通过扎根理论案例研究分析,构建出数字化转型、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与ESG表现间的模型框架,系统地整合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最终梳理出2条显著的作用路径:一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管理赋能、社会知识网络能力,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最终作用于企业ESG表现;二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组织结构创新、生产模式变革、产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最终实现企业ESG表现的提升。 双元创新能力是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提升企业ESG表现的重要因素。本文经过扎根理论案例研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会直接影响企业的ESG表现,它可以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和优化资源配置来改善企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之间发挥了中介和调节作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进行双元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ESG表现的提高。探索式创新对ESG表现中的环境维度影响更为显著,因为它涉及到绿色创新技术、绿色新产品的开发,可以带来更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产品。利用式创新可能与ESG表现中的治理维度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它涉及到现有业务流程的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搭建,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知识系统化和信息透明度。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与建议 ESG表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参考,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提高ESG表现带来了可能。本文选取中国重汽为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存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具有显著影响,且双元创新在两者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双元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中发挥了传导机制;(2)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双元创新能力,即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就越有助于推动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提升;(3)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管理赋能、社会网络能力、组织结构创新、生产模式变革、产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2条机制路径,从而提升企业ESG责任表现。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政府而言,地方政府要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措施,激励企业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创新,进一步发挥双元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中的重要传导作用,从而带动其对环境、社会和公司三方面表现的提升,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和ESG实践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积极实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双元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双元创新能力带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性的绿色产品技术、搭建创新性的生产模式、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等方式加快企业探索式创新发展。同时,企业应实施管理创新模式,搭建完善企业社会知识网络关系,来潜移默化的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水平。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进而改善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 2.研究局限 首先,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所以对理论的可信度难以控制。同时,本文局限于企业内部影响因素,没有深入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对于ESG表现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铖铖,董慧.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3,25(6):507-517. [2]王丹妮.数字化转型、媒体关注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8):3-6. [3]企王晓红,栾翔宇,张少鹏.企业研发投入、ESG表现与市场价值——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调节效应[J].科学学研究,2023,41(5):896-904+915. [4]邰晓红,郭建晓.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资源协奏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24(1):155-159. [5]邰晓红,郭建晓.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资源协奏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24(1):155-159. [6]钟廷勇,胡俊.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基于管理者学习理论视角[J].会计之友,2024(11):118-126. [7]李国龙,朱沛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吗?[J].金融与经济,2022(9):52-61. [8]韩忠雪,张莹.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基于信息透明度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机制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23(3):141-150. [9]张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和融资约束水平双视角[J].现代金融,2023(12):11-19. [10]凃欣怡.高管晋升激励、双元创新与企业价值研究[D].武汉:江汉大学,2023. [11]王文华,叶沁瑶.双元创新视角下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9):127-133. [12]吴俊杰,盛亚,姜文杰.企业家社会网络、双元性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2):43-53. [13]孙忠娟,陈瑾宇.破解数字化转型悖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异质性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24,37(1):97-105. [14]荆浩,张耀耀,马佳,朱瑾.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双元能力提升组态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2):164-174. [15]王旭辉,史瑞.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24(3):129-132. [16]娄阳,周伟.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3(24):169-173. [17]AUH S,MENGUC B.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12):1652-166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GL03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NDJC193YB)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院级重点课题(202209);桐庐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230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