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信息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信息化 >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突出路径探讨

2015-12-26 22:2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邱之光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亟待转变的局面。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突出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问题;路径探讨

一、前言

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工作的好坏与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近年来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也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向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企业在管理上也逐渐采用了信息化的方法,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基础,这意味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的进展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必须不断探索力求完善。本文将针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路径问题展开分析,旨在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自身认知不足

当前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度依赖经验,拿来主义十分盛行。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促进企业管理工作信息化时,往往采取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的方式,甚至是照搬经验;虽然适当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自身的进步,是无可厚非的行为,但是完全复制则很有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麻烦。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每一个企业之间都存在各种差异的事实,企业作为个体而存在,自然拥有特殊性,因此不应单从共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个企业采取一种方法获得了成功,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企业。他们忽视企业的特殊性,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制定信息化策略时脱离实际,所以无法体现企业的内涵;并且缺乏新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对业务流程、部门职能的认知、执行力度不足

优化、调整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及部门职能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的工作,然而部分企业却在推行管理信息化的时候忽略了这些基础工作。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足够稳固和牢靠的基础,才能支撑上层的发展,缺乏稳定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难以顺利进行;良好、稳定的基础可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就会给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带来阻力。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相异,这种管理方式对有效运行软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软环境的不匹配影响着其作用的正常发挥,而打造良好的软环境有赖于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但是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支撑基础工作的开展,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三)供应链管理思维与模式的不足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推动管理信息化的同时,同样要重视这种合作关系。供应链发生在存在关联的业务伙伴或部门之间,包括信息流、物流等,每一种都对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重要影响,如信息流;信息流如果无法在合作企业间顺畅、无缝地传递,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供应、销售,易使企业之间产生利益上的冲突。目前由于一些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思维认识不全面,也没有一定的模式作为指导,因此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时,难以建立起战略互信机制,少了这一支撑力量,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范围被缩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造成信息共享成本被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低下,企业间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低等问题,进而影响了企业间的合作。

(四)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足

劳动者投入企业生产中的知识、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等被称为人力资本,人类资本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也日益突出。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离不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建设和投资上的力度相对较弱。此外,我国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构成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其知识结构滞后,高素质的人才相对较少。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专业性及技术性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如果企业投资过少,会使人力资本的组成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这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维护工作的进行,也影响着建设效果的反馈。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突出路径分析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企业的管理层要加深对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认识,要意识到企业同时具备共性和个性,有别于其他企业,其发展的道路也不可全盘复制,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决定发展的方向、改革的方法等等。对于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适当合理地借鉴,但切忌照搬他人的模式;每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然不会完全一致,一味学习他人,只会脱离实际,极有可能会让企业的发展受到负面的影响。每一个企业都有与之对应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发展战略中提出的规划及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工作,统筹工作包括建设的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案和作用,并把这项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范围内。

(二)重视企业业务流程、部门职位的调整和完善

企业的管理层应认识到基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基础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责权关系和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的结构进行整合,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优化原有的企业业务流程、部门职能,促使二者向新型的模式转变,以适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信息网络化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支持,进而建立起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以保障信息共享的顺利进行;管理混乱或缺乏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如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协调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环节,使企业能够深入分析相关的商业数据。此外还应建设和优化信息管理的队伍,实现信息服务从综合到处理的一体化,保证系统在各个信息模块中的有效衔接。

(三)加强对供应链思维的认识和对模式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把相关的责任一一落实到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身上,保证分工的明确,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在岗位上的作用。分析企业在信息流方面存在的漏洞,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弥补;利用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之间所开展的互信合作来协调建设信息化的共享平台的工作,并做好系统构架及制度安排,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需强化职责与义务,加强技术投入;信息流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可以为该项工作提供保障,以促进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的协商机制,确保信息能够被及时地共享。

(四)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市场的竞争;不同的行业对人才能力高低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信息化对技术和知识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为数不少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企业要实现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依靠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之贡献。鉴于当前企业对人力的投资力度不足是使管理信息化遇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必须加大对人力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引进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广泛吸纳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建设和优化人才队伍,同时给予人才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其不断进步;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使这些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四、结语

企业开展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管理的信息化会使企业建立起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降低管理的成本;这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其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确保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斌.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路径探析[J].中国商论,201133):58-59+85

[2]徐亚玲.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探析[J].当代会计,201408):20-21

[3]张伟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路径探析[J].现代商业,201223):50-5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