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材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智能移动终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模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化光学制造业,成本上涨导致传统光学元件市场呈现出下滑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成本管理的内涵,并展开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必要性探究,进一步结合成本管控现状进行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光学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体系构建的有效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研发成本;责任承包制
一、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研发工作始终作为光学制造业企业的核心命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光学制造市场环境下,构建行之有效的研发成本管控体系尤为关键,不仅可降低研发过程的成本浪费,更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工程师进行激励,促进光学制造业企业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围绕光学制造业企业研发成本管控展开研究是极有必要的。
二、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指的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的一系列的科学管理行为,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分析、核算以及决策等,其主要由成本计算、规划、控制以及业绩评价所组成,通过成本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这对提升其经济效益以及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成本管控的必要性
根据[2016]195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可知,面临信息化时代变革,光学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主营阵地,应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内研发生产。光学制造业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高档数控系统、数控加工技术、精密驱动等功能性部件,并对超高速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等超精密配套零部件进行优化研发工作。总而言之,光学制造业企业主要以光学高端核心元件研发为主,以智能装备为核心,主要以航空航天光学元器件为主。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光学制造业企业而言,研发环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环节,但近年来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及人力成本的增长,对于光学制造企业的经济收益造成极大影响,研发环节作为企业立足之本,应借助成本管控实现内部控制,以此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促进实际经济效益增长。
智能化设备虽对传统光学元件制造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但视频监控系统、摄像头终端等均对光学镜头、相机模组等元件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面对信息技术革新发展,光学制造业呈现出高清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在此环境下各大光学制造业纷纷加大光学材料、镜头组件、光学薄膜、整机仪器的研发力度,以期占据市场主要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任何企业发展建设中,成本控制均为企业经营的重点工作,对于光学制造企业而言,研发成本更是重中之重,其不仅可控制研发材料成本,更可实现后续元器件调配优化成本控制。结合实际光学制造业研发环节来看,其主要可从设计前、研制中两个角度展开管控。设计前成本管控主要针对光学元器件的设计环节,研发过程是对光学元器件设计的多次重复性研发,因此需保障设计思路与方法的科学有效,规避研发过程中受到设计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多次成本浪费,这就要求于设计期间,应借助信息技术针对光学元器件设计进行研发预练,以此发现研发设计的不合理因素,及时进行更改优化。于光学元器件研发制作期间,应对此过程展开全过程控制,立足于实际成本,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研发成本浪费。
总而言之对于光学制造业企业而言,研发成本管控是增加企业盈利的根本性途径,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则为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成本管控可促进光学制造企业降本增效,尤其对于光学制造业企业而言,研发环节作为关键性内容,有针对性的展开研发成本管控可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光学制造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更便于企业抵抗内外压力,继而实现光学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探究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研发成本管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点
(一)研发计划、成本资金预算编制与运营评价上的问题点
对于现代光学制造业的企业而言,其研发成本管控是整个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成本管控体系中,在研发计划、成本资金预算编制与运营评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在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的研发项目立项前,由于光学研发材料的价格相差较大,例如玻璃、碳化硅等材料,导致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外加材料属性的不同,这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在预算前期对可研发的材料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在对研发材料进行确定时,往往采取反复研制实验加工的方式,但也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甚至在研发项目中期,部分材料研制后经过检测发现无法满足精度指标等问题,造成相关工作人员材料成本分析工作量的提升,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研发材料的成本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无法制定高质量的研发计划以及编制合理的成本资金预算。另外,在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的运营评价方面,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管控生产环节的成本,缺乏对运营评价方面的成本管理,导致企业的研发成本管控体系不健全,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发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
当前部分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存在研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成本管理模式缺乏精细化管理内容,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使用能力较弱,导致研发成本管控工作无法高效展开。具体而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开展经营发展结构的转型工作,由于受到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尴尬时期,研发管理制度相对落后,没有切实结合时代的发展特色和要求,导致研发管理工作缺乏制度的有效约束和管理,而以研发工作为核心的研发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在研发新产品工程中,部分企业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已经研发出来的技术或产品的投入方面,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进而造成较高的研发成本。除此之外,由于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在开展研发项目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研发材料,但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外加部分企业过于追求产品精度,从而间接脱离市场发展轨迹,造成研发成本管控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导致整体管控效果不佳[1]。
(三)利益导向的研发评价和激励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研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就是产品研发的精度以及技术的超越。同时,部分企业内部的部分研发人员过于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对研发过程中造成的成本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忽视研发成本的管控,甚至存在部分研发人员认为研发成本管控只是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进而在实际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还存在部分企业的设计人员在对研发产品进行设计时,主观性较强,过于注重产品的性能、属性等,没有考虑到价格与其之间的关系,导致最终的产品价格等于或低于产品研发成本,导致投入较多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产品无法转化为产业化。而在研发评价中,部分企业同样过于注重产品的研发成果,对利益导向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企业内部的研发人员忽视研发工作的利益,进而给研发成本的控制造成阻碍。除此之外,部分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针对研发成本管理工作以及研发工作缺乏完善的激励体制,对于研发工作而言,缺乏成本控制的激励制度,导致研发人员为了研发成果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对于研发成本管控工作而言,缺乏规范的激励制度,导致管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相对较低,成本管控的整体效果较差。
(四)研发与企业人、财、设备的实际能力上配合度不足
对于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成本管控工作而言,不仅需要管控人员,还需要研发人员的协助,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部分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研发项目与人员、研发设备以及资金资源之间的配合度存在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研发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在实际的研发项目开展过程中,研发成本管控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站在多个角度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缺乏研制加工设备的合理使用,进而造成研发成本的上升。对于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而言,研发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在设备加工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研发工作需要在设备上进行反复试验,但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设备的运转等成本的消耗,为此,对于研发成本管控工作而言,制定前期模仿加工、后期实战试验以及减少设备试验期是该工作重点管控的内容之一。但由于研发人员、成本管理人员之间的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导致研发人员、生产操作人员以及成本管控人员之间出现较多的摩擦,一方面影响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降低研发成本工作的控制效果,进而造成资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2]。
五、分析光学制造业企业研发成本管控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实际制定研发计划和编制预算
为有效解决研发计划以及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保证研发成本管控工作的作用,应在研发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以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市场调查作为研发计划制定和预算编制的基础,从而强化研发材料成本方面的管控力度。具体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明确项目内容,进而在研发项目立项前通过引进国外市场数据从而有效缩小选材范围,之后再对研发材料进行属性方面的模拟分析,再次缩小选型材料类别,最后对研发项目中需要使用的材料数量进行估算,从而合理减少项目前期研发所采购的材料数量。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研发项目能够持续展开,应定期查看材料数量,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从而科学的降低研发材料成本。除此之外,研发成本管控人员还可以通过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强化对研发项目的管理,从立项就对研发预算进行编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研发项目成本管控而言,预算是此类工作的关键,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与研发人员进行交流,制定执行预算,并在后续工作中对预算进行合理控制,尤其在研发材料和设备使用方面,从而有效提升研发成本管控质量。
(二)健全研发管理制度对研发全过程的管控评价与调整
为使研发成本管控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应对研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高研发全过程成本管控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后续工作的调整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具体而言,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提高对研发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为研发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在现代光学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建设精细化的研发管理制度,将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细化,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强化管控评价的有效性时,应从成本动因入手,对成本在各个环节的合理消耗进行控制。例如,在开展研发物料的采购工作时,由于材料成本在研发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所以,企业内部的物料采购部门在开展实际采购工作前,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成本预算对采购计划进行科学制定,避免物料不足、积压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对物料流入环节进行管控,避免非正常消耗的出现,并加强对物料使用的审核,构建物料盘点制度,加强动态跟踪,从根本上提升资金资源以及物料的利用率。另外,为有效提升工作开展效率,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用品可以实施固定的领用计划;而对于变动较大的用品,需要按照预算实施领用计划,从根本上杜绝重复领用[3]。
(三)利益导向的研发目标的明确,强化研发的市场效应意识
在明确利益导向的研发目标时,企业应优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对项目产品的潜在市场进行把握,判断该研发工作的可行性。同时,结合市场情况,将市场中与研发产品性能、外观等方面较为相似的产品进行比较,评估研发产品的价值以及最终价值与研发成本之间的差异,避免隐性研发成本过高,提升研发项目的有效性,明确研发目标的利益导向。除此之外,还应针对研发项目制定预算方案,内容主要包括物资采购、人力成本以及研发周期等,在研发工作结束后,需要全面评估该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若是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商品价值偏离的情况,应及时总结经验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强化研发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明确研发目标的利益导向。最后,为加强企业对市场变动的适应能力,应加强对市场调查机制以及部门的建设,并要求该部门与研发成本管控部门进行定期交流,将整理好的市场调查报告发送给上层领导以及成本管控部门和研发部门,使其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变动情况,并对市场形势进行合理预测,避免市场变动给研发成本管控工作造成的影响[4]。
(四)项目制的构建,提高研发团队在人、财、物上的一体化平衡性
项目制是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一种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将权责落实到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和实施团队,所以,为实现研发团队在人员、资金资源以及材料设备方面的一体化平衡性,可以进行项目制的构建,将人、财、物进行有效联系和平衡,为研发成本管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应落实项目责任承包制与绩效推进制,明确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材料设备的负责人,形成多元化的研究团队。之后,将目标成本与绩效紧紧联系起来,将材料预算、设备使用工时等管理工作量化,制定项目指标,按指标给予奖励金,从而强化人、财、物的平衡性。从研发成本控制的整体角度来看,实现人、财、物之间的平衡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因为研发工作本身是一种尖端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做进一步的探索,而探索往往就是不断的“试错”,如果预算和绩效的管理过于严格会限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如果过低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遂行这项任务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一线技术状况,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可行性有基本的认识。结合企业科研方向才能分辨出该支持什么样的思路,否定什么样的思路,再关键项目上大力支持,在次要项目上严格考核。
(五)研发成本管控的数值化评价体系的构筑,降低管控的难度和避免主观化
为有效降低研发成本的管控难度,避免管控人员的主观化意识和行为,可以构筑研发成本管控的数值化评价体系,强化该工作的评价效果,从而从全面的提升成本管控质量。具体而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是各领域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应积极结合信息化手段,对研发成本的各方面参数和数据进行数值化处理,搭建信息化的评价平台,在减轻研发成本管控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该体系中,应落实合理的激励制度,根据研发成本管控效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督促研发成本管理人员认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将工作数据输入到研发成本管控的数值化评价平台上,通过信息化的分析,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主观化评价现象的出现,完善整个研发成本管控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5]。
六、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化光学制造业企业而言,针对研发过程展开成本管控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其必要性逐渐突显。在研发成本管控体系构建中,应注重社会市场环境展开科学化预算编制,并结合研发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调控,以利益为导向强化市场意识,并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一体化平衡发展,此外应借助数值化评价体系规避成本管控失误,全面保障光学制造业企业研发成本管控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辉,李云.“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J].价值工程,2019,38(31):64-65.
[2]孙希艳.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73-174.
|